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飙千里,鸥鹭亦翩翩。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
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欲酹鸱夷西子,未办当年功业,空系五湖船。不用知馀事,莼鲙正芳鲜。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属“大调和中腔”类。
舣棹(yǐ zào):系船。
太湖:指太湖之滨,即苏州附近水域一带。
垂虹亭:在苏州城外西南三里处。
水晶阙:指帝王的宫阙。这里借指高高的楼阁。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
壑龙眠:山中深潭大壑中的龙。
鸱夷(chī é):传说是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儿子公子光所造的大囊,用来装他的尸首。后来泛指钱袋、钱财。西子: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
酹(lèi):斟酒祭奠。
五湖船:泛指游赏太湖上的船只。
莼鲙(cún guà):莼菜和鱼。
【赏析】
这首词作于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作者时任建康府(今南京)通判。此词上片写登临垂虹桥所见,下片写中秋望月怀古之情。全词抒发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及功业未成的感慨。
起句写登上垂虹桥的所见:“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垂虹桥,即苏州西南的横塘,跨吴江与太湖之间,有桥连接两岸,形如长虹横跨水中,故名。“舣”,停船的意思。“天与水相连”,写出了太湖之水波涛万顷,与天空相接,令人心旷神怡。“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垂虹桥上,作者已经五年没有来过,但见其依旧如此美丽,不禁感慨万分。“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飙千里,鸥鹭亦翩翩。”这三句是说,洗去了身上的尘埃之后,乘着风势万里远行,看见湖面上的鸥鹭也随着飞翔。这里表达了作者的志向高远,以及他对于自己事业成功的自信。“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这里的“水晶阙”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宫殿,作者在这里比喻自己的理想抱负,想要驾驭风云,自由自在地遨游天地之间。然而作者的志向并未能实现,因为“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这里的“五日”指中秋节,也就是作者离开故乡已经五年了。“月还圆”意味着中秋佳节已至,但作者此时却无法与家人团聚,只能在太湖之畔遥望明月,心中无比惆怅。“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这是说,作者独自一人坐在栏杆旁,吹着箫声,发出清亮的啸音,没想到惊动了山谷里的龙。这一句既表现了作者的豪放不羁,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下片主要写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欲酹(lèi)鸱夷西子,未办当年功业,空系五湖船。”作者想要把杯中的美酒洒向空中,祭奠那位传说中的鸱夷(古代的一种货币,形状像鸱鸟,因而得名),但自己却未能完成当年的壮志雄心,只能空留一身功名,归隐于五湖之中。这里的“鸱夷”既是对古代货币形态的描述,也有对古代贤人贤德的赞美。“不用知馀事,莼鲙正芳鲜。”最后一句是说,不要再去想那些余生琐事了,现在正好品尝美味的莼菜和新鲜的鱼肉。这里的“莼鲈”不仅代表了家乡的味道,也代表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