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本无我,未曾嫌世人。
如今到城市,弥觉此心真。
寓言
介绍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深刻的寓意和哲理。这种文学形式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逐渐发展为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体裁。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通过这些形象传达作者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伊索寓言》是世界最早的寓言集之一,它由古希腊作家伊索所著。这部作品包含了许多简短而富含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如《狼来了》、《狐狸与葡萄》等。这些故事通常以动物或拟人化的形象作为主角,它们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对比,传达了诸如欺骗、贪婪、勇敢、智慧等主题。《伊索寓言》不仅在古希腊广泛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著名的寓言集如《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以及阿拉伯寓言《阿拉伯人和他的骆驼》同样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哲思。例如,《克雷洛夫寓言》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著称,通过一系列短小精悍的故事,反映了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真理和价值观念,如勤奋工作、诚实守信等。
《列那狐的故事》则是一部充满幽默和讽刺的作品,其中列那狐这个狡猾的角色成为了机智和狡诈的象征。通过讲述列那狐的各种计谋和冒险经历,寓言传达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
阿拉伯寓言《阿拉伯人和他的骆驼》则通过一个简单却富有深意的骆驼故事,向读者展示了忠诚、勇气和牺牲等价值观。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西方乃至整个人类的寓言传统,而且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灵感来源。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仅仅是简单的故事情节,而是蕴含着深刻哲理和道德教训的载体。通过这些故事,作者能够启发人们思考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从而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
【注释】 寓言:指用假托的故事或隐晦的比喻来说明道理或教训。吾道:我的学说。本无我:本来没有我自己,即“无我”。未曾嫌世人:不曾嫌弃世上的人。弥觉:愈加觉得。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以自我否定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鄙弃和追求真我的执着。 首句“吾道本无我”,是说作者的学说本来就没有自己,没有个人功利之心。这里“吾”指作者自称,“道”指作者的学说,“无我”表示超脱,不执著于个人名利。
人生百年我过半,天生才定不可换。 东海钓鳌鳌不食,南山坐石石欲烂。 诗句解释: 1. 人生百年我过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认为人的一生十分短暂,只有几十年或百来年的时间,强调了生命的短暂性和宝贵性。 2. 天生才定不可换: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对于才能的看法,认为天赋的才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或交换得到。它体现了诗人对才华和个性的独特看法。 3. 东海钓鳌鳌不食
注释: 寓言:以寓言形式表达。暖风迟日柳初含,形容春天的景色,暖风和煦的阳光下新长出的柳叶开始萌发,显得生机勃勃。顾影看身又自惭,形容诗人看到自己的身影和身体,感到有些羞愧不安。何事明朝独惆怅,问自己为什么在早晨的时候独自感到惆怅,可能是想起了什么或者有什么心事。杏花时节在江南,杏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江南春意盎然的时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南方春天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寓言 三千宫女露蛾眉,笑煮黄金日月迟。 麟凤隔云攀不及,空山惆怅夕阳时。 译文: 三千名宫女在月光下露出眉毛,她们欢笑着将黄金般的日子煮熟。 麒麟和凤凰隔着云雾难以攀达,只留下空山在夕阳时分显得凄凉。 注释: 1. 三千宫女露蛾眉:形容宫女们美丽如画,如同三千个蛾子在月光下展翅高飞。 2. 笑煮黄金日月迟:形容时间过得很慢,仿佛金子一样珍贵。 3. 麟凤隔云攀不及
【注释】 谁言碧山曲:是谁说碧山的曲子,是那样的幽雅? 不废青松直:青松挺拔直指,又何尝因世俗而改变其本性呢? 谁言浊水泥:是谁说浊泥是那样的污秽不堪? 不污明月色:明月本身清澈无暇,又何尝因浊泥而变色呢? 我有松月心:我拥有像松和月亮一样清纯、坚贞的心性。 俗骋风霜力:世间的名利地位,如同狂风暴雨,使我疲于奔命。 贞明既如此:既然我具有如松和月般的高洁品质,又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我前进的脚步?
