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昴殷仲冬,短晷穷南陆。
柔荔迎时萋,芳芸应节馥。
冬至
介绍
。
《冬至》是1957年2月4日出版的书籍,作者为余秋雨。该书收录了作家、学者余秋雨先生于1980年代初创作的一篇散文,以“冬至”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与记忆的故事。作品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情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冬至》这本书收录了作家、学者余秋雨先生于1980年代初创作的一篇散文,以“冬至”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与记忆的故事。作品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情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冬至》这本书收录了作家、学者余秋雨先生于1980年代初创作的一篇散文,以“冬至”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与记忆的故事。作品通过细腻的语言和
相关推荐
【注释】: 冬至,即冬至节。星昴,北斗七星之一,在南天。殷仲冬,殷历十月。短晷,指日影。柔荔,指柔软的荔枝。应节,符合节气。馥,香。 【译文】: 北斗星高挂在南边的天空,太阳已经把南边的陆地照得一天比一天短了。柔美的荔枝迎着季节茂盛起来,芳香的芸草也正随着时节散发出香气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景象:天上的北斗星高悬在南天之上
冬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逐句释义: 1.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 “年年至日长为客”意味着一年又一年,岁月悠长而自己却如过客般度过每一天。“忽忽”,即匆匆、忙碌之意。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感。“穷愁泥杀人”形象地描述了由于长期处于忧愁之中
译文 冬至这天,我在书房里读书,梦中醒来,听到晓钟的声音。 家中遭遇了三次灾难,年关又两次愁苦难熬。 江山间缺乏小草点缀,唯有孤松傲然屹立霜雪之中。 春天的景色蒙在泉水里,烟雾迷离,几重山冈。 赏析 1. 诗句解析与注释: - 诗题“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通常有团圆和祈福等习俗。 - “书云今日事”: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冬至这一天
冬至 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 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 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 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 注释: 1. 都城开博路:在都城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 2. 佳节一阳生:在寒冷的冬季里迎来了春天的希望和温暖。 3. 喜见儿童色:看到孩子们活泼可爱的笑容。 4. 欢传市井声:市井间充满了欢乐和热闹的气氛。 5. 幽闲亦聚集:虽然宁静祥和,但也有人聚集在一起。 6. 珍丽各携擎
冬至 黄钟应律好风吹,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日长至,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琯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注释: 1. 黄钟应律:黄钟音调与律管相合。应律,符合规律。 2. 阴伏阳升:阴阳二气的升降运动。 3. 淑气回:温暖而美好的天气。 4. 葵影:葵花的影子。 5. 日长至:指冬至这一天太阳达到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6. 梅花先趁:梅花抢先开放。 7. 八神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概括出诗句的意思即可。“冬至”意思是冬至节令到了,是一年中阳气最弱的时候。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时注意从炼意、用词和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分析。“雷自地中复,风从天末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雷自地中复”,将雷声比作从地下钻出来的人,形象逼真;“风从天末来”,将风比作从天边吹过来的使者
【注释】 殊方:异乡。又复:又一次。土薄:土地贫瘠,气候寒冷。葭灰:用葭草(一种草)制成的计时器上的指示,用来表示时间的。桃树:桃木,在春天开花结果。云鸿:比喻书信。鲸海:大海,借指远方的故乡。烂醉作生涯:以醉酒为生。 【赏析】 《冬至》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冬至日的景象和感慨。首两句写冬至日太阳升起来时的景象,“殊方又复一阳芽”一句,写冬去春来,阳气复苏。后四句写家乡之景
【注释】 横枝冻雀:横斜的树枝上挂着的冰凌。 昨夜死:昨天晚上结的冰。 水底黏鱼:水中的鱼冻死在水下。 小伶切玉孤凤愁:小伶在雕刻玉石时,孤独的凤凰显得十分忧愁。 九寸之管:指九寸的竹笛。 舞雩山:在今山东曲阜附近,相传鲁哀公曾在山上舞雩。 丈人:这里泛指南方的长官。 植杖无语空逡巡:拄着手杖,默默无言地徘徊。 欲识桑麻生长力:想见识一下蚕丝和稻麻的生长之力。 鬼蝶翻覆梅花春:好像有鬼蝶在飞舞
【注释】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2月21日或22日。 心绪怯年光:心情怯懦,害怕时光。 春来报一阳:指春天到来时,阳气逐渐恢复。 暗添宫线永:暗中添加了阴气,使宫中的丝线永远不变。 只应先引鬓丝长:应该首先引导(人)的白发(鬓发)变长。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老来怕见春风的情景。“老来”两句是说年老的人,最怕见到春天的到来。“未必暗添宫线永”一句是说,即使暗中增添了阴气,也阻挡不住阳气的恢复
冬至赏析 《冬至》古诗鉴赏 1. 作者简介 - 马廷鸾简介及其与冬至诗的关联 - 冬至诗在马廷鸾作品中地位及影响 2. 诗句原文解读 - “山寒律琯又飞灰”:自然景象描绘 - “万壑松风冬起雷”:听觉描写展现冬日氛围 - “风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霁日徘徊”:季节转换与视觉描写 3. 译文对照与解析 - 诗句翻译及注释 - 译文对比分析 - 关键词解析:“律琯”、“伏羲”、“韦编”等 4.
