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
译文
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边庭院。北斗南斗,不知不觉已经横斜。
今夜十分意外,感觉初春暖意,一声清脆的虫鸣透入绿色窗纱。
介绍
这首诗记叙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二句写景,记叙星月西斜,夜深人静。诗的后二句记所闻、所感,因虫声透过窗纱传来,感到已到春暖时节。诗中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变化,又是静美的。
注解
更深:夜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
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新:初。新透:第一次透过。
赏析
顾贞观:二十有八字无可用者,其「透」一字妙甚,故言唐人村田之诗善者当此绝句。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月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更深:夜晚更深的时候,月亮更加明亮。 - 月色半人家:月光照亮了半边人家。 - 北斗阑干:北斗星挂在天边。 - 南斗斜:南斗星倾斜。 2.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今夜偏知春气暖:今夜特别感觉到春天的气息温暖。 - 虫声新透绿窗纱:春天的虫鸣声透过绿色的窗户。 注释:
【诗句释义】 1.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今夜:指今夜,表示时间是夜晚。 - 鄜州月:指月亮,鄜州为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所在地的月亮。 - 闺中:指妻子所在的闺房。 - 只独看:独自一个人看着月亮。 2.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遥怜:远远地怜惜或同情。 - 小儿女:指年轻的儿女。 - 未解忆长安:不知道为何要怀念长安(古代都城)。 3.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注释: 月夜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 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 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 赏析: 《月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一个人在月光之下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忧虑之情。 首联“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夜景图。皓月高悬,洒下柔和的月光,照亮了春天的城池;华露滴落,积聚在芬芳的草地上。这里的“华露”指的是露珠
【注释】 1. 露下凉生簟:露水打湿了竹席。簟:竹席。2. 无人月满庭:没有月光的庭院,一片漆黑。3. 难闻逆河浪:难以听到逆流的河水声。4. 徒望白榆星:只能望着白色的榆树(因为月亮高挂)。白榆树在北国常见。5. 树绕孤栖鹊:树上的鹊鸟成对地飞来飞去。6. 窗飞就暗萤:从窗户飞进来的萤火虫。7. 移时宿兰影:过了很久才在兰花的影子里睡觉。 8. 赏析
【诗句解读】 月夜 - 出户怜清影:出门看见月光,感到怜惜。 - 循除拥敝裘:沿街而行,穿着破旧的皮衣。 - 霜寒方午夜:在半夜时分,天气寒冷霜冻,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 - 月色似中秋:月亮的光辉似乎和中秋时的相似。 - 丹桂何常有:桂花虽然常开,但很少见到盛开的。 - 姮娥为我留:嫦娥(神话中的月神)似乎特意为我停留。 - 竹阴如壁画:竹子的影子就像一幅画一样。 - 更助眼前幽
