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叠云山,隔不断阑干,天外凝眺。秋与愁并,梧径雨痕先表。娇梦半握芙蓉,奈曲曲、翠屏深窈。问愁根,当年谁种,漠漠淡烟衰草。
鸳鸯懒拂苹花影,记眉妩、萦情多少。辘轳玉虎牵丝转,听尽秋釭晓。算谁念、卧云衣冷,香压金蟾小。写新词、先寄江鸿归去,且教知道。
【注释】:
玲珑四犯: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玲珑锦》、《玲珑引》。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三平韵。
阑干:栏杆。
梧径雨痕:即“梧径雨痕新”。
芙蓉:荷花。
翠屏深窈:指屏风深幽曲折的样子。形容女子容貌美艳。
问愁根:问自己烦恼的根源。
眉妩:眉毛弯曲如山形。
辘轳玉虎:《诗经·卫风》有“玉衡在山,天之南也,析木居上,天之下也。天南星,天枢也。天枢动,则天地不通。”这里以玉衡比喻秋的来临。
卧云衣冷:指女子穿着华丽的衣裳却感到寒冷,暗指自己的孤寂无依。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孤独寂寞的词。全篇通过景物和情事描写,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的少女形象。上片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凄清的气氛。“玲珑四犯”是曲名,作者借用这个曲名,抒发了内心的悲苦。“几叠云山,隔不断阑干,天外凝眺。”这几句写出了主人公对远去的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无奈。
“秋与愁并”,点明了季节和主人公心情的关系。秋天本是一个萧瑟的季节,但是主人公的心情更加凄凉。她看着窗外的梧桐树,看到树下的雨水痕迹,想到的是那个她爱的人已经离去,留下她一个人独自面对秋天的寒意和孤单的等待。这里的“梧径”和“雨痕”都是主人公情感的载体,也是她情感的来源。
“娇梦半握芙蓉,奈曲曲、翠屏深窈。”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她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里她抱着一只芙蓉花,但是她感到无比的寂寞和空虚,因为她梦见的对象只是一只芙蓉花而已,而现实中她却只能面对一片深长的翠屏。这里的“梦”和“芙蓉”都是主人公情感的寄托,也是她情感的象征。
“问愁根,当年谁种,漠漠淡烟衰草。”这句话是对主人公内心痛苦的进一步挖掘。她问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痛苦,是因为有人曾经种下了这种种子吗?这是一种无奈和悲哀的表达。这里的“愁根”和“淡烟衰草”都是主人公情感的象征,也是她情感的来源。
下片开头两句“鸳鸯懒拂苹花影,记眉妩、萦情多少。”描述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和她的情感经历。她看着鸳鸯在水面上悠闲地游来游去,想起了自己曾经做过的美丽的笑容,那种笑容充满了爱意和温柔。这是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
“辘轳玉虎牵丝转,听尽秋釭晓。”这句描述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和她的情感经历。她看着窗外的秋千,听到秋千上的铃铛声,想到了自己曾经的爱情和生活。这是一种对过去的反思和感慨。
最后一句“算谁念、卧云衣冷,香压金蟾小。”是全词的结尾,也是主人公对爱情的最终期待和向往。她希望有人能够注意到她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让她不再感到孤独和寒冷。这是一种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这首词通过对主人公的生活和情感进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孤独、无助的少女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了她的无奈和悲哀。同时,它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让人看到了一个充满爱意和温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