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蒙玉华晓,潇洒石淙秋。
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
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滕两岸,村落带林丘。
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
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
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
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
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空蒙玉华晓,潇洒石淙秋。
清晨的玉华山被薄雾笼罩,石淙山的秋天景色宜人。

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
嵩山巍峨壮丽,其佳处就在玉溪源头的地方。

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藤两岸,村落带林丘。
翠绿的山壁上生长着丹红的悬崖,两岸长满了苍劲的古树和蔓延到岸边的寒藤,村落和丘陵相映成趣。

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
今天天气晴朗,我可以乘船游玩了。

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
一百年来,大概只有我这个老头儿还在游历。

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
山川之中偶然碰到了良朋好友,连猿猴和鸟类也留了下来和我相伴。

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
村里的老人们用鸡和猪款待我,孩子们用篮子推着车来迎接我,家里摆放着竹制的家具,往来之间都显得很有风度。

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
所有的事都已到了老年,我的道义交付给沧洲的山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历自然风光的诗篇。开头两句写早晨登高望远,领略玉华山和石淙山的秋日景色之美。接着两句写嵩山之伟岸与玉溪源头的美丽风光。接下来几句描绘了嵩山周围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村民的热情款待。后四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理解。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游历过程的总结,表达出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