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斑斑,晕湿海棠,渐觉燕脂红褪。迟日短垣,娇怯和风,摇曳一成春困。玉软酴酥,扶不起、晚妆慵整。愁恨。对佳时媚景,可堪重省。
曾约小桃新燕,有蜂媒蝶使,为传芳信。西蜀杜郎,东坡苏老,道也道应难尽。一朵风流,雅称且、凤翘云鬓。相映。眉拂黛、梅腮弄粉。

【注释】

燕山亭·海棠

(1)微雨:小雨。

(2)晕湿:因雨而使花朵上出现光泽。

(3)娇怯:娇嫩。和风:春风。

(4)玉软酴酥:形容花的颜色如白玉般柔和,酴酥为一种花。

(5)扶不起、晚妆慵整:指女子懒得打扮自己。

(6)重省:重新回想。

(7)小桃新燕:比喻春天的燕子。

(8)蜂媒蝶使:比喻传情的人或使者。

(9)西蜀杜郎:指唐代诗人杜牧。东坡苏老:指宋代文学家苏轼。

(10)道也道应难尽:指诗词难以尽述。

(11)凤翘云鬓:形容女子的发髻像凤凰的翘角一样美丽,云鬓是指女子的头发。

(12)相映:相互辉映。

【赏析】

这首《燕山亭·海棠》词是咏赏春海棠之作。首句“微雨斑斑”,点明春雨,渲染了春雨后海棠的清新雅洁之态。次句“晕湿海棠”承上启下,既写雨后海棠之状,又写海棠之色。“渐觉燕脂红褪”,进一步描绘海棠在春雨中的变化。“迟日短垣,娇怯和风。”两句以景衬人,描写了海棠受春风吹拂、摇曳生姿的情景,表现了海棠的柔美多姿。“玉软酴酥,扶不起、晚妆慵整”,三句写海棠的色泽,四句写其姿态,五句写人的神态,六句写人的动作,七个字,把海棠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恨对佳时媚景,可堪重省。”这两句是说,海棠的美让人愁苦、遗憾,因为美景总是短暂的,一去不返。词作通过对海棠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上片写海棠之美态。词的开头两句:“微雨斑斑,晕湿海棠,渐觉燕脂红褪。”用拟人手法将雨滴比作花瓣上的斑点,形象地描绘出雨后海棠的清新雅洁之态。接着两句:“迟日短垣,娇怯和风,摇曳一成春困。”通过描写春风吹拂下海棠摇曳生姿的景象,表现了海棠的柔美多姿。“玉软酴酥,扶不起、晚妆慵整。”这三句描绘了海棠的色泽和形态,进一步展现了海棠的美丽。结尾两句:“愁恨。对佳时媚景,可堪重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下片写海棠与人的关系。“曾约小桃新燕,有蜂媒蝶使,为传芳信。”这几句描述了春天里燕子与桃花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它们之间传递爱情的方式。其中“传芳信”指的是蜜蜂和蝴蝶作为传情者,向其他花朵传递着春天的信息。“西蜀杜郎,东坡苏老,道也道应难尽。”这里提到了两位著名的文人——杜甫和苏轼,他们的作品中都提到了海棠的美丽和魅力。同时,“道也道应难尽”这句话也强调了词作中关于海棠的描写无法完全表达出来。

“一朵风流,雅称且、凤翘云鬓。”这几句是对海棠的形象进行更详细的描绘。“相映眉拂黛、梅腮弄粉。”最后这两句则是描绘了海棠与人的相互映衬关系,即人们常常用眉黛来描绘自己的容貌,而海棠则以其独特的美丽成为了人们的装饰品。

全词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包括拟人化、比喻、象征等,使得整篇词作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同时,词作还通过对海棠之美的赞美,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