箧贮灵砂日日看,欲成仙法脱身难。
不知谁向交州去,为谢罗浮葛长官。
自述
介绍
文学作品中的“自述”通常指的是作品通过作者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沉浸感。例如,在经典小说《红楼梦》中,曹雪芹就是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来展现他笔下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生活与心路历程。
文学作品的“自述”手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真实可信:采用第一人称可以让读者更直接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情感丰富:通过个人的视角,作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细腻。
易于共鸣:读者可以更容易地从作者的经历或感受中找到共鸣点,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结构灵活:以“自述”为主导的文学形式允许作者根据作品的需要自由地调整叙述的顺序和节奏,创造出多样的叙事风格。
深度解读:通过第一人称叙述,作者往往能够更深层次地挖掘主题和思想,使得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
文学作品中的“自述”手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叙事策略,它不仅能够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沉浸感,还能够深化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相关推荐
【注释】 ①自述:作者的自述。灵砂:指仙家所炼的灵丹。 ②欲成仙法脱身难:想炼成仙丹却难以脱身。 ③交州:古地名,今越南北部一带。这里泛指南方。 ④罗浮葛长官:即葛稚川,晋朝人,曾隐居于罗浮山,后人称之“葛稚川”。 【赏析】 此诗为诗人自叙写照之作,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自述的口吻,抒发自己对修炼成仙的向往之情,同时表达自己因无法修炼成仙而感到遗憾的心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
【注释】 1. 自述:自我描述。 2. 万事谁能问:世间万物,谁又能询问? 3. 一名犹未知: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还不清楚。 4. 贫当多累日:在贫穷中,常常要度过许多辛苦的日子。 5. 闲过少年时:在闲暇的时候,又回到了年少时期。 6. 灯下和愁睡:在灯光下,伴随着忧愁入睡。 7. 花前带酒悲:在花丛旁,带着酒意,悲伤地哭泣。 8. 无谋常委命:没有计划地接受任命。 9. 转觉命堪疑
这首诗是诗人在描述自己隐居的生活状态。以下是对每句话的逐句释义和相应的译文: 1. 自述(我)甘寂寞,居处遍苍苔。 注释:我愿意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我的住所遍布着青苔。 译文:我愿意独自过着寂寞的生活,我的住处到处都是青苔。 2. 后夜蟾光满,邻家树影来。 注释:夜晚月光明亮,邻家的树木影子投射过来。 译文:夜晚月光明亮,我邻居的树木影子投射过来。 3. 岂知莲帐好,自爱草堂开。 注释
自述: 四海欲行遍,不知终遇谁。 用心常合道,出语或伤时。 拟作闲人老,惭无识者嗤。 如今已无计,祗得苦于诗。 翻译: 我四处游历,但不知道何时能遇到知己? 我用心做事总是追求真理,有时却因不合时宜而遭讥笑。 我计划成为一位悠闲的文人隐士,但惭愧于没有识人之明而被嗤笑。 现在我已无法找到出路,只能痛苦地写诗以抒发心中的情感。 注释: 1. 四海欲行遍:形容诗人四处游历,想要走遍天下。 2.
