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旃蒙单阏,尽柔兆执徐,凡二年。
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乙卯,公元四一五年)
春,正月,丙长,魏主嗣还平城。
太尉裕收司马休之次子文宝、兄子文祖,并赐死;发兵击之。诏加裕黄钺,领荆州刺史。庚午,大赦。
丁丑,以吏部尚书谢裕为尚书左仆射。
辛巳,太尉裕发建康。以中军将军刘道怜监留府事,刘穆之兼右仆射。事无大小,皆决于穆之。又以高阳内史刘钟领石头戍事,屯冶亭。休之府司马张裕、南平太守檀范之闻之,皆逃归建康。裕,邵之兄也。雍州刺史鲁宗之自疑不为太尉裕所容,与其子竟陵太守轨起兵应休之。二月,休之上表罪状裕,勒兵拒之。
裕密书招休之府录事参军南阳韩延之,延之复书曰:“承亲帅戎马,远履西畿,阖境士庶,莫不惶骇。辱疏,知以谯王前事,良增叹息。司马平西体国忠贞,款怀待物。以公有匡复之勋,家国蒙赖,推德委诚,每事询仰。谯王往以微事见劾,犹自表逊位;况以大过,而录嘿然邪!前已表奏废之,所不尽者命耳。推寄相与,正当如此。而遽兴兵甲,所谓‘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刘裕足下,海内之人,谁不见足下此心,而复欲欺逛国士!来示云‘处怀期物,自有由来’,今伐人之君,啖人以利,真可谓‘处怀期物,自有由来’者乎!刘籓死于阊阖之门,诸葛毙于左右之手;甘言诧方伯,袭之以轻兵;遂使席上靡款怀之士,阃外无自信诸侯,以是为得算,良可耻也!贵府将佐及朝廷贤德,寄命过日。吾诚鄙劣,尝闻道于君子,以平西之至德,宁可无授命之臣乎!必未能自投虎口,比迹郗僧施之徒明矣。假令天长丧乱,九流浑浊,当与臧洪游于地下,不复多言。”裕视书叹息,以示将佐曰:“事人当如此矣!”延之以裕父名翘,字显宗。乃更其字曰显宗,名其子曰翘,以示不臣刘氏。
琅邪太守刘朗帅二千馀家降魏。
庚子,河西胡刘云等帅数万户降魏。
太尉裕吏参军檀道济、硃超石将步骑出襄阳。超石,龄石之弟也。江夏太守刘虔之将兵屯三连,立桥聚粮以待,道济等积日不至。鲁轨袭击虔之,杀之。裕使其婿振威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七 · 晋纪三十九
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由北宋的司马光所编著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瑰宝,其内容涵盖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403年)起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止,长达1362年的历史。全书分为160卷,包括本纪、表、志、传等部分,共计2947条事件,记录了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信息。
相关推荐
诗句: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乙卯,公元四一五年) 译文:太尉裕收司马休之次子文宝、兄子文祖,并赐死;发兵击之。诏加裕黄钺,领荆州刺史。庚午,大赦。 关键词解释与注释: - 晋纪三十九:这是史书的标题,表示所讨论的内容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晋朝。 - 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这是具体的年份和皇帝名,表示这一年是晋安帝义熙年号的第11年(壬为天干之一,顺序从己到癸)。 - 乙卯:这是日期
诗句: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七 · 晋纪三十九 琅邪太守刘朗帅二千馀家降魏,庚子,河西胡刘云等帅数万户降魏。 译文:东晋时期的琅邪太守刘朗率领着二千多家百姓向北魏投降了。到了庚子这一天,河西地区的胡族首领刘云等人也率领着几万户的民众归顺北魏。 注释:琅邪太守是古代官职名,指管辖琅琊郡的官员,此处指刘朗担任该职务。刘朗是东晋末年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投降标志着东晋政权的衰落。庾子是古代一种时间单位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有群盗数百夜袭冶亭,京师震骇;刘钟讨平之。 - 诗句释义:有一群盗贼在夜间突袭了冶亭,引起了京城的恐慌和震动。 - 译文:数百名盗贼在夜晚袭击了冶亭,使京城的人们感到非常害怕。 2. 秦广平公弼谮姚宣于秦王兴,宣司马权丕至长安,兴责以不能辅导,将诛之;丕惧,诬宣罪恶以求自免。 - 诗句释义:秦广平公向秦王诬陷了姚宣,姚宣的司马权丕前往长安,秦王责备他无法辅佐引导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七 · 晋纪三十九 译文 乙卯,青、冀二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司马道赐,是晋朝宗室中的远亲。听说太尉刘裕进攻司马休之,司马道赐便与同僚辟闾道秀、身边的小将王猛子阴谋刺杀刘敬宣,占据广固响应司马休之。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东晋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冲突。