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世梦暂无安。蚁循环。少开颜。悟道修真,要脱死生关。认得元初无一物,除妄想,断高攀。
老来佚乐正宜闲。罢轮竿。钓舟还。物外清游,历遍古仙坛。更待东君传信息,度辽水,看闾山。
【注释】
-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碧玉春”“画梅令”等。此为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六句或五句,四句为上片,五句为下片,可平韵也可不韵。
- 义州:今辽宁省义县。
- 蚁循环:比喻世间的纷扰和烦恼像蚂蚁一样不断循环往复。
- 悟道修真:指领悟道理,修炼身心。
- 要脱死生关:意谓要想脱离生死轮回的束缚。
- 元初无一物:意谓回到最初,什么也没有(即“无一物”)。
- 高攀:意谓过分追求。
- 老来佚乐正宜闲:意谓年老时享受快乐最适宜于清闲。
- 轮竿:指垂钓用的竹竿,这里代指垂钓。
- 历遍古仙坛:意谓游览了所有的古代神仙所居之地。
- 东君:指春天的神。
- 度辽水:渡过辽河。
- 闾山: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南,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道教圣地。
【赏析】
《江城子·义州作》是金末词人元好问所作的一首词。全词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以及对人生真谛的体悟,抒发了其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上片写自己远离喧嚣,归隐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江城子·义州作”起首两句点出自己的隐居之地——义州市,并表明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看破与超脱。接下来两句进一步阐释这种看破与超脱的原因,那就是通过领悟道理、修炼身心的方式,达到脱离生死轮回的境界。这两句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哲学思考,也展示了他的人生态度。他认为,只有真正领悟道理、修炼自身,才能实现对生死轮回的超越。这种态度既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一种对外界世界的超脱。
中片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归隐过程中的生活状态。“老来逸乐正宜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理解和期待。他认为,当一个人年老时,就应该享受快乐,因为这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这里的“逸乐”,可以理解为轻松愉快的生活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宁静。而“正宜闲”则强调了这种逸乐应该适时、适度,不可过度追求。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对老年生活的珍视。
下片则描绘了作者在归隐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轮竿”、“钓舟”以及“历遍古仙坛”等意象,都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此外,“更待东君传信息”一句,则暗示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可以理解为等待春天的消息,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将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同时,“度辽水”、“观阊山”等动作,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亲近之情。
整首词通过对作者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远离尘世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画面。这种画面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真谛的体悟,也展示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