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诗句释义与译文: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意指过去那些志向远大、渴望建功立业的人,如今已隐退江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这里的“钓鳌客”和“种瓜侯”是对古代隐士的比喻,表达了对那些远离尘嚣、淡泊名利之人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
“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描述了诗人在炎热的三伏天再次回到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并期待着秋天时在五湖(太湖等湖泊)的美景中畅游。这里通过对比热与冷、繁忙与宁静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
“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这里的“风波摇荡”形象地表达了外界环境的不稳定和个人境遇的多变;而“功名飘忽”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强调了个人价值与命运的相对性。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
“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目标的追求和实现的无奈。在这里,“射旄头”是一种比喻,意味着寻找一条明确的道路或目标。诗人感叹自己未能找到这样的道路,从而辜负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怅望故园愁
“怅望故园愁”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忧愁。这里的“故园”指的是诗人的故乡,而“怅望”则是形容他因思乡之情而产生的心情低落和失落。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描绘了诗人在梦中回到故乡时的感慨。这里的“梦中原”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故乡,而“挥老泪”则形容他在梦中忍不住流下老泪。此外,“遍南州”意味着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一个地方,而是广泛传播。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
“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引用了古代文学中的典故“元龙卧柳”,用以赞美那些具有壮志豪情且有高远志向的人。这里的“湖海豪气”指的是胸怀宽广、志向远大的气概;而“百尺卧高楼”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不畏艰难困苦、敢于挑战的精神。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
“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描绘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感慨。这里的“短发霜黏”形容诗人年纪渐长、发色变白的景象;“清夜盆倾一雨”则暗示了诗人深夜独处时的寂寞和孤独。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表达了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怀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这里的“壮心在”指的是诗人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雄心壮志;而“付与百川流”则意味着将这些壮志和热情像江河一样流入历史的长河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追和之作,通过对前人诗词的模仿,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心境的抒发。诗中既有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历史典故的引用,诗人展现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情感。整体上,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