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台枕城堞,今昔几人游。绕城碧水一带,茂苑与长洲。寂寂弹琴风外,苒苒采香径畔,横截古溪头。极目暮云合,宋玉正悲秋。
岘山碑,帝子阁,庾公楼。当时风物,如今烟水只供愁。处处山明水秀,岁岁春花秋月,何必美南州。故国未归去,萍梗叹漂流。

水调歌头·和黄舜举吴门二咏其一

危台枕城堞,今昔几人游。绕城碧水一带,茂苑与长洲。寂寂弹琴风外,苒苒采香径畔,横截古溪头。极目暮云合,宋玉正悲秋。

岘山碑,帝子阁,庾公楼。当时风物,如今烟水只供愁。处处山明水秀,岁岁春花秋月,何必美南州。故国未归去,萍梗叹漂流。

译文:

危台倚靠城的城墙,现在还有几个人能来游玩?环绕城的碧水带一直延伸到茂苑和长洲。寂静地在风中弹琴,静静地在小路上采撷芳香的花朵。从古到今,横跨着一条古老的溪流。极目远眺暮云合拢,宋玉正在悲伤秋天的到来。

岘山的碑文,帝子的阁楼,庾公的楼阁。当时的风物,如今只剩下烟雾和流水,只能增加人们的愁绪。处处是山明水秀,年年都是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为何要赞美南州的美景呢?我回到祖国却没有回去,像漂浮不定的浮萍一样感到悲哀和困惑。

注释:

  1. 危台:高大的楼台,指代诗人自己的住所或官舍。
  2. 城堞(dié):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泛指城墙。
  3. 绕:环绕。
  4. 茂苑:指苏州城内的花园名,即今之拙政园。
  5. 长洲:指苏州城内的园林名,即今之留园。
  6. 风外:清风之外,喻指高远之处,这里借指山水之间。
  7. 苒苒(rǎn rǎn):柔软貌,这里指香气袅袅。
  8. 横截:横穿。
  9.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以写景见长。《楚辞·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句,《离骚》中有“登东皋以舒啸兮,奏商弦以娱忧”。
  10. 帝子阁:指晋时王献之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字画。
  11. 庾公楼:晋朝庾亮曾建有楼阁,称庾楼,故称庾公楼。
    赏析:
    这首词为作者在吴门所作的咏史之作,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之情。上片主要描写了古代吴地的景色,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下片则通过咏史来抒发自己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