这首诗的注释: 思量未到雪峰时,爱把浮生取次疑。——在还没有到达雪峰山之前,就喜欢把人生随意地怀疑。 及至法门非法法,到头无我亦无师。——等到到了法门寺,才恍然大悟,原来佛法并不是教人去追求什么名与利,而是让人超脱尘世的一切烦恼和痛苦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赤舄登黄道,朱旗上紫垣。 - 注释:赤舄(指帝王的鞋子),黄道(古代天文学中的黄道,即太阳运行的轨道),朱旗(红色旗帜),紫垣(紫色的城墙)。 - 译文:我穿着皇帝的鞋子踏上了黄色的天道(象征帝王之路),红色的旗帜飘扬在紫色的城墙之上。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身着皇袍、手持御杖的形象,展现了其尊贵的地位和威严。同时,也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向往。 2. 有心扶日月
【注释】张公:指唐代名臣张九龄。天下士:指天下的才子。语:告语,告知。清妍:美好,漂亮。风骨尚书:意指张九龄的风采和气度像古代名臣尚书令一样。未然:尚未能知道,还没有完全了解。 【赏析】诗中作者自述其为人,言己虽为张九龄所赏识,但因他并不擅长交际而未能与张九龄结交。然而,作者对张九龄的风度和气度却极为钦佩,并认为他的胸襟和见识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因此,作者认为张九龄是真正的贤才。
这首诗是诗人自述其生活和心境的。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1. 身坐众香国,蒲团诗思新。 - 身坐众香国:意指身处在充满香气的环境中,如同生活在一个充满诗意的国度。 - 蒲团诗思新:坐在蒲团上,诗歌的思绪开始萌发。蒲团是一种传统的坐垫,诗人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思或创作。 2. 一贫虽累我,此兴未输人。 - 一贫虽累我:虽然贫穷(物质贫乏)让我感到有些累赘,但这并没有减少我的兴致。 - 此兴未输人
解析: 第一句- 关键词:妄从 - 注释:《自述》这首诗中,“妄从缘起本非真”指的是在无明与执着中产生的一切现象或行为,其实并不是真实的。 - 赏析:这一句揭示了人们常常陷入的误区——将世俗的、表面的现象当作真实的存在。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了对世界的误解和困惑。 第二句 - 关键词:妄里求真 - 注释:在妄念(即错误的执着与认知)之中寻找真实是徒劳无益的。 - 赏析
注释:春天温暖,秋天凉爽,人们喝得半醉,驾着安车,拿着拂尘,悠闲自在地从事公务。虽然没有大的德行,但能为生灵带来太平的景象,我也很欣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闲适生活和对民生关怀的诗篇。首句“春暖秋凉人半醉”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春天景象,人们在这温暖的春光中沉醉于大自然的美好。接着,“安车麈尾闲从事”描述了诗人在闲暇之余驾车出游,享受着安逸自在的生活。然而,虽然诗人没有大德,但他仍然关心民生
【注释】 ①自述:写自己。 ②京华:京城,指长安。这里指作者的家乡。 ③寺丞:官名,唐代设置的掌管寺院事务的官吏。 ④门里客:指在寺庙内做客。因寺丞为僧,不能到酒家。 ⑤一片明月照梅花(mò ):月色皎洁,月光如水,洒满大地。梅花洁白,傲霜凌雪。这两句诗以景衬情,借月映梅,抒发了诗人对官场黑暗、仕途坎坷的愤懑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自述》是一首五言绝句。首二句点出“自述”二字
【注释】 藜藿 :指藜草和豆茎。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扁平条形,花小,黄色,果实为黑褐色的瘦果。豆茎,指嫩茎。 安贫陋:安于贫贱简陋的生活。 柴荆:用木片、竹片等做成的门框,用来挡风避雨。俯莽苍:俯身在草木茂盛之处。 朝筮易:指早晨占卜预测吉凶。 扫地昼焚香:指打扫庭院,点燃香火祈祷。 美睡天教懒:美好的睡眠是上天赐给懒人的。天教,上天让。 长歌客恕狂:长歌者,指放浪不羁的人;客,指客人。恕
诗句释义: 1. 偶策青驴出,还将白鹤随。 - “偶策”指偶尔骑马,“青驴”是青色的驴子,常用来比喻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 - “白鹤随”表示与白鹤一同行走。 2. 炼丹留日观,采药上天池。 - “炼丹”指的是炼制仙丹,常被用于描述修炼成仙的过程。 - “日观”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地点,用以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目标。 - “天池”通常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 3.
