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红自雨,正翠蹊误晓,玉洞明春。蛾眉淡扫,背风不语盈盈。莫恨小溪流水,引刘郎、不是飞琼。罗扇底,从教净冶,远障歌尘。
一掬莹然生意,伴压架酴醾,相恼芳吟。玄都观里,几回错认梨云。花下可怜仙子,醉东风、犹自吹笙。残照晚,渔翁正迷武陵。
露华碧桃
乱红自雨,正翠蹊误晓,玉洞明春。蛾眉淡扫,背风不语盈盈。莫恨小溪流水,引刘郎、不是飞琼。罗扇底,从教净冶,远障歌尘。
一掬莹然生意,伴压架酴醾,相恼芳吟。玄都观里,几回错认梨云。花下可怜仙子,醉东风、犹自吹笙。残照晚,渔翁正迷武陵。
译文
春天的景色如画,桃花在雨中纷纷落下,清晨的小路被绿色覆盖,宛如仙境一般清新明亮。一位美人儿轻扫着蛾眉,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沉思。她并不怨恨那细流的小溪水声,因为它并没有带走像刘晨这样的仙人。她轻轻地挥动着手中的扇子,让周围的一切显得如此干净美丽,远离了喧嚣与纷扰。
桃花如同晶莹的露珠一样,散发出一种生命的活力。它们静静地生长在架子上,似乎在嘲笑那些过于沉溺于花香的人。在一个古老的观宇中,我曾几次误以为是梨花,却原来是桃花。这里的桃花美得让人心疼,即使是仙子们也不禁沉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他们吹奏着笛子,仿佛在向春天致敬。黄昏之时,夕阳西下,一个渔夫正在迷失在这片美景之中,无法分辨方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通过对桃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情之趣。诗中的桃花不仅美丽动人,更富有情感与生命力。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手法,如“罗扇底”暗示了人物的存在,而“玉洞”则形容春天的气息如玉般清澈透明。
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诗意的世界。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也值得深思。例如,诗人对桃花的赞美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视觉享受,更深入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艺术对于生活的启迪作用。
这首诗的结构也非常巧妙,它以桃花的生长作为线索,将读者的视角逐渐引向深秋的萧瑟与寂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意义。通过观察和体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能发现更多美好而深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