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酿初熟,取醉不论钱。
清溪留饮三日,鱼鸟亦欣然。
见说玉华诗老,袖有忘忧萱草,牛背稳于船。
铁笛久埋没,雅曲竟谁传。
坐苍苔,敧乱石,耿不眠。
长松夜半悲啸,笙鹤下遥天。
天上金堂玉室,地下石城琼壁,别有一山川。
把酒问明月,今夕是何年。

诗句:山家酿初熟,取醉不论钱。

译文:山间人家酿造的酒刚刚酿成,我们只管喝酒畅饮,根本不去计较酒钱。

赏析:

《水调歌头·山家酿初熟》是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通过描述在山间与朋友饮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词明快飘逸,展现了一种旷达欢快的心情。

“山家酿初熟,取醉不论钱”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在山间找到了一处酿酒的地方,那里的美酒已经酿成,他和朋友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聚时光,全然不顾酒价。这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喜爱,以及对物质财富看淡的生活态度。

“清溪留饮三日,鱼鸟亦欣然”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自然之美。在清澈的小溪边,与朋友们畅饮三天三夜,不仅没有浪费任何资源,连小溪中的鱼儿和鸟儿都为他们的欢乐而感到欣喜。这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见说玉华诗老,袖有望忧萱草,牛背稳于船”等句则引入了人物——玉华诗人老刘。这位诗人老刘随身携带着忘忧萱草,他的牛背上稳稳地承载着他的船只。这不仅是对老刘的赞美,更寓意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铁笛久埋没,雅曲竟谁传”两句则表达了一种遗憾。尽管有美好的自然景观和隐士的生活,但那些美妙的音乐和诗歌却无人传承。这种遗憾也暗示了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提升,对文化传承的关切。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文化传承的关注,展现了一个理想的、和谐的、诗意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类文化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