【注释】 寓言:指诗的本意,这里指官场中人的升迁之路。 黄金日日销还铸:比喻官职的升降就像熔化和铸造金银一样,天天发生。 仙桂年年折又生:比喻官运亨通,年年升迁。 兔走乌飞: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未息:不停息。 路尘终见泰山平:比喻经过艰难坎坷,最终能够达到目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借物喻人,以金、木为喻,写自己仕途上的升迁,抒发了作者对仕途生涯中升迁的向往之情。
【注释】 寓言:指代一种寓意。双成: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 【译文】 红桃花开,处处春天景色迷人;家家门前月色皎洁,柳树婆娑起舞。楼上女子梳妆打扮,等候夜深人静之时;闺中女子独自坐着,含情脉脉地思念着心上的人。月光下,荷花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地嬉戏;天边传来黄莺的鸣叫声。人生如梦,喜怒哀乐都像一场大梦,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景抒情相结合。诗人以“春”为引,以“桃”
寓言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 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 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 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诗句释义与译文: 《寓言·流年五十前》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 注释: 1. 流年五十前 - 指的是一个人从二十岁到五十岁的时间段。 2. 朝朝倚少年 - 每天都是青春的岁月,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3. 流年五十后 - 从五十岁开始
【注释】 秋树:秋天的树木,比喻年老的人或事物。 暖:温暖,指阳光充足。 凋:枯萎、死亡。 尚:仍然,依旧。 摇动:摆动。 青枝:绿叶。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通过写秋树与松桂的不同,来表达作者对人生不同阶段的看法,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句"秋树却逢暖",诗人以秋树为象,写出了它面对阳光充足的情况,依然能够保持生命力的状态,暗示人也应该像这秋树一样,即使在困境或者恶劣的环境中
【注释】 1. 寓言:这里指代诗的主旨。 2. 造化:自然,造物主。 3. 山川:大地山川。 4. 精华:精华之物。 5. 地底:地下。 6. 珠玉:珍珠和宝玉。 7. 侯门:贵族门第。 8. 骄奢:骄横奢侈。 9. 祸乱根:祸乱的根源。 10. 亡家与亡国:毁灭家庭、国家。 11. 云此更何言:如此又说什么呢? 【译文】 造化自然之力又能保什么?大地山河都像被凿开一般翻转。
寓言 为儒逢世乱,吾道欲何之。 学剑已应晚,归山今又迟。 故人三载别,明月两乡悲。 惆怅沧江上,星星鬓有丝。 译文: 我作为儒者却遭遇乱世,我的志向和道路将往何处? 学习剑术已经晚了,现在回去隐居山林是否太迟了? 老朋友分别已有三年,两地的月亮都让我悲伤不已。 我在沧江之畔徘徊,看着星星,感叹自己的白发已经如丝般长。 注释: 1. 寓言
寓言 江海一遗叟,块然穷巷居。 门前是川陆,反背卧枕袪。 兴来座援琴,忽忽味《关雎》。 但愿致樽酒,岂忧无斗储。 野牧亦乘马,家池还钓鱼。 偶思荣启期,益喜鬓白初。 日夕粗充饥,呼儿掇园蔬。 行登逸民舟,坐愧长者车。 倏值体中佳,未尝废三馀。 理生且自昧,安忍限众徂。 屏迹岂无素,立诚非甚疏。 杜门草《太玄》,落草赋《子虚》。 大贾倾十万,一名终不书。 小人苟片善,言下辄纪渠。 不然少年长