冬至 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 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 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 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注释】 ①节物:节气。②三巴:即巴东、巴西、夷陵,今属湖北。③九地:指地下的九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冬至作诗,表达自己对友人的关心。首联“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诗人感叹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冬至这个重要的节气,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冬至》。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第1句:“老遇阳生海上村,川云漠漠雨昏昏。” - 注释:在冬天遇到阳光照耀着海上的一个村庄,山间云雾蒙蒙,雨水模糊不清。 - 赏析:首句描绘了冬日的景色,阳光照亮了一个海上的村庄,云雾弥漫,雨水朦胧。这样的场景给人一种静谧、宁静的感觉。 - 第2句:“邻家祭彻初分胙,贺客泥深不到门。” - 注释:邻居们刚刚结束了祭祀
昨夜新霜落,淮南十月初。 寒云风后白,高木雨来疏。 功业嗟谋拙,星霜逼岁馀。 子云真拙者,寂寞为玄书。 注释: 昨夜:昨晚 新霜落:新的雪花落下 淮南:古代地名,指今天的安徽、江苏一带 初:开始 寒云:形容天空中飘着冷云 风后白:雪后的天空 高木:高大的树木 雨来疏:雨水过后 功业:事业 嗟:感叹词 谋拙:谋划不周全 星霜逼岁馀:星星和月亮的光芒越来越明亮,一年已经过去很久了 子云:指扬雄
【注】汴水:指黄河。 译文: 日夜浅,霜野宽,天寒霜野宽。 拂衣秋叶乱,冲面北风寒。 不作归山计,空悲走马鞍。 俯仰一悲叹。赏析:此诗写于诗人被贬谪到黄州时期,借景抒怀,寄寓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慨。首联以“汴水”、“天寒”起笔,描绘了一幅深冬时节的凄凉景象。颔联写诗人在秋风中拂衣而动,落叶纷飞,北风吹来刺骨寒冷,更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气。颈联抒发了诗人不愿归隐山林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之情
【注释】 衾:被子,代指卧具。 陶令酒:即《饮酒》中的“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东篱”,这里指陶渊明。 楚臣骚: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的《离骚》、《九歌》。 凛凛:形容天气寒冷。 二毛:《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吾年二十而仕,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又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认为
【注释】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太阳运行到黄经270度时为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殊方:远方。 固阴消:固阴,指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消,消失。 积雪层冰,意亦聊;积雪厚积,冰块堆积,心情也感到舒畅了。 就日稍欣南极永:就日,迎着太阳,即“迎冬”。南极,即“冬至”。“永”,长。 帝乡遥:帝乡,天上的皇宫,这里指北极星。 闭关:关上城门。 自信天心复
冬至 冬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 脚钱尽处浑闲事,原物多时却再归。 注释: 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美食来庆祝这个节日。 迎来送去:这里指的是人们为了庆祝冬至节,需要迎接宾客,送走客人。 脚钱尽处:这里指的是花费在买食物上的钱财已经用完了。 原物多时:这里的“原物”指的是原本的、未被消耗过的食物。而“多时”则是指时间很长。 却再归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可以推断是南宋诗人。诗名取自冬至这一节气,这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也是阳气开始上升、阴气开始下降的转折点。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冷笑书云上鲁台,乖祥俱向眼中猜。 注释:嘲笑着书写的诗句,像是在云端的鲁台上。阴阳变化,吉祥与不祥都在人们的眼神里猜测。 2. 阴逢剥处自阳复,否到极时须泰来。 注释:当阴气遇到剥落之处就会恢复其阳刚之气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首两句:“寒事欲无几,春归方有期”,意思是“冬天的寒冷日子快要过去了,春天就要来到了。“寒事”指冬天的严寒天气,“嘉辰”指美好的时光、吉日。“欲”即“将近”。这两句是写冬尽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 第三句:“嘉辰正须醉,爱日为君迟”