【解析】 1. 第一句“平生最好月,况此秋夜阑。”中的“月”,即指月亮,是本诗的抒情主人公。第二句“况此秋夜阑”中的“秋”和“月”是全诗的线索,“秋月”在诗人的笔下,是那样美好、迷人。第三句“长风送荡漾,浩露洗团团”。长风是指秋风,荡漾形容波涛起伏的样子。浩露是指白露。这句描写了秋风拂过湖面的情景。第四句“仰头视虚空,光采如可餐。”仰望,抬头。这里用“望”字,表明诗人站在高处,俯看下面的景象
月夜 人间执热难为睡,起听松风视月明。 注释:人间忍受着酷暑的煎熬难以入睡,起床后听着松树的风声看着明亮的月光。 天净略无云一点,夜深已是鹤三更。 注释:天空清澈没有一丝云彩,夜深了已经是鹤鸣三遍的时候。 自经秋后可曾雨,才入山来如许清。 注释:自从秋天开始就没有下过雨,刚刚进入山林就如此清新。 能得几多残暑在,草根何处不蛩声。 注释:能剩下多少残留的酷暑呢,草叶的根部哪里不是蟋蟀的声音
【注释】: 月到中天,月亮高悬在天空中,云被映得明亮。 云划开,云彩在月光下变得清晰,仿佛用刀割过一般。 断桥幻出玉楼台,断桥如同画中的玉楼台。 夜深一鹤掠舟过,夜晚,一只鹤飞掠过去,掠过了船。 疑是坡仙赤壁来,我怀疑这是东坡先生赤壁游时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月夜景象。首句“月到中天云划开”描绘了月亮高悬于天际的画面,云彩在月光下变得更加明亮,宛如一幅水墨画
【解析】 本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幽。前两句写诗人深夜不寐,绕着石池吟咏,月光如银,夜色正浓。后两句写山路无风,枯叶静止,偶尔可以听到露水打在空林中的响声。 【答案】 译文: 我深夜不眠,绕着石池吟咏,皎洁的月光照得大地一片银光。 山路上没有一丝风,枯黄的树叶也静静的伫立着,偶尔听到露水打在空林中发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月夜山间景色
注释:月光照耀下,灯花闪烁着喜悦的光辉,但是鹊鸟却无法凭依。更何况在宁静的夜晚,连梦都难以做到。 月亮升上高楼的时候,整个天空仿佛都被清洗过一样,让人感到格外的清新和明亮。而我却因为离别的人而心情愁闷,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月夜思人的诗。前两句写明月之下,灯花虽美,但鹊不能凭依,诗人也难入梦乡,渲染出一种孤独清冷的气氛。后两句通过“月上楼头天似洗”这一美丽形象的描绘
月夜 月夜 雨霁风自好,秋深天未寒。 移床就阶下,看月出林端。 有酒欲共饮,无宾可同欢。 他时遇良友,此景复求难。 注释: 月夜:夜晚的月光。 雨霁风自好,秋深天未寒:雨停了,微风吹拂着,天气也不是很寒冷。 移床就阶下,看月出林端:把床移到台阶下,观赏月亮从树林中升起。 有酒欲共饮,无宾可同欢:想要喝酒一起喝,却没有客人可以一起快乐。 他时遇良友,此景复求难:将来遇到好朋友,这美景难以再次欣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月夜忆舍弟》。下面是诗句、译文和赏析: 1. 月夜 - 诗句解释:在月光下度过漫长的夜晚,独自沉思。 2. 独立夜轇轕,芦声泛遥津。 - 译文:独自站在寂静的夜晚,耳边传来远处渔船摇曳的声音。 3. 月下风起波,莽莽白龙鳞。 - 译文:月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如同白龙在水中游动。 4. 阴彩凝草木,暑气森星辰。 - 译文:阴暗的景色凝聚在草木之间
【注释】 ①小醉初醒(xiǎo zuì chū xǐng):刚喝完酒,觉得有些醉意。 ②玉壶银阙:指月宫。玉壶:比喻月亮像盛着美酒的玉壶。银阙:指月亮像天上的高台。 ③荷香:荷花的香味。 ④一叶飘然忆故乡:意思是说荷叶随风而动,好像在回忆自己的故乡。 ⑤赏析:此诗是写月夜饮酒时的情景和感受。诗人先写饮酒后醒来时看到的情景:满床清辉,月光如水;然后写到风送荷香时的心情:仿佛闻到了故乡荷花的清香
注释: 月夜:指夜晚的月亮。 江湖秋夜月纷纷,溪水吹风作簟纹:在江湖的夜晚,明月洒下斑驳的影子,溪边的风轻轻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如同编织成细密的席子上的花纹。 渔父疑如傲世者,孤舟吹笛入青云:渔夫的身影仿佛是一位超脱世俗的人,他的独木舟上响起了悠扬的笛声,仿佛直冲云霄,进入那缥缈的仙境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月夜江湖景色的诗歌。诗人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
