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体坚刚,木性柔和。辩宾主、火力功多。刚为主掌,柔像销磨。显各还元,归本性,息风波。
透入神炉,霞罩嵯峨。放银铅、花绽婆娑。辉光满室,神变无何。镇玩蓬宫,游紫府,恣蹉跎。
金去木
金体坚刚,木性柔和。辩宾主、火力功多。刚为主掌,柔像销磨。显各还元,归本性,息风波。
【注释】
金:指金属性。
木:指木属性。
辩:辨别。
宾主:这里指五行中的金和木,即金和木的相对关系。
火力:指五行中的火。
还元:回归本源。
辉光:光辉。
紫府:传说中道教的最高天宫。
蹉跎:悠闲自得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词以金木为题材,通过描写金木的特性及相互作用,来表达作者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
“金体坚刚,木性柔和”。开篇就点明了金木二物的特质,金代表坚固刚强,木则象征柔软温和。这种对比鲜明的描述,既突出了金与木的本质差别,也为下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接着,“辩宾主、火力功多”,指出金与木在五行中的关系——金为主,木为辅,金具有强烈的力量,而木则能够调和金的力量,使之不至于过于强大,从而保持平衡。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展开对金木特性的描述:“刚为主掌,柔像销磨”,“显各还元,归本性,息风波”等,都强调了金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是自然界中万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这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理念。
霞罩嵯峨”两句,将金木的特性比作神炉和霞光,形象地描绘了它们相互作用时所展现出的美丽画面。这里的“霞罩嵯峨”既形容了霞光的绚丽多彩,也暗示了金木交融所散发出的神秘力量。而“放银铅花绽婆娑”一句,则以银铅为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金木交融时的动态美。整首词通过对金木特性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和谐之美。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