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珠,心上气,爱惜岂将容易。花下月,枕前人,此生谁更亲。
交颈语,合欢身,便同比目金鳞。连绣枕,卧红茵,霜天似暖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即分析诗歌的内容、语言、手法等综合能力。赏析诗词应遵循“读诗明意”“品词赏情”“知人论世”三个步骤,从意境、技巧、情感三层面入手,注意答题思路:第一步,指出诗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内容阐释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第三步,点出诗句表达的感情(或主旨)。

①第一句,掌中珠比喻掌上明珠。爱惜之情溢于言表。第二句,花下月,枕前人,暗喻爱情。第三句,“此生谁更亲”,表明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②第四句,交颈语,合欢身,便同比目金鱼的双鳍。用比目鱼双鳍相连来比喻夫妻之间的恩爱深情。第五句,连绣枕,卧红茵,霜天似暖春,描绘了一个温馨浪漫的夜晚。

③全诗通过写夫妻恩爱的甜蜜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答案】

(1)掌中珠,比喻自己心爱的妻子。“心上气”,指夫妻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爱惜岂将容易”,说明珍视之情之深。

(2)花下月,指夫妻共度良宵。“枕前人”,指夫妻相亲相爱。“此生谁更亲”,表明对妻子的依恋之情。

(3)交颈语,指夫妻相互倾诉。“合欢身”,指夫妻恩爱如鱼得水。“便同比目金鳞”,比喻夫妻间恩爱有加。

(4)连绣枕,指夫妻相敬如宾。“卧红茵”,指夫妻同床共枕。“霜天似暖春”,形容夫妻生活幸福美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男女恩爱生活的小令。全诗以“更漏子”为题,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乐府解题》说:“此曲本奏宫漏之数,每击五下为一昼夜。”诗人在这首词中,以“更漏子”作为题目,就是暗示着夜深人静之时,夫妻俩在一起叙叙衷肠,倾吐彼此的心意。

首句“掌中珠”指掌上明珠,暗喻自己深爱的妻子。接着两句分别写“花下月”、“枕前人”,都是指夫妻二人共处的情景。最后两句“交颈语”、“合欢身”,写夫妻恩爱有加,像比目鱼一样。最后一句“连绣枕”、“卧红茵”,则进一步写出两人的生活十分和谐幸福。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清新优美、流畅婉转,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淳朴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