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试思忆。
老去一片身心,孤负好春色。古往今来,时序恼行客。去年今日山中,如何知得。却又在、他乡寒食。
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试思忆。
注释:馆娃宫,采香径,指姑苏的繁华之地,范蠡五湖侧指范蠡隐居的地方。子夜吴歌,指苏州的民间歌曲。崇桃,即桃花,积李花是落花满地。芳洲指美丽的水滨地带。冉冉,指春意渐浓,柳丝无力形容春天即将过去。
译文:在姑苏繁华之地馆娃宫,漫步于采香的路上,那是范蠡隐居的地方。听那子夜吴歌,歌声虽然平缓但并不需要拍节伴奏。那里有堆积如山的桃花和飘满地的落花,美丽的水滨地带芳草萋萋。再想想去年今天在这里山中,又是如何不知道今年的寒食节?
赏析:此词以寒食为题,上片写寒食节的景物,下片写寒食节时的感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三句,点题。寒食时节,正是春色明媚之时,故首二句写姑苏之景。“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这两句写出了姑苏之景。“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这三句进一步描写姑苏之景。“试思忆”,三句一转,转入对往事的回忆。“老去一片身心,孤负好春色”,这一句是回忆之始,也可以说是回忆之结。作者由眼前的景色想到自己年老体衰,辜负了美好的春光。下片写“寒食”的感受。“古往今来,时序恼行客。”这两句写“寒食”的感受。上句言时光流逝,下句言岁月蹉跎。“去年今日山中,如何知得。”这两句是“寒食”的感受之深,也就是“寒食”的感受之重。“却又在、他乡寒食。”这两句是对前一句的总结。“他乡寒食”就是“寒食”的感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