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携壶意,全如杜牧之。
百年谁不死,九日可□□。
□□差能饮,平生政坐痴。
胸中不酩酊,未许野人知。

【注释】

九日南山寺:指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这首诗是崔颢在重阳节(九月九日)登黄鹤楼,登高望远有感而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佳节,即重阳节,古代习俗有登高之习。携壶,携酒也。意,志向。杜牧之,指杜牧。“百年”二句,意为人总是要死的,但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可以畅饮欢娱,忘却生死。□□,差能。差,略。能,能够、可。此二句言自己虽然年老,却仍有饮酒之心,且平生只知饮酒。未许野人知,意思是不让别人知道我的心事。野人,泛指隐者或隐居的人。知,了解。此二句言自己胸中虽无狂喜之情,却不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心事,不愿让人知道自己内心的狂喜、兴奋与高兴。

赏析:

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七绝,以七律的形式写来,这是前人少见的。

首联点明题旨,抒发感慨:佳节重阳之际,人们携带美酒登上高楼,放眼远眺;而诗人却只能独自登上高楼,遥望远方。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暗含着诗人对政治黑暗的不满。

颔联用典,抒怀古之幽情:诗人感叹人生如梦,百年之后终将死去,然而在这美好的重阳佳节里,他还可以尽情地饮酒,尽兴地欢乐。这句既是说诗人自己,也是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感慨。同时,还暗示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慨。

颈联自谦自抑,表露心迹:诗人说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但仍有饮酒之心;平生只知饮酒,却从未想过要追求什么功名富贵之类的东西。这句既是对自己过去生活态度的总结和评价,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和鼓励,表明自己仍然保持着一颗纯洁善良的心。

尾联含蓄深婉,寓意深远:诗人说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不让世人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深忧虑和不安,也揭示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愤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重阳佳节登黄鹤楼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政治黑暗和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愤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