【注释】 自述:我对自己作诗的缘由有所反思。 畏危机避巧丸:担心因政治斗争而遭害。 长安未到意先阑:还未到达京城,就已感到前途渺茫。长安,指京城长安。 心如老马虽知路:心里想的是老马虽然懂得道路,但却是走错了。比喻自己的理想和志趣已经改变,不再追求高远的目标。 身似鸣蛙不属官:身体像青蛙一样在泥塘里生活,但并不属于官府。比喻自己处于被压迫的境地,无法摆脱。 闲驾柴车无远近:有空的时候会驾车去郊游
自述 自己像落叶一样变成衣物藏身于薜萝之中,扫除尘世纷扰,养性于天地间。 虽然过期未死却更显强健,与世不合却仍高唱啸歌。 野外市场萧条残败一片,酒家零落废炉多处。 石帆山下孤舟在雨水中,借问您如此老迈何以如此? 注释: 1. 自述:我如同凋零的落叶化作衣物隐藏在薜萝之中,摆脱尘世的纷扰,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然和谐共存。尽管岁月已过,我却更加强壮健康,不受世俗束缚而自由自在地生活。 2.
【注释】自述:自我表白。每:常常。对:面对。自然:自然而然,不加修饰。怀抱:胸怀。不愁明日事,何用即时杯:不用忧愁明天的事,何必急着喝酒消愁。一任:任凭。头如雪:形容白发满头。孤眠:独自一人睡在一边。鼻有雷:闻雷声而感到寒冷。巾履润:指早晨的露水湿润了衣服和鞋。池上看鱼来:早晨在池塘边观赏鱼儿游动。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作。首句说,诗人经常面对青山绿水,于是便自然而然地敞开了心胸。二
【注释】 箕、裘:指古代的礼乐制度,箕是箕星,象征礼;裘是尾宿,象征乐。绍弓冶:继承弓匠之业。绍:继续;弓冶:弓匠。 遇主当艰虞:遇到君主应当忧虑。当:应;艰虞:忧虑。 谬随:跟随。供奉班:宫廷中供职。 东诸侯:指东方各国诸侯。 丘壑:指隐士的生活。素心:纯真之心。 桑榆:日偏西时的景象。不自收:不能收敛。 我驾:我之车。将焉歇:哪里休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时为朝廷所写的奏疏
【注释】 万木阴中:万木茂盛,树荫浓密。 一草庐:一间简陋的茅屋。 溪风山月:指溪边的风吹过山间,月亮照着山水。 清虚:指清澈、虚无的境界。 主人静坐:指隐居山林的人。 心无物:指心灵清净。 读尽人间未见书:指读了世间没有的书。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隐居者的心性与生活。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中间用“一”“万”两字作过渡衔接。首二句写环境,是一幅深林茂草的幽僻图。次二句写人物,写其隐而不出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本题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把握诗句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然后分析其艺术手法,如用典、修辞等。 “自述”是说自己的心里话。开头四句,写诗人在高山流水旁弹琴高歌,意气风发的情景。 首联:“高山流水兴无穷,杖策携琴踏软红。” 意思是:在高山流水旁弹琴高歌
【注释】 自述:自己陈述。楚国中分后,东南世泽长。楚国的中部被一分为二后,南方和东方的子孙后代享有长久的恩泽。发祥曾王父,磨勘成典章。我的祖先曾经是王父,他的事迹被记录下来成为典章。王父声益振,主客尚书郎。王父的声望更加振奋,他担任过主客尚书郎。考庙绪丕显,直鲠在岩廊。我考的庙堂成就卓著,正直刚毅的人在朝廷廊下受到重用。历历一精白,敬事持人纲。清晰地记得那些廉洁清白的事情,谨慎地处理国家大事
扁舟送客出姑苏,晚泊吴江夜雨馀。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时写下的,描述了送别的场景和心情。首句“扁舟送客出姑苏”,交代了送别地点是姑苏(苏州)的江边。次句“晚泊吴江夜雨馀”,描绘了在吴江停船过夜的场景,夜晚有雨,气氛显得有些凄凉。 波浪稍平风力定,青黄相间橘林疏。 第三句“波浪稍平风力定”,描述了江面上的波浪逐渐平静下来,风力也逐渐稳定,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第四句“青黄相间橘林疏”