司马道赐和辟闾道秀、王猛子的谋反事件是诗中的核心事件。他们计划刺杀刘敬宣,然后占据广固以回应司马休之的失败。然而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七·晋纪三十九 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乙卯(公元415年),春季,正月,丙辰(初二),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到平城。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春,正月,丙辰(初二),魏主拓跋嗣回到平城。此时正值冬季结束,春季到来之际,标志着一年之中季节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这一事件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还揭示了北方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北魏作为北方的一个强大国家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七 晋纪三十九 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乙卯、415) 戊午,魏主嗣行如濡源,遂至上谷、涿鹿、广宁。秋,七月癸未,还平城。 西秦王炽磐以秦州刺史昙达为尚书令,光禄勋王松寿为秦州刺史。 辛亥晦,日有食之。 八月,甲子,太尉裕还建康,固辞太傅、州牧,其馀受命。以豫章公世子义符为兗州刺史。 丁未,谢裕卒;以刘穆之为左仆射。 九月己亥,大赦。 魏比岁霜旱,云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七·晋纪三十九 夏季,赫连建率军攻打秦国,俘获了平凉太守姚周都。随后攻入新平。广平公拓跋弼在龙尾堡与赫连建交战,被擒获。秦王姚兴听闻此事后,大怒,收捕了拓跋弼的亲信唐盛、孙玄等人并杀死他们。太子姚泓请求说:“臣不贤明,无法调和好兄弟们的关系,使得情况到了这一步,这都是臣的过错。如果臣死了而国家能够安定,愿赐臣死;如果陛下不忍杀臣,请允许臣退守藩镇。”姚兴深感怜悯,召来姚赞
冬十月,壬子,秦王兴派遣散骑常侍姚敞等护送西平公主至北魏。在魏帝嗣接纳后,以国礼相待。 铸金人失败之后,魏主嗣采纳建议,将公主立为夫人,对她非常宠爱。 辛酉日,魏帝嗣前往沮洳城;癸亥日,返回平城。十一月,丁亥日再次访问豺山宫;庚子日,结束行程。 西秦王炽磐派遣襄武侯昙达等率领一万名骑兵,在赤水击败南羌弥姐和康薄的军队,并使他们归降。他们任命王孟保为略阳太守,负责镇守赤水。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七 · 晋纪三十九 加太尉刘裕为兖州刺吏、都督南秦州,共二十二个州;任命世子刘义符为豫州刺史。 秦王苻兴派遣鲁宗之带兵侵犯襄阳,还没到就去世了。他的儿子苻轨领兵入侵,雍州刺史赵伦之击败了他们。 西秦国的炽磐攻打秦洮阳公彭利和于漒川,沮渠蒙逊进攻石泉以救援他们。炽磐到了沓中,引军退回。二月,炽磐派遣襄武侯昙达援救石泉,蒙逊也引军撤退。蒙逊于是与炽磐结和亲。 秦王苻兴前往华阴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七·晋纪三十九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乙卯,公元415年),春季,正月,丙辰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到平城。 兴入宫,命太子泓录尚书事,东平公绍及右卫将军胡翼度典兵禁中,防制内外。遣殿中上将军敛曼嵬收弼等中甲仗,内之武库。兴疾转笃,其妹南安长公主问疾,不应。幼子耕儿出,告其兄南阳公愔曰:“上已崩矣,宜速决计!”愔即与尹冲帅甲士攻端门,敛曼嵬,胡翼度等勒兵闭门拒战。愔等遣壮士登门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七 · 晋纪三十九 春季,正月,丙辰(初二),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到平城。 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乙卯,公元415年) 司马光 译注 译文: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春,正月初三,北魏国主拓跋嗣返回平城。 赏析: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其内容丰富而详实。本篇记载了北魏国主拓跋嗣在春季返回平城的史事,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与国家动态。同时,通过对原文的翻译和注释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七·晋纪三十九 五月,癸巳,加太尉刘裕为北雍州刺史。 六月,丁巳,北魏国主拓跋嗣北巡。 并州胡数万落叛秦,入于平阳,推匈奴曹弘为大单于,攻立义将军姚成都于匈奴堡。征东将军姚懿自蒲阪讨之,执弘,送长安,徙其豪右万五千落于雍州。 