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
译文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南浦的云在画栋边上环绕飘飞,傍晚时分西山的雨吹打着珠帘。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介绍
《滕王阁序》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篇骈文。这篇文章由唐代的文学家王勃所作。下面将简要介绍这篇文章:
创作背景:据传,这篇文章是王勃在唐高宗时期的一次重修滕王阁的活动中所创作。当时,滕王阁位于洪州都督阎某的主持下被重新修缮,而王勃则在公元675年(上元二年)的重九日,即重阳节这一天,登上滕王阁并在此举行宴会。这个背景为王勃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才华和情感的空间,也为《滕王阁序》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文学价值:《滕王阁序》不仅是一篇骈文的典范,也被视为中国古代骈文的经典之作。这篇文章以其优美的文字、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文章通过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以及宴会上的欢愉气氛,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志向抱负。
艺术特色: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其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文章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得文章既有韵律美又有意境美。同时,文章通过对滕王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骈文,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也是中国古典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注解
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江:指赣江。渚:江中小洲。
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槛:栏杆。
相关推荐
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 滕王阁高耸入云,俯瞰江流。宴会结束后,音乐声已停止,人们纷纷散去。楼阁的装饰华丽无比,宛如神仙居所。清晨,彩绘的屋檐飞向南方的天空;傍晚,珠帘被风吹得轻轻卷起,仿佛遮住了西边的天空。 我独自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感慨
【注释】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 昔人:从前的人。 遗阁:旧时留下的建筑。 大江隅:江边。 叠浪:指波浪。有时,有时有;闲云:闲散的云彩。无日无;返照:夕阳或月光照射到水面上,反射出一片片光点。后帆孤:晚归的船只。 未得营归计:没有打算回家。 菱歌:采菱女唱的歌。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南昌登临滕王阁时所写。首句“昔人”点题。次句写滕王阁下临大江,是一处古迹,也是一处胜景。三至五句是写景
译文 江神有意怜才子,倏忽威灵助去程。 一席清风雷电疾,满碑佳句雪冰清。 焕然丽藻传千古,赫尔英名动两京。 若匪幽冥佑词客,至今佳景绝无声。 注释 1. 滕王阁:指唐代诗人王勃被贬为南昌司马时所建的滕王阁。 2. 江神:指江水之神,这里比喻有情有义的人或事物。 3. 一席清风:形容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高雅的环境。 4. 雷电疾:形容滕王阁的气势磅礴,如同雷电般迅猛。 5. 满碑佳句