【注释】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2月21日或22日。 寻常事:平常的事务。 世故惊心:世事变化多端,令人感到惊讶和不安。 一岁休祥在云气:一年的好运似乎都藏在云彩里。 今朝云气果如何:今天云气的状况究竟怎么样? 【赏析】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冬至节。这首诗通过描绘冬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时光流转寻常事”,以“时光流转”开头
冬至 冬至日,天气转寒。 穷冬乃常燠,庭础上云气。 索居共谁语,煮药作冬至。 客来寄枯棋,客去玩奇字。 是中即了我,自得在不智。 偷生轻日月,长短亦何计。 惟应开辟事,颇得大易意。 门前鸣驺急,窗外飞雨细。 云物吾不知,晓钟一觉睡。 注释: 穷冬:冬天,严寒的时节。 燠:暖和、温暖。 庭础:台阶石基座。 共:一起。 索居:独居。共谁语:和谁说话。 煮药:制药。作冬至:制作冬至的药材。 寄:赠送。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后一阳生:冬至之后,阳气开始复苏。 东君曾未睹:东方的太阳尚未露出。 百草总不知:各种花草树木都还处于休眠状态。 梅花先漏泄:梅花率先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钟声出远林:远处的山林中传来了悠扬的钟声。 雁阵横残月:大雁排成人字形在天空中飞翔,月光洒落在它们身上。 更拟问如何:我不禁想问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弄巧翻成拙
冬至 天时人事不难量,消尽群阴又一阳。 千里家山凭梦到,数茎白发为愁长。 老来度日惟经卷,病后关心只药方。 六十之年今过五,不须苦死问行藏。 注释及赏析 第一句:天时人事不难量,消尽群阴又一阳。 - 注释: 天气和人世间的事情都很容易测量,就像阴气消散后阳气重新升起一样。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冬至节气的天象变化,即从寒冷转为温暖,自然界的阴阳交替现象与人的生命周期相似
冬至 小时逢冬至,夜半叩邻里。 及今老无事,却呼童稚起。 坐深朋友敬,甚矣吾衰矣。 笄女将及人,吾衰固其理。 行年四十二,始有此儿子。 未知贤与愚,怀抱差可喜。 严冬霁霜雪,风日稍清美。 一醉忘其家,颓然枕棐几。 注释: 1.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2. 小时:小时候,年轻时。3. 夜半:半夜时分。4. 叩邻里:敲击邻居的门,表示关心邻里。5. 及今老无事:现在老了
【注释】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阳复斗迎新:阳气回升,北斗七星开始转回,迎接新的一年。我独无家叹此身:我独自一个人没有家可归而感叹自己的身世。儿女一从埋没后:子女一旦被埋没后就没有消息了。眼中骨肉是何人:眼前所见的亲人,是谁? 赏析:这是一首悼念亡女的诗。诗人在冬至之际,怀念女儿,感慨自己孤零一人,无人照顾。他想到儿女一旦被埋没后就再没有消息了,心中不禁悲痛万分
以下是对《冬至》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原文: 有约佳人殊未来,地炉孤坐画寒灰。 今年物色得春早,一夜梅花如雪开。 阅世徘徊九节杖,凌风缥缈百层台。 江南若个山中树,几许阴晴生绿苔。 译文: 我与约好的佳人却迟迟未来,独自在地炉旁坐着,看着冷灰。 今年的春天来得很早,一夜之间,梅花如同雪花一般开放。 我漫无目的地行走于世间,手中握着九节拐杖。 我在高高的台阶上眺望远方的山峦
冬至 客人的床榻上没有睡着,倾听着潜雷声,珍重那初阳夜半回。 天地不曾有生意息灭,冰霜也难以忍耐鬓发被催白。 春日添增了哀愁的红线谁能补?到了岁末心如丹色自动变成灰。 料想家中长辈强健无恙,早些看看消息报窗梅花开。 注释: 1. 客床无寐听潜雷:指在客人的床上睡不着觉,听到外面的潜雷声。 2. 珍重初阳夜半回:珍惜那初升的太阳在夜半时分再次升起的情景。 3. 天地未尝生意息灭
诗句释义: 1. 冬至(冬至节) 2. 哦诗野水滨 3. 乍晴天气最宜人(天气晴朗时,感觉特别舒适) 4. 檐前白日不觉晚 5. 山下寒梅俱放春(冬天的寒梅在春天开放) 6. 远客盘餐还偶共(远方来的客人偶尔聚在一起吃饭) 7. 故园风俗自须亲(必须亲自体验故乡的风俗) 8. 病来又见阳回节 9. 鸣玉何由拜紫宸(如何有机会向皇帝进献美玉) 译文: 冬至到了,我坐在野外的水边吟咏诗歌