氐王杨盛攻秦祁山,拔之,进逼秦州。秦后将军姚平救之,盛引兵退;平与上邽守将姚嵩追之。夏王勃勃帅骑四万袭上邽,未至,嵩与盛战于竹岭,败死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七·晋纪三十九 凉司马索承明上书劝凉公暠伐河西王蒙逊,暠引见,谓之曰:“蒙逊为百姓患,孤岂忘之?顾势力未能除耳。卿有必禽之策,当为孤陈之;直唱大言,使孤东讨,此与言‘石虎小竖,宜肆诸市朝’者何异!”承明惭惧而退。 秋,七月,魏主嗣大猎于牛川,临殷繁水而还。戊戌,至平城。 八月,丙午,大赦。 宁州献琥珀枕于太尉裕。裕以琥珀治金创,得之大喜,命碎捣分赐北征将士。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七·晋纪三十九 丁巳,裕发建康,遣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将步军自淮、淝向许、洛,新野太守硃超石、宁朔将军胡籓趋阳城,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趋武关,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将水军出石门,自汴入河,以冀州刺史五仲德督前锋诸军,开巨野入河。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晋朝时期前秦的灭亡过程。诗中详细记述了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四月至十月间
```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七 · 晋纪三十九 嗣谋于群臣曰:“胡叛逾年,讨之不克,其众繁多,为患日深。今盛秋不可复发兵,妨民农务,将若之何?”白马侯崔宏曰:“胡众虽多,无健将御之,终不能成大患。表等诸军,不为不足,但法令不整,处分失宜,以致败耳。得大将素有威望者将数百骑往摄表军,无不克矣。相州刺史叔孙建前在并州,为胡、魏所畏服,诸将莫及,可遣也。”嗣从之,以建为中领军,督表等讨虎。九月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七 · 晋纪三十九 王镇恶、檀道济进入秦境,所向披靡。秦将王苟生献漆丘降于王镇恶,徐州刺史姚掌献项城投降于檀道济,诸屯守望风归附。惟新蔡太守董遵不降,檀道济攻拔其城,擒获董遵,斩之。进克许昌,俘获秦颍川太守姚垣及大将杨业。沈林子自汴入河,襄邑人董神虎聚众千余人来降,太尉刘裕任命其为参军。林子与神虎共攻仓垣,攻克仓垣,秦兖州刺史韦华投降。神虎擅还襄邑,林子杀之。
以下是对“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九”中魏滑台事件的详细解析: 1. 事件起因: - 王仲德率领晋军水军进入黄河,准备进攻北魏的滑台。魏兖州刺史尉建由于害怕晋军的攻击,带领部队放弃了滑台城。 - 王仲德在滑台宣布,他们原本打算以布帛七万匹向北魏借道,但没想到北魏守将突然弃城而逃。因此,王仲德入城安民,并声称自己只是暂时逗留,不会对北魏造成威胁。 2. 事件经过: - 尉建听到晋军的消息后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七 · 晋纪三十九 冬,十月,壬戌,魏主嗣如豺山宫。 初,燕将库傉官斌降魏,既而复叛归燕。魏主嗣遣骁骑将军延普渡濡水击斌,斩之;遂攻燕幽州刺史傉官昌、征北将军库傉官提,皆斩之。 秦阳城、荥阳二城皆降,晋兵进至成皋。秦征南将军陈留公洸镇洛阳,遣使求救于长安。秦主泓遣越骑校尉阎生帅骑三千救之,武卫将军姚益男将步卒一万助守洛阳,又遣并州牧姚懿南屯陕津,为之声援。宁朔将军赵玄言于洸曰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七 · 晋纪三十九 己丑,诏遣兼司空高密王恢之修谒五陵,置守卫。太尉裕以冠军将军毛修之为河南、河内二郡太守,行司州事,戍洛阳 译文:十一月初四,朝廷下达诏书,派兼任司空的高密王王恢前往五个皇帝的陵墓进行祭祀,并在那里设立守卫。同时,任命太尉刘裕为大将军,让他带领军队驻扎在前线,保护国家的安全。 注释:五陵 - 指五位皇帝的陵墓。修谒 - 指的是对陵墓举行祭拜仪式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七 · 晋纪三十九 泓听说了这件事,召见东平公绍,秘密地与他商议。东平公绍说:“王懿的见识浅薄,为人随波逐流。策划这次叛乱的人一定是孙畅。不过,我们派使者去征召孙畅,同时派抚军将军姚赞据守陕城,我亲自向潼关进发,作为各路军队的统帅。如果孙畅奉诏令而来,我就派王懿率领河东的军队共同抵御晋军;如果他不接受诏令,那就要声讨他的罪行并讨伐他。”泓说:“叔父您的话,是杜稷的计策啊
这首诗是《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讲述了魏卫将军安城孝元王叔孙俊的去世以及丁零翟猛雀驱略吏民的事件。诗中还提到了魏内都大官河内张蒲和冀州刺史长孙道生的事迹。 以下是诗句的逐句翻译: - 是岁,魏卫将军安城孝元王叔孙俊卒。(这一年,魏国的卫将军、孝元王叔孙俊去世了。) - 魏主嗣甚惜之,谓其妻桓氏曰:“生同其荣,能没同其戚乎?”(北魏的宣武帝非常怀念他的弟弟,对他的妻子说:“我们共享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