月夜 渔笛吹清夜,芦花深处闻。 岸穷天拍水,山静月笼云。 蛩哽声声切,萤明个个分。 任渠尘外事,城市日纷纭。 译文: 夜晚,渔夫的笛声在清冷的月光下回荡,我独自坐在芦花深处聆听。 远处岸边,水面拍打着天际,而山上的月亮则笼罩着云雾。 蟋蟀的叫声在夜晚中显得更加清晰,而萤火虫的光芒也格外明亮。 让我放下尘世的烦忧,让城市里的喧嚣与繁忙不再扰乱我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夜景
月夜 清风卷云天雨霜,众星灭没月腾光。 纷纭六幕含苍苍,莹如冰壶察毫芒。 太虚真人河汉旁,攀援桂枝曳霓裳。 紫贝为阙白玉堂,珠筵瑶席罗羽觞。 倚风微吟声抑扬,揖我起游谓我臧。 左骖蛟螭左凤凰,倏忽万里天路长。 尘埃下土殊茫茫,乐如何其乐未央。 注释: 1. 清风卷云天雨霜,众星灭没月腾光:清风席卷云层,天空如同被涂抹成白色的霜雪,众星隐匿无踪,只有月亮的光芒在闪烁。 2. 纷纭六幕含苍苍
月夜 江南又见雁初飞,枫叶萧疏旋觉稀。 边塞戍夫天气冷,谁家月夜捣征衣。 注释: 月夜(yè yè):夜晚的月色。 江南又见雁初飞:江南地区又看见一群大雁刚刚起飞。 枫叶萧疏旋觉稀:枫树叶子稀疏了,忽然觉得有点稀少。 边塞戍夫:驻守边疆的士兵。 天气冷:天开始变冷。 谁家月夜捣征衣:哪家人家在月光下为远征的亲人缝制军装
译文 月光照耀的夜晚,前村的渔火点点。秋夜的砧声在寂静中更显凄凉。山中的烟雾渐渐散去,归巢的鸟儿静静停歇。水面上泛起的波纹随着月亮而动。烛光微弱,催促诗人尽快挥毫;酒杯空着,无奈客人只能独酌。抱着愁绪难以入眠,林影映照在半床之上。 注释 1. 月夜:夜晚,月光下的景色或情景。 2. 渔火前村近:渔火指的是渔船上的灯火,前村指的是村庄的前面,所以“渔火前村近”可以理解为在夜晚的时候
月夜 秋立雨新霁,气清云自消。地空银海阔,天净玉丸跳。 把砚承明露,扶儿看碧霄。病禁凄冷得,不惜到明朝。 注释: 1. 秋立雨新霁:秋天的晚上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晴朗了。秋立,即秋天的夜晚。 2. 气清云自消:空气清新,云朵自然散去。 3. 地空银海阔:大地空旷如海洋一样辽阔。 4. 天净玉丸跳:天空清澈如同一颗巨大的玉石在跳动。 5. 把砚承明露:拿着砚台承接早晨的露水。 6. 扶儿看碧霄
月夜 振厉山风作,咆哮涧水喧。 不堪蛙取闹,更奈鸭能言。 译文 在月光下,山风吹过树叶发出声响,涧水奔腾着发出喧哗声。蛙鸣让人心烦意乱,鸭子的鸣叫让人难以入眠。 译文 虽然月亮很好,但云彩却漂浮在空中,显得杂乱无章。我年老体衰,无法入睡,只好戒酒停止品尝美酒了。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月夜下的所见所感。首联写夜晚的景象,风和水的声音都十分清晰。颔联写蛙鸣让人心烦,鸭子的叫声让人难以入眠
【注释】 万片白云:指无数白云。岫(xiù):山穴。 清气:指天地间的清新之气。 樵夫:打柴人,泛指平民百姓。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绝。 首句写月夜之景。“万片”二字,极言云之多,云之密。云归岫后,月到天时,一片皎洁的月光普照大地。这两句写出了一幅明月当空、群云敛影的幽美图景。 颔联是第二层意思。诗人由上一层的美景生发联想,把天上的明月人格化了。明月本无心,却有意无意地照耀人间
月夜 中宵月娟娟,睡起得孤快。 树影在流水,天地有真态。 洒然心镜空,如或饮沆瀣。 妙趣苟得之,着意成蒂芥。 翻译: 月夜 深夜的月光明亮而柔和,醒来时心情格外舒畅。 树影倒映在流动的水面上,展现出大自然的真实面貌。 心灵像镜子一样清澈透明,仿佛可以饮到甘甜的沆瀣露。 只要能找到趣味和灵感,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能成为心中的珍爱。 注释: 1. 中宵月娟娟:深夜的月光明亮而柔和。 2. 睡起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月夜的诗,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月夜 月挂中天照大地,银辉洒落静无声。 月光如水洒人间,清辉照亮万物生。 明月高悬映江面,水面波光粼粼闪。 皎洁月光映江水,宛如仙境美如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月夜景象。首句“月挂中天照大地”,描绘了明亮的月亮高悬在天空中,为大地带来一片光明。第二句“银辉洒落静无声”,进一步描绘了月光如同银色的液体,洒落在大地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主要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同时要注意从思想、艺术等角度进行综合解读。 “月夜”是全篇的诗眼,“月夜”是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怀。“昨夜因看月,清光动旅思”,首二句交代了写这首诗的时间——昨夜,地点——月下,人物——自己。这两句中,“因看月”写出了诗人在夜晚观赏月亮的原因