诗句释义 - 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北半球的冬季正式开始。 - 小至燕关眺望深:这里的“小至”指的是冬至,而“燕关”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或象征性的关口。眺望深意味着深远地观察或思考。 - 吐云山谷气阴阴:吐云山谷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气阴阴可能意味着天气阴沉,但也可能表示诗人心情的复杂性或某种压抑的氛围。 - 异乡盏酒谁相醉:异乡指非自己家乡的地方
杜甫《冬至》译文: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注解与赏析: 1. 年年至日长为客:“年年到日长”,指的是冬至这一节气,每年这个时候,白昼最长,夜晚最短,意味着时间的延长。这里的“长为客”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四处流浪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冬至这个时间节点
冬至是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地表接收到的阳光也最少。冬至之后,随着地球逐渐绕太阳公转,北半球的白昼会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冬至日至日初长,久客客怀怀故乡。 - 注释:冬至这天,日照时间开始增长,意味着冬天的来临。对于久居异地的人来说
【注释】: 朝来喜色动钟山,云气从龙杳霭间。宫扇影摇春仗下,佩环声散早朝还。书祥谩有三千牍,献颂长违咫尺颜。已拟阴河同结社,遍题新句老江关。 【赏析】: 冬至(节令):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气。 朝来喜色动钟山,云气从龙杳霭间。 —— 朝来喜色动钟山,意思是说早晨到来时,天空中出现了喜色。云气从龙杳霭间,意思是说云气缭绕在龙的身上。 宫扇影摇春仗下,佩环声散早朝还。 ——
冬至 黄钟律转日南至,缇室灰浮阳气潜。 苑外窥梅才的的,河边觅草未纤纤。 楼台消雪皆迎暖,云物呈祥不待占。 闻道南郊恭代毕,定将昭事答威严。 译文: 黄钟律转日南至,缇室灰浮阳气潜。 在花园外观察梅花,发现它刚刚绽放出娇嫩的花蕾;在河边寻找草本植物,还未发现那些纤细如丝的绿草。 楼台消雪皆迎暖,云物呈祥不待占。 看到楼台上的积雪都融化了,阳光明媚,万物都呈现出吉祥的景象
冬至 天统书周朔,云祥纪鲁台。 阳来第一日,山下发孤梅。 与客尝杯醑,无人候管灰。 南窗晴色丽,斋戒卷还开。 注释: 1. 天统书周朔:指的是冬至这一天,按照天统年历(古代历法名)推算是周朝的开始。 2. 云祥纪鲁台:指在冬至这一天,天空中出现了吉祥的景象,如同记录了鲁国(古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台城的祥瑞。 3. 阳来第一日: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太阳直射地球北半球
注释: 葭:芦苇。 六管:六律,乐器中的一种,古代用于校正音调的工具。浮灰:指炉中的灰烬。 先春:早春。气:指阳气。 知长:知道生长。皇王:皇帝。万福:吉祥。自天来:自然降临。 云中阙:指宫中的宫殿。环佩珊珊:形容佩玉叮当作响的声音。月下台:指宫廷的台阶。 何幸:有幸。小臣:地位低微的臣子。逢盛事:遇到盛大的事情。陪班:陪侍在皇上身边。进:献献。紫霞杯:皇家宴会上所用的酒杯。 赏析:
注释:冬至到了,初阳出现,但天气还比较寒冷。我身体羸弱多病,只能掩上门在屋内取暖。寂静的天地间需要探寻真源,盈虚变化自有其内在规律。这两年长夜漫漫,我只能独自悲愁感慨。一点丹心谁能了解我的悲伤,遥想周文王在幽暗困苦中,却能先天衍作后天机。 赏析:《冬至》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冬至时日之寒为起兴,借景抒情。全诗意脉贯通,首尾圆合,浑然一体。前四句写冬至日天寒地冻,诗人体弱多病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白杨、翠柏等景物,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冬至微阳斡化机”,冬至日阳气开始转弱,阴气渐强,自然界一切生机开始衰减,万物进入休眠状态;而此时天地间阴阳消长之机正悄然酝酿着。 “闭关独坐正相宜”,在冬至时节,人们往往闭门不出,静待冬去春来,正是修身养性、读书写字的好时机。 “白杨风扫经霜叶”,白杨树在寒风中摇曳,经霜打后,叶子落尽