滕王阁 洪州太白方,积翠倚穹苍。 万古遮新月,半江无夕阳。 注释解析: - 洪州:指江西省南昌市,古代以洪洲为名。 - 太白方:意指地势高峻,有如天空之广阔。 - 积翠倚穹苍:形容景色美丽,山峦叠翠,巍峨屹立。 - 万古遮新月:指万古以来,明月总是被群山遮挡。 - 半江无夕阳:指夕阳映照在江面上,但只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
滕王阁 杰甚滕王阁,登临思渺然。 宿云开北牖,秋水尽南天。 帝子今何处,王童记独传。 客怀无住著,浩荡白鸥前。 注释: 1. 滕王阁:古代建筑,位于江西南昌市,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作诗的地方。 2. 杰甚:非常雄伟壮丽。 3. 登临:登上高处俯瞰。 4. 思:思念。 5. 宿云开北牖:早晨的云彩逐渐散去,北窗敞开。 6. 秋水尽南天:秋天的水面延伸到南方的天空尽头。 7. 帝子:皇帝的儿子
```plain 高阁连城十二栏, 西风领客共跻攀。 半帘烟雨长江外, 千里湖山咫尺间。 雁带秋声归别浦, 莺分春色过巴山。 当年蛱蝶知谁画, 一梦庄周去不还。
【注释】: 滕王阁: 滕王,指唐代的滕王李元婴。因封滕王,故称滕王李,后以"滕王"为美名。唐初诗人骆宾王曾作《咏滕王阁》诗,歌颂滕王阁的美丽和滕王李的英武,成为传颂的佳句。滕王阁是唐代的著名楼阁。 一度登临:一次登上。 愁:忧郁、惆怅。 惟有西山南浦景:只有西山南边的江边风景。 教人千古说洪州:让后人永远传颂洪州(即今江西南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滕王阁后有感而发的作品
滕王阁 面临漳水势凌霞,却倚重城十万家。 当槛晓云生鹤岭,拂阶残雨下龙沙。 辞人高宴文皆在,帝子欢游事未赊。 好是良宵金鼓动,阑干牛斗逼檐斜。 注释: - 面临漳水势凌霞:面对漳河水势浩渺,宛如霞光一般壮丽。 - 却倚重城十万家:虽然地势险峻,但周围还有十万户人家。 - 当槛晓云生鹤岭:早晨的云彩仿佛从鹤岭升起,美不胜收。 - 拂阶残雨下龙沙:阶梯上的残雨滴落在龙沙上,显得分外凄凉。 -
【注释】 1.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市,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故居和滕王的别墅。2. 一日逢:指在滕王阁中遇见了王勃。3. 客游:指与王勃一同游览滕王阁。4. 云边梅岭出:指滕王阁在云层之上。5. 坐上赣江流:指滕王阁在赣江之畔。6. 日落回飞鸟:指夕阳西下,鸟儿归巢。7. 烟深失钓舟:指烟雾弥漫,难以辨认。8. 蝉声枯柳外:指蝉鸣声在枯萎的柳树之外响起。9. 天地晚风秋:指秋天的夜晚,风很大。
滕王阁 云气浮高栋,波澜绕古城。 雨馀山更碧,叶下水逾清。 燕语留秋色,鸦声落晚晴。 昔王歌舞地,帆急见山行。 译文: 滕王阁 云雾缭绕的高楼直上云霄,波光粼粼的江水环绕着古老的城池。 雨后群山更加翠绿,树叶上的水珠更加晶莹剔透。 燕子在低飞留下秋天的色彩,乌鸦归巢时夕阳已经落下。 从前这里是王侯贵族歌舞的地方,船帆迅速划过留下一道道水痕。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滕王阁美景的七言绝句
``` 飞阁岧峣倚天半,千里秋毫掌中看。 城下江声铁马行,梁间日影金蛇窜。 注释:滕王阁的建筑高耸入云,仿佛插在天空之中。站在楼上可以俯瞰千里江山,就如同手持千里之遥的地图。城墙下,江水潺潺流动,如同战马奔腾般激烈;而阁楼之上,阳光斑驳地洒在梁间,仿佛一条金色的巨龙在穿梭。 词客寂寥光景闲,秀色不改惟西山。 朝来敛黛作眉语,问此风月何当还。 注释:词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格外寂寞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杰阁峥嵘枕古城:形容滕王阁壮丽,位于古城之上,峥嵘指的是高耸的样子。 2. 公馀扶病一登临:在公务之余,带着病体登上这座阁楼。 3. 西山拄笏增诗兴:在西山的山脚下拿着手杖,增加了创作诗歌的灵感和兴致。 4. 南浦飞帆动客心:在南面的江边,看着帆船飞驰,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5. 白鸟去边迎落日:夕阳映照着白鸟离开的地方,景色美丽。 