【注解】 自述:诗中作者自称,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心情。 精神凋耗:指人的神志、精力衰减。 劫火光中:比喻战乱或社会动荡。 第几回:多次,不止一次。 教老去:无可奈何地老去。 猛省:突然醒悟,突然省悟。 客寄苏州:在苏州作客寄居。 却类呆:却像痴呆一样。 明日重阳又佳节:明天又是重阳节,是传统的节日。 得钱:有钱。 且醉菊花杯:暂且喝醉了,喝着菊花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写的一首诗
【注释】 自述:自我陈述。松菊相亲莫厌频,纷纷人世只红尘。自怜寡与真堪笑,赖有清风是故人。 【赏析】 这是一首自叙诗。作者以松、菊为友,表明自己的志趣高洁。他鄙夷尘世,不愿在纷扰的红尘中虚度年华。“自怜”二句是说作者自己感到孤独而可笑,然而幸而有清风明月作伴,所以并不觉得寂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赞美了松菊的高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的不满和对自然的热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自述”,要求分析诗人的身世及创作背景。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内容逐句解释,最后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的赏析。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所作的一首自述诗。前四句为第一联,首句“交友凋零”表明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已经疏远,犹如清晨的星星一样稀少,用“凋零”二字形容其情状十分恰当
少从客路千波转,老入流年万事疏。 野鹤定知乘宠误,春冰多愧践名虚。 几思汉殿金盘露,恣阅蓬山绿字书。 未报君恩成白发,翻然江海羡吾庐。 【注释】 1. 自述:即诗人自己写诗来抒发感情。 2. 少:指年轻的时候。 3. 客路:指仕途之路,这里借指仕途之路。 4. 老:老了。 5. 流年:指岁月,时光。 6. 野鹤:指隐士,这里借代诗人的志趣和理想。 7. 乘宠:指受到皇帝的宠爱。 8. 春冰
【注释】 潇洒:清闲自在的样子。岩居:在山中居住。庵:小房屋,多用于修行者或道士的居所。销:消除。暑气:炎热的天气。寂寞:寂静。少人:很少有人。参:参拜,拜访。斋:指斋戒,佛教徒为修持佛法而实行的一种禁食。华雨:落花。毵(sān)毵(sān):形容头发、草木等细长柔软的样子,此处指雨打树叶的声音和飘落的花瓣,形容雨声和飘落的花瓣。【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首联“潇洒岩居畔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先明确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诗歌内容。 本首诗歌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自述》,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大儿不学小儿痴,四十头颅已可知。 道胜自然贫亦乐,气充不与貌俱衰。 三杯徐邈圣贤酒,一卷渊明甲子诗。 满眼世情从厚薄,此心当与古人期。 【注释】 大儿:这里指长子。不学:不想学习。二儿子。痴:愚笨。 四十:四十岁。 道胜:道德高尚。 不与
自述 总角时期就渴望听到道理,晚年才把诗歌当作生命。 未曾被前辈们识别,却敢于向近人展示自己的诗作。 漂泊生涯中保持身体健康,萧然的鬓发已显衰老。 一帘书籍堆满四壁,寒日映照清池如镜。 译文: 小时候我就渴望学习道理,直到晚年我才以诗歌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我没有被前辈们发现,但我敢于向近人展示我的诗作。 漂泊生活中我保持着良好的健康状态,而岁月已经使我的鬓发变得斑白。 四壁书香环绕
