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折霜檐,寒欺雾幕,晴枝浅弄春华。惊回绮梦,独拥绫衾,腮痕微印朝霞。倦起心情,念风移霜换,依旧天涯。雁影水云斜。算相思、一点愁赊。
问橘楚橙吴,旧香犹在,别后襟袖输他。琴心知未许,想钿钗、流落谁家。怕上高楼,归思远、斜阳暮鸦。几多年、江湖浪识,知心只许梅花。
注释:
- 日折霜檐:太阳照射到结着霜的屋檐上,如同霜被日光所融化。
- 寒欺雾幕:寒冷的气息似乎压过了迷雾。
- 晴枝浅弄春华:春天的花朵在晴朗的树枝上轻轻摇曳。
- 惊回绮梦:梦中的景象被突然唤醒。
- 独拥绫衾:独自紧紧拥抱着柔软的绸缎被子。
- 腮痕微印朝霞:脸上的肌肤因为早晨的阳光微微泛红。
- 倦起心情:起床后的心情有些疲倦。
- 念风移霜换:想念风吹散了冬天的霜冻。
- 依旧天涯:仍旧远在天涯,没有回到故乡。
- 雁影水云斜:远处的雁影映照在水面和云层之间,显得斜斜的。
- 算相思、一点愁赊:算作我深深的相思之情,它比忧愁更长久。
- 问橘楚橙吴:询问橘子(来自楚地)、橙子(来自吴地)的味道,旧时香味仍然存在。
- 别后襟袖输他:别离之后,我的衣襟衣袖都变得不如从前了。
- 琴心知未许:虽然心中知道,但琴声里却未曾允许自己这样做。
- 想钿钗、流落谁家:思念那曾经佩戴在头上的金钗,现在不知流落在哪个人家。
- 怕上高楼:害怕独自一人登上高楼,因为那里只有寂寞和黄昏。
- 归思远、斜阳暮鸦:归乡的思绪如此遥远,傍晚时分乌鸦开始归巢。
- 年:岁月。
- 江湖:指代漂泊不定的生活。
- 只许梅花:只能与梅花相依为伴。
译文:
冬日的霜檐,冷气逼人,仿佛被清晨的雾幕覆盖,而晴朗的天空下,枝头上的嫩芽在轻轻摇摆着,好像在春光中嬉戏。这样的美景让我从睡梦中惊醒,只能一个人紧紧裹着绫罗绵被,脸颊因朝阳的照射而泛出淡淡的红晕。醒来后,心里满是对远方的思念,就像风带走了冬天残留的霜,依然孤独地站在遥远的天涯之外。看到天空中大雁的影子斜斜地映在水中,我不禁感慨,这相思之情,比任何忧愁都要长。
我想起橘树和橙树的香气,它们来自楚国和吴国,如今虽然已经远离,但它们的余香仍然留在我的心中。离别之后,我的衣襟袖子都变得不再合身,就像那些曾经珍爱的金银首饰一样,如今不知飘泊到了哪个人家。每当想到这些,我的心就如琴弦般绷紧,却又无法弹奏出来表达我的心意。我知道琴声里没有答应我的愿望,就像金钗被遗忘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我怕独自一人登上高楼,因为那里只有寂静和昏黄的夕阳以及归巢的乌鸦。岁月流逝,我在江湖中漂泊,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那些与我心意相通的梅花。
赏析:
这首《长相思慢》是一首描写思乡情愁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季节变换中的景物变化,通过这些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诗中既有对大自然的观察,也有对自身情感状态的抒发,表达了一种既向往又无奈的情感。
诗的结构采用了典型的“起承转合”式排列,开篇即设定了背景和氛围——“日折霜檐,寒欺雾幕”,营造出了一种凄清寒冷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 “晴枝浅弄春华”,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由冷到暖的变化,既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捕捉,也隐喻了诗人心境的转变。
诗人通过反复吟咏“晴枝浅弄春华”等句子,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和哀叹。诗中多次出现的“晴”“暖”等词,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寒冷交织的情感体验。
诗人还巧妙地利用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独拥绫衾,腮痕微印朝霞”,通过这些细节的描述,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和深刻。最后一句“怕上高楼,归思远、斜阳暮鸦”,则将诗人的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无奈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