6. 青林断处认遥岑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含义。 我们来看第1句:滕王阁。这是诗歌的开头,为读者揭示了这首诗的主题背景。滕王阁位于现在的江西省南昌市,是一座古老的楼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座古老建筑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历史的传承和保护的关注。 我们看第2句:客从筠溪来,攲仄困一叶。这句描述了客人从遥远的筠溪来到这里的情景
诗句释义:尽道滕王阁太卑,合新旧观复雄规。 译文:人们都说滕王阁太小了,虽然它结合了新旧的特点,但依然显得不够雄伟。 关键词:滕王阁、太卑、雄规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滕王阁的外貌和建筑特点,表达了诗人对滕王阁的感慨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人们对滕王阁的审美观念和期待
【注释】 滕王阁:唐初为洪州都督阎伯屿所建,因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声名大振。后屡毁屡建,成为江南著名的游览胜地。 朱楼万幕垂:指当年滕王阁上悬垂的彩旗。 碧流青嶂:指赣江两岸的青山绿水。 越舞并秦唱:指古代的歌舞伎乐。 韩文与杜诗:指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杜甫的诗文。 残雪未消春到晚:残雪尚未消融,春天已经来到。 彩毫争落酒行迟:指宴会时人们争相举杯作赋的情景。 满帘红日江天暮:夕阳西下
滕王阁 佳名由帝子,千载尚馀芳。 带水来章贡,群山拥豫章。 楼台夸壮丽,鱼鸟焕清光。 粉壁多词翰,风流孰擅长。 注释与赏析 1. 佳名由帝子 - “帝子”指的是古代的帝王之子,这里指滕王阁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而闻名。 2. 千载尚馀芳 - “千载”表示很长时间,“馀芳”指的是香气或美好的记忆,暗示滕王阁的美名历经千年仍被传颂。 3. 带水来章贡 - 章贡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古称
滕王阁诗 槛外长江去不回,槛前杨柳后人栽。 当时唯有西山在,曾见滕王歌舞来。 注释: - 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之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 江渚:指赣江中的沙洲。 - 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 画栋:有彩绘的楼阁或宫殿。 - 闲云潭影:水边天空与云雾的倒影。 - 物换星移:指时间流逝。 - 帝子:此处指滕王,古代帝王之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诗》
诗句解析及翻译 1. 稍觉阑干远水漪:这句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看到水面上泛起的涟漪。“阑干”指的是栏杆,“水漪”则是指水中的波纹。 2. 枉持钱贯去安之:诗人用“枉持钱贯”形象地描述了自己拿着钱购买或尝试去解决或安抚某个问题的行为;而“安之”意指使事物平静或恢复原状。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通过某种方式试图平息湖山的动荡。 3. 湖山千古户庭内: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历史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
【译文】 城头高阁插苍茫,百尺阑干背夕阳。 秋雨鱼龙非故物,春风蛱蝶是何王。 帆樯急急来彭蠡,车盖童童出豫章。 灯火夜归湖上路,隔篱呼酒说干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及作者夜晚归来时的所见所闻。首句“城头高阁插苍茫,百尺阑干背夕阳”,以“城头”和“高阁”为引,描绘出滕王阁的雄伟景象;而“百尺阑干背夕阳”则进一步展现了阁高且远的特点。第二句“秋雨鱼龙非故物,春风蛱蝶是何王”
