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注释】

龙阳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郊,是道教的一座宫观。冬至作:在冬至那天作。六阴消尽一阳生:阳气初生,阴气渐灭。二气:阴阳之气。周流:运行。无所住:无固定之所。阳数足:阳气充盛。化龙升:阳气上升成龙。归根复命性灵明:返回本原恢复本性。过天庭:经过天空。入无形:进入无影无形。返复天机:回到天地万物的原始状态。升降月华清:日月交替运行,寒暑更迭。夺(duó):夺取、占据。乾坤:指宇宙天地之间。真造化:真正的造化。功行满:功德圆满。蓬瀛(péng yīng 音同“朋营”):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道家炼形养生的诗。诗人从冬至日阳气初生写起,由物象及于人的生命,进而以人的生命喻天道,以人的修养喻宇宙造化,把自然界和人体生命联系起来加以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道、天、人的理解和向往。全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思想艺术价值。

首句说:“阳气初生,阴气渐灭。”阳气初生,阴气渐灭,这是冬至时令的特点。阳气开始生长的时候,阴气已逐渐消亡,所以叫“消尽”。这里,诗人抓住了冬至日阳气始生这个特点,作为描写的主题,表现了自然界阳气生长的规律。

次句进一步写阳气的生长。“暗藏萌”,是说阳气虽已生长,但还藏在阴气的下面,不轻易显露出来。“雪花轻”,是写雪虽然还在飘落,但已经不像春雪那样纷纷扬扬地降落,而是轻轻地飘着。两句合起来,写出了冬天的气象特征。“九九严凝”,是说天气寒冷到极点。“河海结层冰”,是说河流、海洋都被冻结成了一层层的冰。这两句既写了冬天的自然景观,同时又暗示了冬天严寒的特点。“二气周流无所住”,是说阴阳二气运行不息,没有固定的处所。“阳数足”,是说阳气充实到了极点。这两句既表明了冬至日阳气开始生长的特征,又指出了春天阳气生长的条件——阳气充实到了极点。

第三句“归根复命性灵明”,意思是阳气归根复命,恢复了本性。“归根复命”,是说阳气回归其本原的状态,即回归到自然界中去,恢复它本来的面目。“性灵明”,是说阳气恢复本性之后,便显得非常聪明明朗。这两句写出了阳气归根复命之后的特点,表现出阳气旺盛、活泼的精神面貌。“过天庭”,就是通过天空,到达天界;“入无形”,就是进入到无形之中。这两句的意思是阳气经过天庭,进入了无形的境界,然后又回到了天地万物的原始状态。“返复天机”,也是说阳气返回到天地万物的原初状态。“升降月华清”,是说日月交替运行,寒暑更迭,阳气在其中升降运动。“月华”是明亮的月光,“升降”指运行变化。“清”字既形容月光明亮,也形容阳气运行的变化。这两句既是写自然现象,又是用比喻手法来写人的活动,表现出阳气在天地间运行变化的情况。“夺得乾坤真造化”,是说阳气夺取了天地之间的造化,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乾坤”指宇宙天地,“真造化”指真实的造化,即天地自然的规律和变化。这一句是说阳气夺取了天地之间的造化,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功行满”,是说阳气修道成功,达到了最高境界。“功行满”,是说阳气修炼成功了,达到了最高境界。“赴蓬瀛”,是说阳气去往蓬莱仙境。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山名,在渤海中,传说为仙人居住之地。“蓬瀛”是泛指仙山。这两句的意思是阳气修道成功,去往仙山蓬莱。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前面各句的总概括。“夺”字承上启下,“夺”与“夺得”同义,都是说阳气夺取、占夺的意思。“乾坤真造化”一句中的“造化”二字重复出现,是为了突出“夺造化”这一主题,使全诗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功行满”与“夺造化”相呼应,表明阳气修炼有素,功成名就。“赴蓬瀛”则表明阳气修道成功后将去往仙山蓬莱。

此诗立意高远,想象丰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比喻,将冬至节气时天地万物的变化和人的精神活动联系起来加以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深刻认识,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由、长生久视的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