【注释】 月夜:诗人借景抒情,抒发自己与友人共饮的豪情。紫檀槽:即檀木制成的酒具,用以盛酒。浊醪:浊酒。凉天:清凉的天气。得月:欣赏月色。持螯(áo):古人以蟹螯为美食。彭蠡:鄱阳湖的别称。匡庐:庐山的别称。竹林潇洒地:指在竹林中饮酒。应有醉山涛:指饮酒后如同醉卧山间的波涛声。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是作者对友人送行时所赠诗的酬答。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夜景图。“月夜”二字总领全篇
诗句解释 月夜 “月夜”指的是夜晚月光照耀的场景。 长怀七月望 这里的"七月望"通常指的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日,这一天被称为中元节或鬼节。古人认为这一天是祭祀祖先和鬼神的时候。"长怀"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天深深的怀念或期待。 赤壁有人游 “赤壁”通常是指中国湖北省赤壁市附近的长江边,这里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的地方。这里有人游指的是有人在赤壁附近游玩。 此夜复明月
月夜赏析 《月夜》诗歌解析与鉴赏 1. 原文与译文对照 - 诗句解读 - 译文逐句详解 2. 诗人背景与历史地位 - 诗人生平简介 - 历史影响与评价 3. 诗中意象解析 - 秋雨象征意义 - 波涛声描绘效果 4. 情感表达与艺术手法 - 细腻情感描写 - 艺术风格与特点 5. 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 古代诗歌文化传承 - 现代生活启示作用 6. 语言特色与韵律美 - 词汇选择与运用 -
月夜 月色如洗,月光皎洁,清冷照人。夜色幽深,行人稀少。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月亮的光辉,仿佛月光永不冻结。月光下,夜色更显得幽静。 诗人在旅途中,夜晚的月光格外明亮,他感到十分惬意。然而,他心中又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他在梦中回到了家乡,那是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地方。 诗人很快就登上了过客的船,继续他的旅程。尽管旅途中的风景很美,但他却感到有些疲惫。他感到老病的身体需要休息,不能太过劳累。 赏析
月夜 莺花三月出燕关,千里家乡几日还。 今夜月明天似水,梦魂先到武夷山。 注释: 莺花三月:泛指春天的景物。 燕关:地名,今为河北省怀来县境内。 千里家乡:指故乡在数千里之外。 还:归来。 今天似水:形容月光明亮如水。 梦魂:梦中的魂魄。 赏析: 《月夜》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通过对明月、家乡、梦境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愁。 首句“莺花三月出燕关”
【解析】 此诗是诗人于长安应试时所作。“月夜”是诗题,写景为主,寓情于景。前两句写景,后六句抒情。首联“三径陶潜宅”,点出作者的出处,表明自己有退隐之心。颔联“重湖范蠡舟”,用范蠡乘船泛舟的故事来比喻自己辞官归田,与世无争。颈联“远树藏鹊”,写月夜中的自然景色。尾联“秦川贵公子”和“此夕强登楼”写出了诗人的无奈与辛酸。 【答案】 月夜(月夜独登楼) 三径陶潜宅,重湖范蠡舟。 一轮初满夜
月夜 斋中人去夜,松际月来天。 自击罗浮磬,高歌招隐篇。 轩窗残雪在,河汉数星悬。 鹤梦呼不起,吾心谁为传。 注释: - 月夜:夜晚的月光下。 - 斋中人去夜:斋房中的人已经离去,只剩下我一个人。 - 松际月来天:月亮从松树的缝隙间照射进来,照亮了天空。 - 自击罗浮磬:我敲击罗浮石制的磬,发出清脆的声音。 - 高歌招隐篇:高声歌唱着隐居的诗句。 - 轩窗残雪在