冬至 冬至之夜难短,孤眠恨自长。 枕单寒入梦,窗破月窥床。 注释: 1. 冬至之夜难短: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八,这个时候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因此“冬至夜难短”指的是冬至这天夜晚特别长。 2. 孤眠恨自长:这里的“孤眠”指的是一个人孤独地睡觉,而“恨自长”则表达了因为孤独而感到的时间过得很慢、很漫长的感觉。 3. 枕单寒入梦:枕头上的单子被寒气渗透
《冬至》 冬至阳初动,梅梢雪未消。 年华双鬓改,羁旅一身遥。 未许甘衰朽,何须叹寂寥。 丹心逐云物,呈瑞绚晴霄。 注释: 1.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2. 葭琯:古代地名,此处指葭管关。 3. 阳初动:太阳初升,阳光开始照射大地。 4. 梅梢雪未消:梅花枝头还挂着未融化的积雪。 5. 年华双鬓改:随着岁月的增长,两鬓斑白,形容人已步入老年。 6. 羁旅一身遥:身处他乡
冬至 在客舍里逢上长至节,山中习练短诗吟。 阴阳争竞昼夜长短,日月继升沉没。 人与梅花一样老,春随竹叶渐深。 因知道沉醉后,翻动故乡心。 注释: 1.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农历年的第23天,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2. 长至节:中国古代以地支记月的一种历法,长至节即冬至之后的一个月,此时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3. 山中:指诗人隐居的地方或他所在的地方。 4. 阴阳争竞:指太阳、月亮的对立和竞争
冬至 节序催人老,干戈且未平; 一年今夜永,万感客愁生。 螃蟹他乡味,梅花故国情。 哦诗寒不寐,兀坐听鸡鸣。 注释: 【节序】指节气。 【催人老】使人感到衰老。 【干戈】指战争。 【且未平】还未平定。 【一年今夜永】一年的这个夜晚很长。 【万感客愁生】各种各样的感受和愁绪都产生了。 【他乡】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哦诗】吟诵诗词。 【寒不寐】因寒冷不能入睡。 赏析:
冬至 风吹薄日去,雪作同云高。 罢饮酬佳节,怀归赋远劳。 惨颜天照海,长焰夜穷膏。 可记经冬事,笺诗次董逃。 注释: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太阳到达黄经零度时,标志着北半球最冷的时候到来。此时阳气渐衰而阴气渐盛,所以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向小阳”的说法。 风吹薄日去,雪作同云高。 译文:寒风呼啸着把太阳吹得越来越低,大雪纷飞使得天空变得格外高远。 注释:薄日:即“暮日”,傍晚的太阳。
冬至 盆菊才添买,花佣出窖迟。 万钱梅有价,千户橘初垂。 意与时芳迕,寒教晚叶披。 适来残市后,将汝上青瓷。 【注释】 盆菊:指买来的盆景菊花。 万钱梅:形容梅花价格昂贵。 适来:正好来到。 适来残市:刚从市场上回来。 适:正好,恰好。 将汝上青瓷:把你们装进青瓷花盆中。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冬至日买盆菊,并请花工将其放入青瓷花盆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盆菊才添买”点明了诗人买盆菊的动作
【注释】 国事:国家大事。同儿戏:像小孩子一样随意地玩耍。无人:没有人。笑谈:开玩笑。今朝歌者技:今天的歌者有高超的唱功(技巧)。一辈大官惭:一代高官感到惭愧。才绝:才华出众。青衣赋:女子的歌舞词赋。情兼白杏憨:情感真挚,憨厚可爱。日闻坊院乐:每天听到坊院里的欢乐音乐。宣南:北京城北的一个区域。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京城目睹了官员们不顾国事,只图享乐,而自己才学浅薄,却还要卖弄文才和情感
注释 冬至:古代节日,在阳历12月21日或22日。 隔岁:隔年,即次年。 寻常事亦乖:平常的琐事也不合意。 覆樽难滴酒:把酒壶倒过来也难以滴上酒。 入市欲抽钗:进入市场想买钗(指妇女的首饰)。 气尽阳当复:阳气消失,阴气即将到来。 天空化许排:天上云彩可以排列成各种形状。 奈何良夜醉:在美好的夜晚却喝醉了。 犹不忘俞斋:仍然忘不了俞斋(指朋友的书房)。 赏析 这是一首写冬至节庆的古诗
【解析】 1.梅点新妆。“梅”即梅花,此处指梅花。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象征高洁、坚强不屈的品格。这里用“梅点新妆”形容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梅点新妆,意为梅花点缀着新春的妆容。 2.诗吟白雪双声谱。“诗吟”指诗歌吟诵;“白雪”指北国的雪;“双声谱”指《诗经·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关关”、“雎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都是双音节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