滕王阁 木老江空雁阵秋,阑干倚尽思悠悠。 舞衫歌扇落春梦,山雨浦云牵暮愁。 半壁夕阳千古在,几朝王气一时休。 献陵无树供寒雀,信是劳生枉白头。 【注释】 滕王阁:唐代的一座名楼,位于江西南昌市西北赣江东岸。因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而著名。此诗是诗人登临之作。 木老:指树木已老,这里暗喻滕王阁已久经风雨。 雁阵:大雁排成的行列。 阑干:栏杆。倚尽:倚得疲惫。 “舞衫歌扇”二句
滕王阁 天下几多奇绝处,滕王独爱此淹留。 山瞻庐岳九千丈,地控荆蛮十二州。 天上星辰分翼轸,阁中风景自春秋。 朱帘画栋非畴昔,江水依然万古流。 译文注释 - 滕王阁:滕王阁是一座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的著名历史建筑,原为唐代诗人滕王李元婴所建,因而得名滕王阁。 - 天下几多奇绝处,滕王独爱此淹留:意思是说,天下有许多奇特的地方,但滕王独自喜欢这个地方并在这里停留。这里的“淹留”是停留的意思。
滕王阁 洪都飞阁俯江开,画栋凌空逼上台。 当日登楼人已往,千秋寻胜客重来。 地邻彭泽风斯远,天入衡阳雁未回。 帝子飞仙何处去,浮云遥隔万山嵬。 注释: 洪都:指南昌,古称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飞阁:高耸入云的楼阁。 画栋:精美的房屋建筑。 凌空:高耸于高空。 逼台:临近台榭。 登楼:登上楼阁。 人已往:过去的人们已经离去。 千秋:长久的时间。 寻胜:寻找胜景。 地邻:毗邻。 风斯远:风声遥远
滕王阁 高阁崚嶒四望开,凭栏秋色客迟回。 城临二水吴天合,雁带孤云楚泽来。 翼轸何人悬彩笔,江湖有客罄深杯。 霓旌不见风流尽,依旧西山暮雨哀。 注释: - 滕王阁:指位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是古代江南著名的建筑之一,因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 - 高阁崚嶒:形容滕王阁高耸入云,山势陡峭。崚嶒,意为高低起伏的样子。 - 凭栏秋色:站在栏杆旁欣赏秋天的风景。 - 客迟回:客人迟迟不归。回
滕王阁 1. 落日孤舟一笛风,愁看江阁化虚空。 - 解释:夕阳下的孤舟中吹着笛子,看着江边阁楼逐渐变得虚无缥缈。 - 注释: 落日,太阳落下;孤舟,孤独的船;笛风,笛声随风而动;江阁,江边的阁楼;化虚空,化为虚无。 2. 滕王歌舞渔樵外,唐代文章草树中。 - 解释:滕王的歌舞活动在江边渔夫和樵夫之外,唐代的文人墨客在草木之间。 - 注释: 滕王,指唐代滕王李元婴;歌舞,娱乐活动;渔樵
滕王高阁倚晴霄,十二栏干近斗杓。 国土藩封存故典,山川形势拱中朝。 三王文壮虹光吐,五老天开云气飘。 怀古登临兴何已,新红酒熟注春瓢。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滕王高阁倚晴霄,十二栏干近斗杓。 [注释] 滕王高阁:指南昌的滕王阁,因历史上有"南都留胜迹,滕阁属江州"之句而得名。晴霄:天空晴朗无云。斗杓:北斗七星中的斗宿,古人认为星象可以预示吉凶,因此斗杓也用来代表时间的划分。 [译文]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薄寒天色照帘栊。草木初干漠漠中。 薄寒天气下,天色映照着窗子与门框,草木在初秋时节已开始枯萎,显得干燥而稀疏。 - 万里唐封留一瓦,三秋人立听高鸿。 唐朝的封地辽阔,只留下了一座破旧的瓦片,人们在秋天站立时倾听着高飞的大雁。 - 烟云影入匡山北,丝管声流范蠡东。 烟雾云气的影子映入北边的匡山,音乐声如流水般从东边的范蠡传来。 -
滕王阁 日斜高阁一登临,槛外轻岚叠翠岑。 萍水渺然忘客主,寒温无定系晴阴。 苞桑万邑番君泽,介石千年孺子心。 景入琼觞人共醉,江空天阔起豪吟。 注释: 1. 日斜:太阳即将落山。高阁: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市西北部的赣江东岸。 2. 槛外:指楼阁的栏杆外面。轻岚:淡淡的雾气或云气。 3. 萍水:水上的浮萍,泛指流水。渺然:形容非常遥远的样子。 4. 故:旧的,以前的。主:主人。 5. 寒温:温度