释义: 明亮的月光映照着夜空,清冷的光华倒映在溪水中。 一个山人抱着琴来,坐在溪边,久久地凝望远方。 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为题,描绘了一幅静谧、优美的夜景图。首句“明月吐夜光”,用“吐”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月光洒满天空,照亮大地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接着“寒影在溪水”,以“寒影”二字形容月光的清冷,将月光与溪水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静谧的画面。 颔联“山人抱琴来,坐久秋云起”
注释: 月夜 默坐百感集,高城初漏过。 起行明月底,静看落叶多。 候虫啼砌石,凉蛤沸池波。 怀抱无由写,其如此夜何。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景的诗。诗人坐在月夜里,心中充满了各种情感,这些情感如同潮水一般涌来。他抬头看着高高的城墙,听到了初漏的声音。然后他起身走到明亮的月光下,静静地看着地上的落叶。 候虫在石头上鸣叫,凉蛤在池塘里沸腾。诗人无法将这些景象写入诗中,只能感叹这个夜晚是如此的美丽
注释 月夜:指诗人夜晚在月光下独处时的心情。 凉月清襟抱,闲吟气正和。 凉月:指明亮的月光。清襟:指胸怀清明,心志高洁。抱:怀抱,胸怀。闲吟:闲暇时的吟诵。气正和:指心境平和,与世无争。 熟思刚暴性,旦昼梏亡多。 熟思:深思熟虑。刚暴性:指性情刚直暴躁。梏(gù):束缚,桎梏。亡(wú):失去,丢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月色如水、清风徐来的夜晚,独自吟诵诗句,抒发内心的所感所想
释义: 月色秋边白,人心夜半平。 一尘元不滓,高枕玩虚明。 注释: 1. 秋边白 - 秋天的月亮,颜色偏白。 2. 夜半 - 半夜时分。 3. 一尘元不滓 - 一点灰尘都不沾染。 4. 此句意为,即使有尘埃,也不会沾染到心上,形容心境清静。 5. 高枕 - 指高枕无忧,安心地睡觉。 6. 玩虚明 - 玩赏虚无的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第一句"月色秋边白"
注释:在这宁静的月夜,月光皎洁如秋水澄澈,万物都显得清幽肃穆。 如何才能得到这样纯净的心灵呢?我想将天地间的道理都理解透彻,让它无所不在。 赏析:诗人以静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清新、淡雅的月夜图。诗中“良夜”、“澄秋”等词语,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万”和“万象”,则表现了宇宙的广大无边。然而,诗人更关注的是人类心灵的美好品质——“人心”。他渴望拥有一颗纯净无瑕、光明磊落的心,能像大自然一样
注释: 月夜 云尽天心月正圆,可人清景属南轩。 满怀今古那能寐,缓拭枯桐理舜弦。 译文: 月夜 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消失,月亮正圆如盘。这迷人的清景属于南轩。 我满怀古今的感慨难以入睡,缓缓地擦拭着枯朽的桐木,整理着舜帝的琴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月夜景象。首句“云尽天心月正圆,可人清景属南轩”通过描绘天空中云彩消失,月亮正圆如盘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月夜 露下天气清,蟋蟀悲秋草。 独眠感良夜,散步出林表。 爽籁生遥空,明月惊宿鸟。 荒寺动钟迟,寒村息镫早。 却顾所来径,烟深人悄悄。 译文 月光洒满大地,清凉如水;蟋蟀在草丛中鸣叫,发出悲哀的声响。我独自躺在床上,感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我走出房间,漫步在树林的边缘。远处传来阵阵风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树枝上的鸟儿,它们被惊扰得飞起。一座荒凉的寺庙里传来钟声