自述 槿花不终朝,幽兰有馀香。 朝游诗书圃,夕憩翰墨场。 饱食待秋实,过眼捐春芳。 畴能事形役,奔走白日忙。 男儿生堕地,壮志在四方。 胡为守一室,郁郁徒悲伤。 何由写胸臆,酣酒竭罍觞。 高飞羡黄鹄,矫翮凌云苍。 注释: 1. 槿花:一种花卉,早晨开放,晚上凋谢。 2. 幽兰:一种兰花,香气浓郁持久。 3. 朝游诗书圃:早上去读书写字的地方。 4. 夕憩翰墨场:晚上去写作画画的地方。 5.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借助诗歌中的语言,从题材、主题、作者情感和思想倾向等角度进行分析。“老鹤复老鹤”,是说自己也是一只老了的鹤;“笼中稀饮啄”,是说在笼中很少饮水啄食;“岂无万里心,高飞向寥廓”,是说我也有飞翔万里的愿望。诗人借自述来表达自己壮志不已、高翔远举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我这只鹤也老了,被关在笼里喝不上水吃不上食
自述 君看堂上燕,差池自双飞。一朝秋风起,巢空何处归。 译文: 你看那堂上的燕子,它们相互依偎着飞翔,仿佛在说:“我们是一对恩爱夫妻。”但是,当有一天秋风起兮白云飞的时候,它们就会双双离去,各自寻找归宿。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朱希晦的《自述》中的一首。诗中通过描写堂上燕的双飞和秋风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以燕子为喻,寓意人生的聚散离合,既有欢乐也有悲伤
【注释】 驱车:策马驾车。出城东:从城外向东去。禾黍:泛指庄稼,这里指庄稼被收割后留下的茬子。宫:宫殿,这里指故都洛阳。两铜驼:两个铜铸的骆驼。卧此荆棘中:指铜驼横卧在荆棘丛中。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早年离开洛阳时,洛阳已是人烟荒芜、破败不堪的慨叹和痛心之情。 全诗语言质朴,直抒胸臆,一气呵成,毫无雕饰,读来令人感怀良多。 首句写诗人驱车出城东
【注释】 自述:作者自述。 北邙:洛阳城北,是古代帝王的坟墓所在。 君看冢累累:你看那些坟头一座接一座。 冢:同“冢墓”,坟墓。 蓬蒿:草本植物,这里指野草。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对古帝陵寝的悲叹之情的诗作。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感人。开头两句叙事:“驱车经北邙”写出了诗人在经过墓地的情景,点出了题意。“悲歌泪如水”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情。“君看冢累累”句则是诗人对眼前景物的观察与感受
《自述》 疆埸正多故,山林成久留。 据鞍皆战马,扣角且歌牛。 清德交游冷,光明诗思浮。 从今脱尘浊,自可鄙公侯。 注释: - 疆埸:边疆地区。 - 多故:多事、纷争很多。 - 山林:指隐居的地方。 - 清德:高尚的品德。 - 交游:交往。 - 扣角:敲牛角。 - 鄙:轻视、不屑一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和感慨。诗中表达了自己身处乱世,但仍然选择隐居山林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自述 - 独倚层楼眼界宽:独自一人站在高楼的栏杆旁,视野变得非常开阔。 - 天风吹湿到阑干:"天风"指的是自然之风,它吹过栏杆,使得栏杆变得湿润。 2. 惊人好句愁中得 - 这句意味着在忧愁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好句子。 - 济世方书:指能够帮助世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智慧。 - 病后看:在生病之后重新审视或阅读这些方法或书籍。 3. 庭树雪崩时一响 -
