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生查子·长恨涉江遥》
注释:
- 生查子:一种词调名,源自唐代李益的《生查子三首》。
- 长恨:深深怨恨。
- 涉江遥:涉水远行,形容距离之遥远。
- 移近溪头住:靠近小溪边停下居住。
- 闲荡木兰舟:闲暇时划着木兰木船游玩。
- 误入双鸳浦:不小心误入了鸳鸯栖息的湖泊。
- 无端轻薄云:无缘无故地飘来了轻薄的云朵。
- 暗作廉纤雨:暗中形成了细密的小雨。
- 翠袖不胜寒:翠绿色的衣袖抵挡不住寒冷。
- 欲向荷花语:想要向荷花诉说自己的心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的一个清晨,独自漫步河边,无意间闯入了一个美丽的小湖,被湖中的景色所吸引,心生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一个春日清晨的宁静画面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 第一句“生查子”:直接点明了诗的体裁和内容。
- 第二句“长恨涉江遥”:表达了对遥远地方的思念之情,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 第三句“移近溪头住”:表现了作者想要亲近自然、享受平静生活的愿望。
- 第四句“闲荡木兰舟”:描述了诗人在悠闲自得中划着小船游览的情景。
- 第五句“误入双鸳浦”:巧妙地运用了谐音,既指误入了鸳鸯栖息的湖泊,也暗示了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 第六句“无端轻薄云”:用“无端”表达了云彩的突然降临,增添了一丝意外之感。
- 第七句“暗作廉纤雨”:形象地描绘了细雨的悄无声息,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忧郁的氛围。
- 第八句“翠袖不胜寒”:通过翠绿的袖子无法抵御寒冷的形象,表达了对温暖环境的渴望。
- 第九句“欲向荷花语”:象征着诗人想要向荷花倾诉心声的愿望,也许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可能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