《月夜》译文 唐代诗歌赏析与创作背景 1. 诗句解析 - 皓魄挂檐端:形容月亮明亮,高悬在屋檐上。 - 虚室忽生白:空无一人的房间突然变得洁白如雪。 - 案头罗积卷: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和卷轴。 2. 翻译对照 - 皓魄挂檐端:明亮的月光高挂在屋檐上。 - 虚室忽生白:空荡荡的房间里忽然一片洁白。 3. 诗意赏析 - 明月照人心: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他感到温暖和安慰。 - 读书思故人
月夜 青山有白云,青天有明月。 月明天更青,云行山欲活。 主人好园林,良夜爱清绝。 临风作遥望,如怀远离别。 注释: - 青山有白云:青山上有白云缭绕。 - 青天有明月:青天上有明亮的月亮。 - 月明天更青:月亮在天空中显得更加明亮。 - 云行山欲活:云彩在山间流动,仿佛给山带来了活力。 - 主人好园林:主人喜欢自己的园林。 - 良夜爱清绝:美好的夜晚让人感到清新而宁静。 - 临风作遥望
【注释】 月夜:即中秋之夜,以月亮为题的诗。 小院:庭院幽静之处。 沈沈:沉沉,深沉的样子。 幽人:隐士,指作者自己。 弄:弹奏。 素琴:用白竹制的琴。 多病:久病。 减:减少;消损。 愁到暮天深:愁绪随着夜色加深。 谁家:何处? 捣衣砧(zhēn):捣衣时用的石器。 怕他双鬓影,一夜被霜侵:担心那两鬓因秋霜而变白。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中秋佳节,作者独自一人独坐于寂静的小院中
月夜 横笛高楼夜已阑,满襟风露过长干。 碧城十二清于水,只恐嫦娥不耐寒。 注释: 横笛:指横吹的笛子。高楼:高楼之上,即楼上。阑:尽。过长干:经过长干桥,长干桥是苏州古城的一座古桥。 碧城十二清于水:指苏州城的城楼,有十二座,像水中的月亮一样明亮、清澈。清于水:像水中的月亮。 只恐:唯恐。嫦娥:即月宫里的嫦娥仙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苏州夜景的诗。首句“横笛高楼夜已阑”,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
月夜 步屟花间未欲眠,草堂月上正新妍。 十分幽寂难为夜,一味孤清自在圆。 译文及注释: 1. 月光下独自散步,不想入睡,在花丛中徘徊未眠。 2. 月亮高悬在草堂之上,明亮而新颖。 3. 夜晚的寂静难以忍受,但孤独的我依然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抒发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首句“月夜”直接点明了主题
【注释】 夜静:深夜,寂静无声。倚阑干:站在栏杆边。柝(tuò):古代夜间巡更打更的梆子声。团圞月:指月亮。团圞:圆而光秃的样子。 【译文】 夜晚我独自一人静静地倚在栏杆上,听远处传来的梆子声一直没有停息。举头望远人,害怕看到圆而光秃的月亮。 【赏析】 “夜静倚阑干,声声柝未歇”,这两句描绘了深夜中诗人凭栏而立,听到远处传来的梆子敲打声没有停止的情景。这里的“夜静”与“声声柝未歇”相结合
月夜 月照窗前夜转明,闺中静听已三更。 瑶台应更凉如水,花影移阶辨未清。 译文: 月光照射在窗户前夜晚变得更加明亮,我独自坐在闺房中倾听着已经过了很久。 瑶台应该更加凉爽如同水一般,花的影子在台阶上移动分辨不清。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赏析: 《月夜》是一首充满深情的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句释义】 1. 月光洒在屋帘上,空楼里明月高挂。 2. 林荫小亭中,夜幕笼罩,星光闪烁。 3. 雁阵飞过烟郊,空旷辽阔。 4. 虫鸣声中,露草凄凉。 5. 我心凄凉,锦帐未收。 【译文】 月色映照在窗帘上,空空的楼阁里,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树林中的亭子在夜晚显得格外宁静,高高的天空中,星星闪烁着光芒。大雁掠过遥远的天际,广阔的田野上空,虫鸣声此起彼伏。露水覆盖着草地
月夜 永夜不成寐,微凉生小楼。 云消沧海霁,天接故园秋。 群动杳难息,清光静不流。 袁宏有高咏,倾赏感邻舟。 注释: 永夜不成寐:整夜无法入睡,形容失眠。 微凉生小楼:夜晚的微风带来一丝凉爽。 云消沧海霁:天空中云彩消散,大海变得清晰。 天接故园秋:天空与故乡的秋天相连。 群动杳难息:各种动物都在安静地休息或活动。 清光静不流:月光清澈明亮,静静地洒在大地。 袁宏有高咏:有人赞美袁宏的诗歌。