这首诗是一首自述之作,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1. 年逾半百颇酸心,眼底朋俦试选抡。(岁月流转,我已年过半百,心中难免有些感慨) - “年逾半百”:表示年龄已到中年,通常被视为成熟和稳重的象征;“颇酸心”:内心感到些许苦涩或不安,可能是因为对生活的某种状态或选择感到不满或无奈。 - “眼底朋俦”:指的是身边的人和朋友们(朋侪)
自述 为氏因封邑,名家出华阴。 行藏由治乱,用舍自浮沉。 五代生民极,末年流毒深。 华夷两牢阱,宇宙一刀砧。 泯灭青牛迹,寂寥白鹤音。 日升消薄雾,云敛出高崟。 开国荣持节,归田足赐金。 名驹追老骥,稚栝秀长林。 鼓角催朝暮,星霜换古今。 却辞石熊麓,来卜笼溪浔。 温饱童耆乐,馨香祖祢歆。 一朝人事变,万里塞尘侵。 火燎倾巢燕,弓惊铩羽禽。 半携陈国镜,百感少原簪。 拟赋芜城赋,长吟梁甫吟。
自述 索居三十载,一砚铁穿磨。 学浅非时用,人生奈老何。 竹房来暝早,花坞聚春多。 静坐无馀事,门前水自波。 【译文】 我独处了三十年,砚台的磨损像刀一样穿透了砚石。学问浅薄不能及时使用,人到老年真是无可奈何。清晨来到竹林的小屋前,发现庭院里花开得正繁盛。静静地坐着无事可做,只看见门前溪水流去。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
【注释】 “自述”:作者自谦之作。八口指作者一家八口人,生事微表示家境贫寒。中原:这里泛指南方。騑騑(pí pí)形容马快跑的样子。天寒岁晚归难定,水远山长信转稀,意思是天冷了,岁月也老了,回家的希望变得渺茫,消息传递也困难。青眼故人频送米,白头慈母尚缝衣,意指老友时常寄来粮食,年迈的母亲还在缝补衣服。萧萧汉渚蒹葭老,好向儿时旧钓矶,意思是芦苇丛中秋风声声,故乡的水边已经苍老
自述 人生各有志,而今得遂初。 但挥池上墨,不简案头书。 山云茶屋暖,海月竹窗虚。 香巷多芳草,春风吹敝庐。 注释: - 自述: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叙述和感慨。 - 人生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 而今得遂初:现在终于实现了最初的心愿。 - 但挥池上墨:只是随意挥笔泼墨,表达自己的情感。 - 不简案头书:不刻意去整理书桌上的书。 - 山云茶屋暖:山间的云雾笼罩着茶馆
【诗句释义】 松菊森森径未荒,倦看尘迹马蹄忙。 箧藏旧卷真连草,酿带春泉绿变黄。 天外冥鸿高得路,阶前玉树自生香。 豪吟醉舞无拘碍,不是诗狂是酒狂。 【译文】 自诉 松林菊花郁郁葱葱的小路尚未荒芜,我已经厌倦了看那些尘土中的足迹和忙碌的马蹄声。 我的书箱里收藏着一些旧书籍,它们就像杂草一样杂乱无章,但其中也有一些珍贵的古籍。我常常把它们放在酿制酒的地方,用春天流淌的水来浸泡它们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自述”,这是要求概括诗句的大意或作者的情感;然后浏览选项,逐一比对,判断哪些是符合要求的;最后认真核对选项的内容,特别是要注意正误,做到准确无误. “自述”一诗共四句,每句都是写景抒情,其中蕴含了人生哲理.前两联为第一段,后两联为第二段.前两联写的是诗人在春日里种菜养花
【注释】 1. 铁砚生涯老鹖冠:用“铁砚”比喻自己坚贞不渝的品格,以“老鹖冠”比喻自己年岁已高仍保持高洁的节操。 2. 烟波三载负鱼竿: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度过了三年时间,背着鱼竿垂钓。 3. 梅开蓟北孤窗冷:在寒冷的蓟门之北独自开着窗户欣赏梅花。 4. 醉哭穷途非阮籍:酒醉后大哭,是因为自己的仕途坎坷,不是像阮籍一样因醉酒而哭泣。 5. 高歌长铗愧冯欢:唱出高昂的歌声,因为自愧不如冯欢那样有豪气
终日观书,圣贤在目。 终日言谈,不及利禄。 若使荑稗不生,何愁五谷不熟。 注释: 自述:我自我陈述。 终日观书:整日阅读书籍。 圣贤:指有德才的人。 终日言谈:整天说话。 不及利禄:不能及得上功名利禄。 若使:假如。 荑稗(tí bài):两种植物的统称,这里比喻平庸无奇、没有才能的人。 五谷:泛指各种农作物
