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 第一百一十九回 ·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话说莺儿见宝玉说话摸不着头脑,正自要走,只听宝玉又说道:“傻丫头,我告诉你罢。你姑娘既是有造化的,你跟着他自然也是有造化的了。你袭人姐姐是靠不住的。只要往后你尽心伏侍他就是了。日后或有好处,也不枉你跟他熬了一场。”莺儿听了前头像话,后头说的又有些不像了,便道:“我知道了。姑娘还等我呢。二爷要吃果子时,打发小丫头叫我就是了。”宝玉点头,莺儿才去了。一时宝钗袭人回来,各自房中去了。不题。
且说过了几天便是场期,别人只知盼望他爷儿两个作了好文章便可以高中的了,只有宝钗见宝玉的功课虽好,只是那有意无意之间,却别有一种冷静的光景。知他要进场了,头一件,叔侄两个都是初次赴考,恐人马拥挤有什么失闪;第二件,宝玉自和尚去后总不出门,虽然见他用功喜欢,只是改的太速太好了,反倒有些信不及,只怕又有什么变故。所以进场的头一天,一面派了袭人带了小丫头们同着素云等给他爷儿两个收拾妥当,自己又都过了目,好好的搁起预备着;一面过来同李纨回了王夫人,拣家里的老成管事的多派了几个,只说怕人马拥挤碰了。
次日宝玉贾兰换了半新不旧的衣服,欣然过来见了王夫人。王夫人嘱咐道:“你们爷儿两个都是初次下场,但是你们活了这么大,并不曾离开我一天。就是不在我眼前,也是丫鬟媳妇们围着,何曾自己孤身睡过一夜。今日各自进去,孤孤凄凄,举目无亲,须要自己保重。早些作完了文章出来,找着家人早些回来,也叫你母亲媳妇们放心。”王夫人说着不免伤心起来。贾兰听一句答应一句。只见宝玉一声不哼,待王夫人说完了,走过来给王夫人跪下,满眼流泪,磕了三个头,说道:“母亲生我一世,我也无可答报,只有这一入场用心作了文章,好好的中个举人出来。那时太太喜欢喜欢,便是儿子一辈的事也完了,一辈子的不好也都遮过去了。”王夫人听了,更觉伤心起来,便道:“你有这个心自然是好的,可惜你老太太不能见你的面了!”一面说,一面拉他起来。那宝玉只管跪着不肯起来,便说道:“老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由曹雪芹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清朝乾隆年间。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一般认为已经成稿,后40回据说由高鹗续写而成。以下是对《红楼梦》的详细介绍:

  1. 小说背景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贾宝玉的视角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荣辱兴衰。书中描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以及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悲剧。
  • 书中还涉及了朝廷的政治斗争、官场的腐败和贵族的生活琐事,展现了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
  • 曹雪芹在书中融入了大量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哲理,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等名言警句。
  1. 主要人物
  • 贾宝玉是小说的主角,他性格叛逆,不拘小节,对封建礼教有着深刻的反感。他与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小说的核心情节。
  • 林黛玉是一个聪明、敏感、多愁善感的才女,她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令人唏嘘。
  • 薛宝钗则是一个温婉贤淑、稳重大方的女子,她与贾宝玉的婚姻最终没有走到一起,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悲哀。
  1. 艺术特色
  • 曹雪芹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巧妙地运用诗词歌赋来渲染气氛,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 《红楼梦》的语言风格优美,充满了诗意,尤其是书中大量的描写女性美貌和情感的文字,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 小说在结构上采用了章回体的形式,每回都有独立的故事线,使得整部小说层次分明,情节紧凑。
  1. 文化影响
  • 《红楼梦》不仅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海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研究。它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和情节成为了后世戏曲、电影、电视剧等艺术作品的素材,影响了无数艺术家的创作。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也在文化传承和社会意义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于人性、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历史变迁中的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