月夜 郁郁庭松影,楼头明月悬。 渐离东壁角,已到北堂前。 冷逼虫声急,寒惊雁阵连。 疏星垂露里,一片有情天。 【注释】 1. 郁郁庭松影:庭院中郁郁葱葱的松树在月色下显得格外苍劲、幽深。 2. 楼头明月悬:月亮挂在高楼的楼头,如一轮明镜般明亮、清澈。 3. 渐离东壁角,已到北堂前:月亮从东边的墙角开始升起,逐渐升高,直至到达北堂前的位置。 4. 冷逼虫声急:月光寒冷而明亮
注释: 月夜:夜晚的月光下。梧桐庭院凤凰枝,六尺湘帘踠地垂:在梧桐庭院里,有凤凰般的树,高六尺。湘帘(一种帘子)下垂如翼。 长记绮窗相对语,二三更后夜凉时:记得以前常在华丽的窗户旁边交谈,深夜二三点钟以后,夜很凉。 赏析: 这首《月夜》是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月光洒满庭院,梧桐树旁生长着凤凰般高大的树木,湘帘垂下,仿佛鸟儿展翅欲飞
【注释】 1. 日落碧天暝:太阳落山,天色昏暗。 2. 深树栖鸦集:树上的乌鸦成群栖息。 3. 开轩纳夜凉:推开窗户,享受夜晚的凉爽。 4. 秋虫一何急:秋天的蟋蟀叫声怎么那么急促呢? 5. 幽庭散花影:月光下庭院里花影摇曳。 6. 月色皎如日:皎洁的月光就像明亮的太阳。 7. 夜静竹风清:夜幕降临,竹林中的风声格外清晰。 8. 流萤飞复息:飞舞的萤火虫又停下来。 【解析与赏析】
【注释】 月夜:一晚上,夜晚。 昏霭(yǎn ǎi):指天色昏暗。 渺然:形容深远。 吟思生:吟咏的思绪涌了出来。 团:环绕。 层城:多层的高墙。 古月:月亮已圆。 幽悰(qíng róng):深沉的情感。 斗参横:北斗七星横挂天中。古人常以北斗星来象征时间,“斗”指北斗星,“参”指参星。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月下的所见所思。首句“月夜”二字,总摄全诗,以下四句是写景,五、六句写情
月夜 人静月轮高,月高人意消。 人邀月共语,人月两无聊。 注释: - 月夜:在夜晚的月光下。 - 人静:人非常安静,没有其他噪音干扰。 - 月轮高:月亮升得很高,明亮而清晰。 - 人意消:人的兴致、心情低落了,没有了往日的热情。 - 人邀月共语:有人在邀请月亮一起说话。 - 人月两无聊:人与月亮都感到无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
【注释】 月夜:指在月光下欣赏美景。天高:形容天空很高,月光亮朗。秋月明:秋天的月亮格外明亮。澄潭:清澈见底的池塘。皎洁:洁白明亮。山静:山峰静静地矗立着,没有人迹,显得幽静。此景唯自悦:只有自己欣赏这种景色而感到高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月夜山水画面。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明月、清澈见底的池塘和静静矗立的山峰,表现了自己对这种景色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
月夜 高楼明月满,凉意暗侵衣。 水带蛙声乱,风传清磬微。 片云沉远碧,皓露湛空辉。 此景人谁悟,林闲鸟欲飞。 注释: - 高楼(高耸的建筑物):形容月亮在夜空中显得特别明亮,照亮了周围的环境。 - 明月满:形容月亮圆得很,把整个天空都照亮了。 - 凉意(冷的感觉):形容夜晚的气温很低,让人感到凉爽。 - 暗侵衣:月光透过树叶照在身上,使人感觉凉爽。 - 水带(水声):形容青蛙的叫声
【注释】 月夜:指初冬的夜晚。 乍霁(jiè):刚刚晴朗。 出:从。 明收:即“明朝”。一旬:十日,十天。一旬雨,即十日间所降之雨。 清酿:犹言酝酿。霜:指秋霜。 入竹禽惊梦:指秋风入竹,吹动了鸟儿的羽毛,它们惊醒了梦中的自己。 侵莎蛰闭房:指秋寒入侵,使草木枯萎,蛰伏的动物开始冬眠,昆虫躲藏在草中。 今年:指今年秋季。馀(yú):同“余”,多。两度:二回。流光:指时光易逝。 【赏析】
月夜 纤月亭亭履迹新,九霄风露在流尘。 独看楼阁还明灭,初有江湖属隐沦。 覆水年华灯下泪,改弦琴瑟镜中人。 闲情自爱机丝夜,惆怅墙梅报早春。 注释: 1. 纤月:形容月亮明亮而细小。 2. 亭亭:形容月亮姿态高洁。 3. 履迹(lǚ jí):行走留下的脚印。 4.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 5. 风露:指月光和露珠。 6. 流尘:飘动的尘土。 7. 独看:独自欣赏。 8. 楼阁:指建筑物。 9.