自述 躲避世人,不敢说高深,逃影何如学息阴。楚客又成蕉鹿梦,漆园未了是非心。纷纷世事看花发,默默天机听鸟吟。可笑维摩真病在,无言说处是金针。 译文: 躲避世人,不敢说高深,逃影何如学息阴。楚客又成蕉鹿梦,漆园未了是非心。纷纷世事看花发,默默天机听鸟吟。可笑维摩真病在,无言说处是金针。 注释: 1. 避人:避开众人。 2. 厌高深:对高深的知识感到厌烦。 3. 逃影:逃避影子。 4. 学息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自述”句:说自己只是早些抽掉簪子回来,回来已经四年光景了。这两句诗写出了自己归隐的感慨。 “本非食肉相”句:本来我并不是食肉者的身份相,还是耕田种地的人。这句诗写出了自己归隐的原因。 “犹是饭牛身”句:还是做耕田的人,但已不是食肉者。这两句诗人用对比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归隐原因。 “负郭无新业”句:背山面水的村庄里,没有新的产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自述》一诗中,抒发了自己穷愁潦倒的苦闷心情,同时,还抒写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股清刚之气,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首联“自述”二字,点明主旨。诗人用反诘语气道出自己的感叹:嗟乎!我年过七十余,蓬头跣足,依偎着简陋的茅舍,门庭冷落车马稀,四周长满了野草榛莽。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
【注释】 1. 乌纱:古代官帽的一种,用黑纱制成,上缀有貂尾。玉佩:古代的装饰品,多以美玉制成。锦衣鲜:指穿着华丽鲜艳的衣服。2. 金门:宫殿的正门,这里指皇宫。3. 朝罢:早晨退朝后。4. 曙色:天快亮时天色。5. 银鞍笑坐:骑着马坐在车上。6. 兴飘然:形容心情愉悦,精神饱满。 【赏析】 此诗写诗人退朝归来的情景。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服饰,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写出了“待漏”的时间和情景
【注解】 大药:指灵芝、仙丹等长生不老之药。钟期:春秋时晋国善弹琴的名士伯牙,与钟子期为知音,钟子期死,伯牙绝弦。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述平生抱负,慨叹不能遇合明主,而空有报国之心,却不得一试身手的苦衷。 首句“大药分明产世间”,是说世上确有神奇的药物。作者认为这种药物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但却很少有人能掌握它的真谛,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但真正使用的时候却很难。这里的关键词是“分明”和“易用时难”
【注释】 闾山: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苍翠挺双峰,指两峰高耸入云。王气:王者的气象。钟(zhōng):聚集、钟聚。东流:指黄河向东流入渤海。五台西拱:指五台山在西边环绕着它。削如锋:形容山峰陡峭峻拔。天造:天生的。况喜:何况是。海容:大海的胸怀。惭愧:感到羞愧。小臣:谦称自己。去国:离开国家。可胜:何尝不是。欣感与忧忡:高兴和忧愁同时涌上心头。 【赏析】 《自述》为诗人晚年所作
【注释】 自述:作者在诗中回忆自己七十多年间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随征人的漂泊生活。 蹇厄:指仕途不顺,生活困顿。 浮海:泛指到处流浪、漂泊。 征人:指出征之人,这里指作者。 松菊:即松菊园。唐代白居易曾隐居洛阳,其地有“松菊园”。 荒畦径:荒芜的田畦小径,这里指隐居之地的荒凉。 封疆:古代指边疆。起祲尘:《汉书·王莽传》载,王莽时,边塞常起烟尘,这里以之比喻战争。 刁斗:古代军中使用的铜器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自述”:“飘零何处曳长裾,短鬓星星霜雪馀。” - 注释:“飘零”,指漂泊无定,四处流浪。 - “曳长裾”形容穿着华丽的衣服,但此处可能暗喻诗人身处逆境仍保持高洁的品格。 - “短鬓星星”描述的是稀疏的白发和岁月的痕迹,象征着诗人年岁的增长和生命的脆弱。 2. “入世不须悲失马,出门何事叹无车。” - 注释:“入世”,步入社会或官场。 -