滕王阁 空阁巍巍接翠微,当年曾此驻襜帏。 腾蛟起凤人何在,佩玉鸣鸾事已非。 南浦愁云依栋宿,西山阴雨入帘飞。 江边此日行人过,低首兴亡泪湿衣。 注释: 1. 空阁巍巍接翠微:空阁,指滕王阁;巍巍,高耸的样子;接翠微,靠近山色;形容滕王阁建筑雄伟壮观。 2. 当年曾此驻襜帏:曾经在这里停下来休息;襜,古代的一种轻便帐篷;帏,帷幕;形容曾经在这里停留的情景。 3. 腾蛟起凤人何在:腾蛟
译文: 拨开云彩,倚着船舷渡过江津,头戴斗笠登上滕王阁,景色更加清新。雨后西山人望越远,风吹南浦雁归秦地。背城画角孤烟晚,近水芦花隔岸春。俯仰之间想起帝王之子,碧空无际浪无尘埃。 赏析: 第一部分: "拨云倚棹度江津",描绘了诗人在江边乘船的情景。通过“拨云”和“倚棹”,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渡江津”也暗示了诗的主题是关于旅行或者离别的。 第二部分:
滕王阁 高阁凌空岁月徂,王生文字已模糊。 黄麻莫为青蚨赐,彩笔能将粉蝶图。 泽国波涛仙岛迥,重城烟雨蜃楼孤。 游人不识兴亡恨,惟解临风倒玉壶。 注释: 1. 高阁凌空岁月徂:指滕王阁高耸入云,岁月流逝。徂,逝去。 2. 王生文字已模糊:指王勃的文字已经变得难以辨认了。王勃是唐代著名诗人,但因为英年早逝,他的一些作品并未完全保留下来。 3. 黄麻莫为青蚨赐:黄麻,泛指公文或书信。青蚨,一种昆虫
滕王阁 西南有高阁,下瞰沧江清。 飞闼百馀尺,复道周西楹。 白日一何丽,照耀丹青明。 借问谁所为,云是滕王婴。 壮哉大唐业,封子临斯城。 佩玉杂鸣鸾,物换星亦更。 胜地罕常见,贤者垂令名。 昔闻华子鱼,杕篛迎吴兵。 英雄各适用,鼎足形遂成。 相公布文德,复此嘉会并。 群才若云集,颂以讴歌声。 阳春不为乐,万物争光荣。 登高瞩旷世,临流忘濯缨。 再拜述短辞,柱石齐天倾。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滕王阁诗》。以下是逐句解释: 1. 天连飞阁楚江流,云拥銮车帝子游。 - “天连飞阁”形容阁楼如同天空中连接起来,形象地描绘了阁楼的高耸和雄伟。 - “楚江流”指长江在古代被称为“楚江”,这里指的是位于湖北荆州的长江沿岸地区。 - “云拥銮车”比喻皇帝的车子被云雾环绕,显示出皇家气派。 - “帝子游”是指皇帝或贵族子弟出游的情景,这里的“帝子”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帝王
【解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人之作。首联“帝子来南国,临江构此楼”,点明滕王阁的来历和位置,交代了作者吊古的缘由。第二句“人随歌舞去,滕自古今留”,承接上句,写昔日繁华的滕王阁早已不复存在,唯有滕王阁的名字还留在人们的心中。第三句“槛静绮霞散,江深璧月浮”,描写滕王阁的美景,表达对滕王阁的眷恋之情。第四句写诗人自己虽已远离滕王阁而成为过客,但依然怀念着它,仍然向往着重游旧地。 【答案】 译文:
【注释】 飞阁:指滕王阁。滕王阁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所撰《滕王阁序》中的名楼。 萋萋:茂盛的样子。 湛湛江平帝子州:《文选·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薛综注:“朝云者,楚怀王太子也。楚人谓之帝子洲。”这里泛指江面。 烟树尚含罗绮怨:语出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罗绮怨即罗衣的怨恨,指离别时依依惜别的愁绪。此句说江面上烟雾缭绕,树木葱郁
诗句: 帝子久寂寥,江花自开落。 我来读残碑,流云挂虚阁。 译文: 昔日的滕王阁,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孤独地伫立在江边。我独自来到这废墟前,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看着曾经繁华的江面,如今只有落花在飘零。我站在这历史的废墟上,仿佛能听到当年宴会上欢声笑语,感受到当年文人墨客的风采。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留下的只有这断壁残垣和那遥远的江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高阁嶙峋接碧台,何年帝子搆江隈。 - “嶙峋”形容岩石高耸、参差不齐的样子。“碧台”指的是绿色的台基或平台。这里描绘了滕王阁的高峻挺拔和与碧台相接的景象。 - “帝子”古代指帝王之子,此处暗指滕王(王勃),他曾经担任此阁的守护者。“搆江隈”意味着在江河边建造这座阁楼。 2. 风生南浦鱼吹浪,霞落西崖锦作堆。 - “南浦”通常是指南方的水边或海岸边
