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牛头度岁辰。黄钟吹龠煦乾坤。弦歌堂上三称寿,风月亭前又见君。
人似旧,景长新。明朝六桂侍双椿。蛮邦父老惊曾见,得似君家别有春。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菩萨蛮》、《浪淘沙》、《惜红衣》等。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一叠韵。上片第二、四句押平声韵,下片第二、四句押去声韵。

靖州江:指长江。

埙:陶制的吹奏乐器。

黄钟:十二律之一,音高为宫音,这里借指岁首的吉祥。

龠(yuè):古代一种乐器,形似笛子,有八孔。

堂上三称寿:祝寿之辞。堂上,指朝廷或官府。

风月亭:即风月楼,旧时文人学士聚会饮酒赋诗之所。

人似旧,景长新:形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但景色依然美好。

明朝六桂:明天将得到六颗桂花树作为赏赐。

六桂,古人认为能生六子的神仙。

双椿:指两株参天大树,象征高大、强壮、长寿。

蛮邦父老:指靖州的百姓们。

曾见:曾经见过。

得似:像。

别有春:另有一番景象。

【赏析】

此词是一首贺寿词,写于作者担任靖州江通判埙生日之际。全词语言明快清新,充满喜悦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真挚祝福和良好祝愿。

起句“日上牛头度岁辰”,描绘出一幅喜庆祥和的画面:太阳从牛的头上升起,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接着,作者以“黄钟吹龠煦乾坤”为引子,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黄钟”指的是十二律之一,代表吉祥之意;“吹龠”则是指吹奏乐器,象征着喜庆和和谐。而“煦乾坤”则进一步描绘出天地间阳光普照、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作者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弦歌堂上三称寿,风月亭前又见君”两句,则是对寿星的赞颂。在这里,“弦歌堂上三称寿”指的是在庆祝活动中,寿星被三次恭祝长寿。而“风月亭前又见君”则是指在这美好的时刻,作者再次见到寿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既体现了对寿星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

过片后,“人似旧,景长新”,则描绘了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意境。在这里,“人似旧”意味着虽然人们的面孔已经改变,但彼此之间的情谊却依然深厚;而“景长新”则表达了尽管景物不断更新,但美景依旧常驻。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也寄寓了对友谊长久不变的美好祝愿。

“明朝六桂侍双椿”一句,则是对寿星的美好祝愿。在这里,“六桂”指的是六棵桂花树作为赏赐;而“双椿”则代表着高大、强壮、长寿的象征。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寿星的祝福,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重与感激之情。

整首词语言明快清新,充满了喜悦之情,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重,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