《喜迁莺令》是词调名。此调始见于北宋苏轼所作《贺新郎·席上呈杨仲深秀才》,宋朝有首曲题为“庆春闺”的《剪牡丹》一唱,其中有一折也用的是这一调。此调由前后阕构成。本调可押平声韵和去声韵,上下片各八句三仄四平、五句或六句皆可行之。
喜迁莺令是宋词的体裁之一,属南谱,又名《剪牡丹》。原为苏轼的旧句新编,由出题者所改定,以示敬意而得此名。因其上片末一句作“人去”,下片则改为“日迟”,且在平仄、韵脚方面有所安排,与南曲相仿(词牌原本之歌辞),因而有别于《贺新郎》,故称喜迁莺令。
【双调】喜悦二首 双调 六十二字 前阕[平·入中切]喜 三十四句;过片 [仄·韵][平·近切]得 五十三句后阕 [上阙,下阙各是两段]迁 快 四十—四十句;前半篇续用双调四十六字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