【注释】 寓言:比喻。 颓阳:落日,太阳。 停:停留。 东流西落:指日月星辰等自然事物运行不已。 两无情:对“两”字的重复使用,强调了流水和夕阳的不停留。 不是世间人自老:指时间流逝,人们会衰老。 华发:指白发,老年人的头上出现白发。此中生:指这里生长着白发。这里的“华发”指的是自然界中的草木,而不是人类的头发。 【译文】 太阳从东边落下西边升起,不停歇地在天空中运动。 并不是世间的人自己变老
寓言 寒灯不照远,光止一室明。 小人不虑远,义止目前荣。 灯既无久焰,人亦无久情。 谁言结明月,明月岂长盈。 译文: 寒夜里的灯光无法照亮远方,只能照亮自己的屋子。 小人没有远大的志向,他们只关心眼前的利益和荣耀。 虽然灯火可以燃烧一段时间,但人的心志不会持久。 谁说月亮可以永远明亮呢?月亮也不可能永远都是圆的。 赏析: 这首诗以寒灯、小人、明月等为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妾居高楼》 【诗句释义】 1. 妾家有高楼,高高入青天。 - “妾家”:指我的家庭或我本人。 - “高楼”:形容房屋很高,通常指建筑宏伟的住宅。 - “登楼”:登上高楼,此处比喻追求高远的理想。 - “高入青天”:形容建筑物非常高,直插云霄。 - 注释:“登”字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往上走”、“向上爬”。 - 译文:我家有一座高高的楼房,它直插云霄,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2. 欲作万丈梯
【诗句】 昔有贵公子,闻鹤九皋禽。 其先本胎化,栖止必瑶林。 遣使三往聘,致之千黄金。 清唳复善舞,节奏合瑶琴。 日给费鱼米,延之如玳簪。 衔杯为主寿,千岁无遐心。 有客为主谋,禽荒可倾国。 此物非洁清,其志本贪冒。 遗矢玉阶阴,吞腥金塘侧。 当以禽养禽,毋令食人食。 主人颔其言,从此成捐斥。 萧条风雨晨,蹭蹬霜雪夕。 鹤将辞主去,顾视亦悽恻。 谓客君少留,行当蹈吾迹。 客亦惨不乐,相看泪沾臆。
【注释】 寓言:这里指代诗。感豫,感叹自己命运多舛。异,指奇特的才能或特殊的遭遇。御寇(kòu)哀壶丘,即“壶丘子”,传说中的隐士。《庄子》中有《壶子篇》,记载了壶子和郭驼的对话。《左传·成公八年》载:“壶丘子谓郭驼曰:……今是矣,彼乘我车者也。吾无与之来,吾无与之入。”可见壶子为隐者之名。好大,指有宏大的理想。固累,即“固累己”,指自扰。累,累赘。已,止。巢父,古高士。相传尧以天下让许由
诗句释义: 1. "梦里依稀若在傍" - 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在梦中仿佛看到了一个旧情人的影子。 2. "安知" - 表示诗人对梦境中的相遇感到惊讶和疑惑,不知是否真实。 3. "忽他乡" - 表达了诗人突然之间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4. "裁成出戍衣封去" - 这一句说明诗人将自己的衣物裁制好准备送给远行者(可能是他的情人)。 5. "挑就回纹锦寄将" -
注释: 寓言:比喻。 赤肉团:指尸体。 臭皮袋:比喻没有价值的人。 生憎铜镜催白发:形容人因忧虑而过早地衰老。 残著珠襦待赤眉:指人因忧虑、恐惧而憔悴。 高筑迷楼愁鬼瞰:形容人因忧虑而精神恍惚,仿佛看见鬼魂在高楼中窥视。 多为疑冢怕人知:指人因担忧死后被盗墓而不敢轻易下葬,害怕被人发现。 吾评裸葬尤坚久:我的评价是裸葬(死后不埋葬)更为坚定长久。 来往何曾挂一丝:指人一生奔波,从未停下脚步。
注释: 生时有缝的舂臼,死后没有封禅祭祀的书。 不须求大的手笔,我自己就能表露幽远的墟地。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生死观念的理解与态度。 首句“生有缝舂讽”,意为活着的时候像有缝隙的舂臼一样,虽然表面看似完整,但内心却是充满矛盾和挣扎。这里的“缝”象征着人生的不完美和缺陷,而“舂讽”则暗示着生活中的艰辛和无奈。 次句“死无封禅书”,意味着死后没有封禅祭祀的书籍记载
