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新秋节物,客思天涯。岩桂重,碧云赊。烟华萦紫禁,心事梦长沙。青铜里,人未老,鬓先华。
钩帘望月,得巧谁家。儿女辈,语空哗。露翻梧叶重,河映绮楼斜。倾云液,歌金缕,岸乌纱。

【注释】

渺:渺远。新秋节物,指秋天的景色。客思天涯:指客居他乡的愁思。湘山桂树重阳时开,故称湘山之桂为“岩桂”。赊(shā):长,高远。烟华萦紫禁,心事梦长沙:意谓思绪缭乱,梦中魂牵梦绕的是长沙。

青铜里,人未老,鬓先华:“青铜”是古代铜器的总称,这里泛指古器物。“人未老,鬓先华”是说虽然年岁尚轻,但头发却已斑白了。

钩帘望月,得巧谁家:意思是说,在明月下,不知是谁家女子织出了美丽的云锦?

露翻梧叶重,河映绮楼斜:意思是说,夜深了,梧桐叶上露水打湿了,月光映照下的楼阁显得格外美丽、迷人。

倾云液,歌金缕,岸乌纱:“云液”是美酒的代称。“歌金缕”是唱歌。“岸乌纱”是说歌声嘹亮。这是说,在月明之夜,人们尽情地喝酒、唱歌,直到天明。

【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被贬谪途中。开头两句写自己漂泊天涯的客子身份和对佳节良辰的思念之情。“岩桂重”与“碧云赊”相呼应,既点出时令,又见出词人对家乡之景的留恋。过片承首句,以梦境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思家情愫,表达了词人飘泊异乡的孤寂心情。“心事梦长沙”一句,不仅说明自己因思念家乡而入梦,而且透露出作者对朝廷中奸佞当道、贤才被弃的愤懑不平之气。下阕写中秋赏月的情景。“钩帘望月”,写词人独自欣赏明月的幽雅情景;“得巧谁家”,写赏月之人,是何许人也?这两句似有弦外之音,令人玩味不已。结处写词人在月下饮酒赏月、纵情歌舞的生活情趣。“倾云液”、“歌金缕”二句,描绘了一个欢乐祥和的场面。“岸乌纱”三字,则烘托出了词人的豪放情怀。全词语浅情深,言近意远,耐人寻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