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已是为来错。死后形骸丑恶。合避三光寥廓。埋了休拾掇。
子孙办孝如媒妁。迁葬分明嬉谑。并骨共同棺椁。显露贪欢乐。
【注释】
“桃源”:传说中武陵人进入桃花林后,迷了路,便在洞口旁开了个小店,卖酒卖浆,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后人把这种隐居生活叫“桃源”。
“忆故人”:指对故乡的思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家乡的人。
“形骸丑恶”:指死后尸体丑陋。“合避三光”,语出《论语》,原指孔子认为人的死亡有三种情况:寿尽而终、天葬(鸟兽分食)、火葬(焚烧成灰)。这里泛指死后的安葬。
“迁葬”:改葬。
“并骨”:同葬一副棺材。
【赏析】
《桃源忆故人》是宋代词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词。全词以“桃源忆故人”为题,表达了词人在面对生死问题时的困惑与无奈。上片描绘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以及对死后的担忧;下片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子孙孝道的担忧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首词通过对生与死的反思,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于道德伦理的思考。词中通过对比生与死的不同境遇,引发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词人对于社会风俗的批判,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