【注释】: 衣薰三日,衣被香气三日不散。 莸臭十年,莸草的气味十年都难以消除。 蔚宗香传,东汉名士崔駰,字蔚宗。 魏收秽史,南朝梁人魏收,因作《魏书》而被称为“秽史”。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以“衣薰”、“莸臭”比喻人的品德高洁与否,借崔駰和魏收两人的对比来讽刺当时社会,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寓言 诩诩言词巷陌儿,倾心反目易安危。 可嗟香尽蝶犹恋,谁谓机萌鸥不知。 寥落丹青秋后扇,纵横黑白局中棋。 料应主意非疏贾,其奈难祛绛灌疑。 注释: 1. 诩诩:形容说话多,言辞华丽。 2. 巷陌儿:指在小巷里卖艺的艺人。 3. 倾心反目:形容彼此之间的感情由好到坏的转变。 4. 香尽蝶犹恋:意思是虽然花已凋谢,但蝴蝶仍然留恋不已。 5. 机萌:比喻机智的人或事物。 6. 寥落:形容萧条
【注释】 1. 寓言:这里指代的是《孔雀东南飞》中的故事情节。 2. 冥定:命运注定。 3. 结发:古时女子成年后,由父母或媒妁将头发结成发髻,表示成年。 4. 中道:中途。 5. 华轩:华丽的车子。 6. 燕赵:指河北地区。 7. 吴楚:指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 8. 婵媛:美好貌。 9. 守空房:独守空房。 10. 蟏蛸(xiāo)网:蜘蛛的丝网。比喻陷害或囚禁人的网。 【译文】 苦乐有命
寓言 阴阳分昼夜,轮运浩无穷。 时物更代谢,孰知玄化工。 人生如梦寐,即寤永成空。 幽观衰荣联,往复迈旋蓬。 鄙夫昧达识,眇然随所终。 贤豪关世运,用舍合中庸。 进由吾大道,退厉吾清风。 载歌紫芝曲,不愧商山公。 译文: 太阳和月亮轮流交替,照亮了世界;时间像流水一样流逝,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着。谁能理解大自然的奇妙造化?人生就像一场梦,醒来之后,一切都已经消失了。我看着这世界的繁华与衰落
寓言 松柏有茑萝,生死共依附。 柔弱不自持,垂垂百尺树。 草木匪金石,荣华宁久驻? 摧折非所期,飘零更谁顾。 注释 1. 松柏有茑萝:比喻松柏虽坚强但也需要依托。 2. 生死共依附:指松柏虽然坚韧,但在生死之间仍然需要依赖和依附。 3. 柔弱不自持:形容松柏虽然柔韧,但无法独立自主。 4. 垂垂百尺树:形象描绘了松柏生长的壮观景象,即使长至百尺也依然坚韧不拔。 5. 草木匪金石
寓言 四足胎而生,两足卵而育。 四足和两足都是鸟类的胎生方式。 间亦有相反,大同而小独。 有的鸟如鹅、鸭和鸡,都是雌雄同色,即所谓的“大异”。 羽者孚以长,外白其中黄。 羽毛的颜色是白色的,里面却有黄色的部分。 造物有神权,自然含阴阳。 这是在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鹅鸭与埘鸡,六畜本一例。 鹅、鸭和鸡都是家禽,都是六畜之一。 而何巧拙殊,伊谁令愚智。 然而这些动物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置方丈之屏于十步之前,而不能蔽九仞之山。 方丈之屏:指屏风,这里比喻自己。 十步之前:距离很近。 不能蔽九仞之山:意思是自己的聪明才智无法遮挡住九仞高山的阻隔,喻指自己的能力有限。 一指当目,可使不见泰华巅。 一指当目:用手指头就可以看得到。 泰华巅:泰华山的山顶,这里用来形容高峻。 使不见泰华巅:表示自己虽然聪明但无法超越自然的局限。 画灰促膝,谓弗闻焉。 画灰:指绘画,这里用来形容艺术创作
诗句原文与译文 - 诗句原文: 薜荔覃笋峰,上与青云齐。千年涧底松,不得离尘泥。 钩羽谁为辨,貌视殊高低。 薜荔一何幸,雨露先被之。 涧松一何屈,反以藉其私。 偓佺弃不食,谓非成仙资。 老鹤顾而去,亦复耻卑栖。 托身苟不择,世态故如兹。 涧松独无言,惟我我自知 译文: 薜荔生长在山崖上的高地上,和云层一样高。 千年的涧底松树,不能摆脱尘世的束缚。 谁能分辨出钩羽的真假,外表看起来如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