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帽棕鞋,出门一步为行客。几时寒食。岸岸梨花白。
马首山多,雨外青无色。谁禁得。残鹃孤驿。扑地春云黑。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栖梧”。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上片三句,下片五句。
黄帽棕鞋,出门一步为行客。几时寒食。岸岸梨花白。
黄帽,黄色帽子;棕鞋,棕色鞋子;行客,旅客。黄帽棕鞋,是说行者身穿黄色的帽子和棕色的鞋子,是说他们都是行人,是旅客。出门一步,是说他们刚刚迈出了家门。
几时寒食,意思是什么时候是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岸岸,形容树木长得很密集的样子。
梨花白,指树上开满梨花。
马首山多,马首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这里指代这个地方。山多,是指山上树木茂盛。
雨外青无色,雨外的树没有受到雨水的滋润,所以颜色很淡,没有颜色。
谁禁得,禁得住。
残鹃孤驿,残杜鹃声凄凉,独自站在驿站里。
扑地春云黑,春天的乌云突然压了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写于宋高宗绍兴年间(1130—1162)。当时金人占领中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作者借对梅花的描写,抒发了对国家沦亡、民族危难的感慨。
起二句写梅花,“黄帽”指黄色的帽子,“棕鞋”指棕色的鞋子,都是行者穿的,说明行者都是旅客。“出门一步为行客”,说明他们刚刚走出家门,还没有开始他们的旅途,“几时”、“岸岸”都是修饰语,突出梅花生长的地方是寒冷的,“白”是修饰梨花的颜色。
三四句写梅花盛开的季节,“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相传此日有禁火寒食习俗,人们会到野外踏青游玩,而诗人此时却要踏上旅程。“岸岸”是修饰梨花生长的地方,“白”也是修饰梨花的颜色,突出梨花洁白如雪。
五六句写梅花生长的环境,“马首”指的是地名马首山,“山多”是指山上树木茂盛,“雨外青无色”是说雨外的景色很美,但是没有受到雨水的滋润,所以颜色很淡。
七八句写梅花开放的景象,“谁禁得”是对梅花开放的赞美,“残鹃孤驿”是说杜鹃鸟的叫声很凄凉,独自站在驿站里。
末句写梅花开放的时间,“扑地春云黑”,是说春天的乌云突然压了下来,这里的春风云就是梅花开放的景象。
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沦亡、民族危难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