月夜 片月溪山上,初偕妇孺看。 苑墙笼密叶,河汉有微湍。 感旧兰桡去,飞愁玉笛残。 翻怜乌鹊返,为觅一枝安。 注释: - 月夜:即月夜诗,以月为题材的诗歌总称。 - 片月:指月亮只有一小部分可见。溪山:指山中的小溪。 - 初:刚刚。偕:一起。妇孺:指妇女和孩子。看:欣赏、观赏。 - 苑墙:皇家园林的围墙。笼:笼罩。 - 微湍:轻微的流水声。 - 感旧:回忆过去。兰桡:用木兰花装饰的船桨。 -
注释: 1. 柳梢月:指月亮倒影在柳树的梢头。 2. 居士: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这里指诗人自己。 3. 砌虫秋自满:指蟋蟀在秋天里鸣叫得很欢快,好像充满了满足感。 4. 园鹊夜相猜:指喜鹊在晚上相互猜测对方的动静,好像在玩猜谜游戏。 5. 闲坐成滋味:形容诗人悠闲自在地坐着,感到一种特别的滋味。 6. 残编:指已经读过的书,这里指诗人手中拿着的书。 7. 遥怜照烽燧:指诗人遥望远方的烽火台
诗句释义与赏析:月夜 - 万末烛毫发,炯影畏难逃。 - 注释: 无数蜡烛的光辉,光芒微小如毫发,其影子难以逃避。 - 赏析: 通过描绘无数烛光的细节,表达了夜晚的明亮和寂静。"万末"强调了数量之多,"炯影"形容烛火的光芒明亮而清晰,"畏难逃"则表达了即使有这么多的光也无法完全照亮黑暗,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未知的氛围。 - 枝上乌惊宿,人间吾息劳。 - 注释: 鸟儿在树枝上栖息
注释:月色明亮,狗在村子周围叫个不停,好像在逼迫我离开这个荒村。鹤的叫声惊起了我的梦魂,让我惊醒。多年来一直身陷豺狼虎豹之地,才知道高枕无忧就是上天的恩典。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夜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月明犬吠逼荒村”,写月色皎洁,犬吠声不断传来,仿佛是逼得荒村无处可躲;次句“鹤唳风声警梦魂”,则通过鹤的鸣叫声将作者从梦中唤醒,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第三句“频岁置身豺虎窟”
月夜 入夜双扉静,秋声远到门。 星流天亦动,云涌月疑奔。 独酌亲花影,微吟伴竹轩。 村深更漏寂,虫语匝墙根。 注释: - 入夜双扉静:夜晚降临,双扇门也显得寂静无声。 - 秋声远到门:秋天的声音远远地传来,仿佛已经到达了门前。 - 星流天亦动:星星在天空中闪烁,好像也在移动。 - 云涌月疑奔:云层涌动,月亮似乎在奔跑。 - 独酌亲花影,微吟伴竹轩:独自一人饮酒,欣赏着花影;轻轻吟唱
【注释】 月夜:夜晚。一庭空,一片空旷的庭院。凉生夜不同,凉意袭来,使这个寂静的夜晚显得不同寻常。树转月悤悤,树叶在风中旋转,月光映照其中,显得朦胧而幽静。影到三更后,月亮的影子投到了院子的角落,直到深夜才消失。鳌潜万籁中,鳌鱼在万物的声音中悄然潜藏,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声的世界。怪来清到骨,奇怪啊,这清凉的感觉竟深入骨髓,让人感觉清爽无比。积水浸吾躬,积水浸泡着我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