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苔青,妖血碧,坏垣红。
怕精灵、来往相逢。
荒烟瓦砾,宝钗零乱隐鸾龙。
吴峰越巘,翠颦锁、苦为谁容。
浮屠换、昭阳殿,僧磬改、景阳钟。
兴亡事、泪老金铜。
骊山废尽,更无宫女说元宗。
角声起,海涛落,满眼秋风。
注释:
金人捧露盘——指唐末五代时吴越国王钱缪的妃子林宝娘,她曾为钱镠生下儿子钱元瓘(kuǎn),后来被钱镠所杀。后以“金人”指代钱镠。
丙午钱塘——即公元906年,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建立都城,定国号为“越”,称钱镠为“武肃王”。
湿苔青,妖血碧,坏垣红——描绘了一幅破败的景象,湿苔、妖艳的血和破坏的墙都被染成了红色。
怕精灵、来往相逢——担心这些精灵(鬼魂)会在这里相遇。
荒烟瓦砾,宝钗零乱隐鸾龙——描述一片荒凉的景象,瓦砾散落,珠宝被遗弃,隐藏着飞禽走兽。
吴峰越巘,翠颦锁、苦为谁容——指吴越国的山川美景,但如今却因为战乱而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令人惋惜。
浮屠换、昭阳殿,僧磬改、景阳钟——佛教寺庙的浮屠塔被改为了昭阳殿,和尚的木鱼也被改为了钟。
兴亡事、泪老金铜——指国家兴衰的历史,以及那些为国家献身的人们留下的泪水。
骊山废尽,更无宫女说元宗——骊山已经废弃,再也找不到曾经的宫女们来诉说关于元宗的故事了。
角声起,海涛落,满眼秋风——听到远处传来的角声和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眼前一片萧条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所作,表达了他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通过对杭州古城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感悟。诗人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些民间传说和神话元素,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