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解析】

这是一首伤秋词,上阕先写景,下阕抒情。首句点题,“绿芜凋尽台城路”,描写了秋末的景色。“殊乡又逢秋晚”,“殊乡”指故乡,这里指作者的家乡,“秋晚”指秋深的时候。第二句写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暮雨生寒”写出了秋天的凄凉。“鸣蛩劝织”,说明蟋蟀在鸣叫,催促人赶快纺织。第三、四句是说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意思是说听到有人在深阁里裁剪衣服的声音,看到云窗被静静地掩上了,于是感叹着重新拂去席子上的罗纹,撤去竹席。第四句的意思是说,还有綀袋子,露萤清夜照书卷。“綀袋子”即用丝织成的衣服,用来盛物或遮体,这里指丝质的衣袋。第五、六句是说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荆江指长江,这里指荆州(今湖北江陵),是作者的贬所,故称荆江。“相望处”指作者与友人相见的地方。“离思何限”即离愁有多远。“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意思是说,渭水西风萧瑟,长安城中落叶纷纷,只能空然地追忆往昔那些曲折的诗情。第七、八句是说凭高眺远,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玉液”指美酒,“蟹螯”指螃蟹的蟹腿,“篘”同“酿”,“荐”同“献”。意思是说登高远眺,正好有美酒新酿,螃蟹初上餐桌。第九、十句是说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山翁”即山人,这里指隐居不仕的人,也指诗人自己。“斜照”指夕阳西沉,这里的“斜照”和前面的“斜阳”意思一样,都是指太阳偏西。“敛”指收敛。意思是说醉倒在山翁那里,只是愁着夕阳西下。

【赏析】

《齐天乐》是辛弃疾的一首咏怀之作,全词以“伤春”为主旨,通过抒写自己的伤春之情,表现作者对南宋朝廷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忧虑。上片着重描绘了秋深时节的景物,并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起句点出季节特征,点明题旨,接着写景:台城路已荒草覆盖,秋意浓了;秋风中传来阵阵细雨声;雨后,蟋蟀鸣叫不停,似乎在催促人们赶快纺织。这些细节描写都紧扣“秋深”这一主题,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下阕转入抒情,由景及情,由悲而怨,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恨和乡愁之苦。前两句写自己长期滞留在荆江(今湖北省江陵县),思念故乡,心情烦闷。中间两句回忆当年与友人相聚的情形,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两句写因思念友人而愁肠百结,愁闷至极,以至无法自持。结尾两联运用典故,借杜甫“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之句来表达自己对老友的思念之情,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词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是辛词中的佳品之一。

名家点评

明代文学家张岱《唐宋词选释》:此词伤秋怀人之作。首二句写台城秋景,三、四句写居官荆州日与友人聚散,五、六句写朋友间情意之深,七、八句写登高怀古之情,末以醉倒山翁结,感慨系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