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枝梅信点冰妍。觉初度,得春偏。人物鳣堂仙。看才思、浑如涌泉。
悠悠往古,纷纷俗学,鞶帨绣空鲜。青鬓莫苍然。要折衷、陶家讲筵。

【注释】

陶氏:陶潜,字令文(一作“平”)。珉溪:陶潜的号。“梅信”二句:梅花虽在寒冬,却已露出春意,好似刚刚出生的婴儿,人见其貌而称赞之,说它有春天的气息。“人物”句:指陶潜人品高雅,学问渊博。鳣堂:即鳣室,指官宦之家。“看才思”三句:说陶潜才华横溢,文章如泉水般滚滚涌出,不可阻挡。“悠悠”三句:说古代贤达之士,纷纷效仿圣贤之道,然而他们的学问如同绣花一样,虽然华美却并无实质内容。“青鬓”二句:说年轻的学者不要像那些老学究一样,满头白发,却无真才实学。要折中、陶家讲筵:要折衷儒家的教诲,继承陶潜讲学的风范。

【赏析】

这首词以赞美陶潜的品格和学识为主旨,全词采用比兴手法,先写梅树的傲然挺立,后以喻人的才思,最后以赞陶潜的学问,表达了作者对陶潜的崇敬之情。

起首两句,写梅之傲然挺立,寓意人之刚强不屈。《晋书·陶潜传》载:“尝言:‘岁暮,吾常求遣怀于世外,’故未尝复仕。”此词上片“南枝梅信”即用此事,暗寓诗人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之志。

“觉初度,得春偏”,谓陶潜年过四十方始崭露头角,可谓晚成。但“得春偏”三字又表明他生性乐观,不以年龄为忧患,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人物”二句,以“鳣堂仙”比喻陶潜人品高雅,学问渊博;以“纷纷俗学”比喻那些学非所用、空有其表之人。此处化用了《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己,朝不及夕,夫惟好道人之善者,能受其福”,以及《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等典故,旨在说明陶潜之为人,既清高脱俗又博古通今。

“悠悠往古”,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纷纷俗学”四句,以“鞶帨绣空鲜”喻当时士人学富五车而不知所用。“青鬓莫苍然”,谓年轻学者不要像那些老年学者一样,满头白发却毫无建树。“要折中”,语本《论语》“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年轻人应取百家之长,折衷于儒家的教泽。

末二句,再次点题。上片赞美了陶公的品格和学问,下片便直接进入主题。“青鬓”二字是全词的重点,既是对陶公年事已高的提示,又是对他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的形象刻画。“莫苍然”三字则是告诫青年学者,不能像那些老学究一样,满头白发却虚度年华。

全词由景入情再转至人,层层深入,脉络清晰。词中多用典、多引前人言论、多用比兴手法,语言典雅,格调高雅,堪称佳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