滕王阁 前王欢赏地,栋宇已成空。 惟有西山色,还将旧日同。 夷犹临短槛,感叹对长风。 世事纷纷里,江流自向东。 注释: 1. 前王欢赏地: 指的是曾经是滕王宴客的地方,也就是滕王阁。 2. 栋宇已成空: 形容滕王阁的华丽景象已经消失,只剩下空荡荡的建筑。 3. 惟有西山色: 表示只有西山依然保持其原有的色彩和风貌。 4. 还将旧日同: 表示尽管滕王阁已经成为了空楼
滕王阁: 滕王阁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的故乡,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这座楼高耸入云,与水相连,风景秀丽。王勃曾在此地创作了千古传颂的《滕王阁序》。诗中以“滕王阁”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美景的赞美之情。 译文: 滕王阁凌空耸立在岸边,廊道交错面对着夕阳西斜。 东边是故国的荒芜之地,南面高楼眺望着落日余晖。 帝王之子为何心系离去之思,江神有意展现其才华。 登高远望不尽兴衰之感,何处才是春意盎然花满枝?
滕王阁 有客舣棹游南昌,三度访古悲沧桑。眼前突兀忽见此,依然高阁闲滕王。 【注释】:1. 舣(yǐ):停船。2. 嗟叹、慨叹之意。3. 苍苍、茫茫:形容山势连绵起伏,水波浩渺。4. 闲:空,徒然。5. 帝子:指古代传说中的仙女。 译文: 有客人停船游玩南昌,三次游览感叹沧桑巨变。眼前的高阁突然出现在眼前,依然是滕王阁空荡无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滕王阁的诗歌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滕王阁 佩玉鸣銮渺列仙,空留高阁敞江天。 地当水驿千樯集,名借词人一序传。 宾主逢迎真盛事,风云作合亦前缘。 我来不尽登临兴,依旧湖山起暮烟。 诗中的“滕王阁”是唐代南昌市的一个著名建筑,因其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而得名。 佩玉鸣銮渺列仙,空留高阁敞江天。 这里的“佩玉”指的是诗人手中的玉佩,象征着他的高贵身份;“鸣銮”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他的音乐才华
滕王阁 帝子行游日几回,春风蛱蝶画图开。 一时高阁凌空起,万里长江动地来。 何必王郎工作赋,更无都督解怜才。 栋云帘雨空今古,一种消沉付劫灰。 【注释】 帝子:古代称帝王子孙为“帝子”,此处指滕王李元婴,因封南昌郡王,故称“帝子”。 行游:游玩。 蛱蝶:蝴蝶的一种。 画图:即画卷。 高阁:高大的楼阁。这里指滕王阁。 王郎:王勃。唐代著名诗人,有《秋夜宴张少府房》诗。 都督:指唐代名将郭子仪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灏灏江湖入望深,烟霄杰阁俯千寻。" - 注释:浩渺的江湖在远处望去显得深邃。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种宏伟壮观的景色,将江水和天空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宽广的画面。其中"灏灏"形容了江湖的气势磅礴,"烟霄"则形容了天边的云彩,"杰阁"指滕王阁,这座建筑高耸入云,令人瞩目。 2. "岸花迎棹半吴楚,山雨入帘无古今。" - 注释:岸边的花迎接着船只,一半是来自吴越地区。
滕王阁 登阁远眺,览尽江城风光 1. 诗篇起句 - 开篇点题 - 描绘景色 - 表达期待感 2. 楼中无主开窗 - 描绘无人之景 - 引发遐想 - 寓意空寂之感 3. 春风欲拓滕王帖 - 描述春风景象 - 暗示历史变迁 - 引发对历史思考 4. 双蝶入帘飞一双 - 描绘蝴蝶飞舞 - 寓意美好愿景 - 营造和谐氛围 5. 赏析与感悟 - 赏析诗句之美 - 体会作者情怀 - 反思人生哲理 6.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