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昭阳大渊献十一月,尽阏逢困敦正月,不满一年。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
◎建中四年癸亥,公元七八三年
十一月,丁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泚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皋斩之。
灵武留后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会渭北节度使李建徽,合兵万人入援,将至奉天,上召将相议道所从出。关播、浑瑊曰:“漠谷道险狭,恐为贼所邀。不若自乾陵北过,附柏城而行,营于城东北鸡子堆,与城中掎角相应,且分贼势。”卢杞曰:“漠谷路近,若为贼所邀,则城中出兵应接可也。倘出乾陵,恐惊陵寝。”瑊曰:“自泚围城,斩乾陵松柏,以夜继昼,其惊多矣。今城中危急,诸道救兵未至,惟希全等来,所系非轻,若得营据要地,则泚可破也。”杞曰:“陛下行师,岂比逆贼!若令希全等过之,是自惊陵寝。”上乃命希全等自漠谷进。丙子,希全等军至漠谷,果为贼所邀,乘高以大弩、巨石击之,死伤甚众。城中出兵应接,为贼所败。是夕,四军溃,退保邠州。泚阅其辎重于城下,从官相视失色。休颜,夏州人也。泚攻城益急,穿堑环之。泚移帐于乾陵,下视城中,动静皆见之。时遣使环城招诱士民,笑其不识天命。
神策河北行营节度使李晟疾愈,闻上幸奉天,帅众将奔命。张孝忠迫于硃滔、王武俊,倚晟为援,不欲晟行,数沮止之。晟乃留其子凭,使娶孝忠女为妇,又解玉带赂孝忠亲信,使说之。孝忠乃听晟西归,遣大将杨荣国将锐兵六百与晟俱。晟引兵出飞狐道,昼夜兼行,至代州。丁丑,加晟神策行营节度使。
王武俊、马寔攻赵州不克。辛巳,寔归瀛州,武俊送之五里,犒赠甚厚。武俊亦归恒州。
上之出幸奉天也,陕虢观察使姚明易攵以军事委都防御副使张劝,去诣行在。劝募兵得数万人。甲申,以劝为陕虢节度使。
硃泚攻围奉天经月,城中资粮俱尽。上尝遣健步出城觇贼,其人恳以苦寒为辞,跪奏乞一襦袴夸。上为之寻求不获,竟悯默而遣之。时供御才有粝米二斛,每伺贼之休息,夜,缒人于城外,采芜菁根而进之。上召公卿将吏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二十九 · 唐纪四十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历时十九年编撰的纪传体通史。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 作者及成书背景
- 编纂者介绍:司马光是宋仁宗嘉年间进士,历任集贤殿修撰、史馆修撰等职。他在政治生涯中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对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他的史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上。
- 成书过程:该书始于嘉祐二年,终于熙宁四年,历时十九年方才完成。在编撰过程中,司马光亲自参与编辑工作,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协助和支持。全书分为294卷,涵盖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的1362年的历史。
- 内容概述
- 历史范围:《资治通鉴》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系统全面地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末年的历史。全书共300卷,包括本纪、记、志、表、世家、列传六种体裁,详细记载了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 编纂特点:司马光在编撰过程中注重历史的客观性,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资治通鉴》在史料的选择上非常严格,广泛采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且对一些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论。此外,书中还体现了司马光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历史影响
- 学术价值:《资治通鉴》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史书,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它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同时,《资治通鉴》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学贡献:作为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在文学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叙事技巧、人物刻画以及文字运用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被后人誉为“文章巨公”。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了解这部作品,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