【赏析】 《自述》是一首七律体诗,作者是清代诗人陈维崧。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从政六载,北游三秋,但所做工作却无甚成绩;后半部分抒发自己虽已垂暮之年,仍要勉力为官,以期有所建树。全诗结构严谨,语言质朴。 首联“叨禄向六载,北游且三秋”。这两句是说自己在仕途上已有六年的历练,而且还要继续北游三秋。“叨禄”,指承蒙朝廷的恩宠而担任官职。“北游”,指出京远行,即到外地任职。 颔联“臬司谬所寄,官服当何酬”
《自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创作于他赦免后不久。全诗共八句四十二个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自身遭遇的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与赏析: - 首句解读:诗人以“弱子承家志未酬”开篇,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未能实现的理想。这里的“弱子”指的是自己,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 次句解析:“无辜遽作楚人囚。”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无辜与被诬陷的痛苦
【注释】 1. 自述:诗人在这首诗中提到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他选择了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2. 桑园植蔬:在墙下种植桑树和蔬菜,表示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3. 溪山随处着狂夫:溪山是诗人的生活环境,他喜欢在溪山旁自由自在地生活。 4. 雨流新水堪供钓:春雨带来的新水适合钓鱼,表现出对自然的欣赏。 5. 春满空庭不薙苏:春天的庭院充满了生机,不需要修剪。 6. 匮乏每忧薪似桂
诗句解析 1 新年处处常为客,志在匡时那问家。 - 新年处处常为客:表示无论身处何地,新的一年都如同漂泊的旅人。 - 志在匡时那问家:意味着虽有归家的念头,但更关注如何辅助国家度过难关。 2. 民病且惭无日减,主恩何敢向人夸。 - 民病且惭无日减:反映了作者对民众疾苦的深切体会,感到惭愧的是自己的努力未能显著减少人民的疾病。 - 主恩何敢向人夸:表达了对君主恩惠的谦逊和不敢自夸。 3.
自述 疏狂浑不称儒名,三十年来一未成。 留客未尝教便去,寻僧多半为闲行。 只愁酒尽黄花老,任取秋深白发生。 近欲衣冠如古制,原头野老莫相惊。 注释: - 疏狂浑不称儒名:形容自己性格放纵,行为随意,不受儒家传统束缚。 - 三十年来一未成:表示自认为在三十多年的生活中,没有完成什么成就。 - 留客未尝教便去:意思是说主人请我吃饭,但我一直不想教客人怎么做菜或如何饮酒,所以总是借口离开。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常识积累,即可判断出答案。 “自述”:即作者自己诉说。 首联:“九江山下三桥水”:在九江山下,三座石桥下有清流缓缓流淌。“地僻塘回苍树遮”:因为地势偏僻,池塘环绕,苍翠的树木遮住了视线。 颔联:“懒读亦生书带草”“无忧不种鹿葱花”:我懒得读书时也会像书卷上缠绕的青草一样悠闲自在
自述 懒结车船送五穷,此生贫富任天公。 故人谩自怜原宪,妖鬼何须笑伯龙。 半职敢忘君泽厚,一钱未有客囊空。 年来学得经邦术,欲整麻衣见九重。 注释: 1. 懒结车船送五穷:懒得用车子和船只去送别人贫穷离去。 2. 此生贫富任天公:这一生是贫穷还是富贵,由老天爷来决定。 3. 故人谩自怜原宪:你(诗人)不要可怜我,因为我并不是像原宪那样的人。 4. 妖鬼何须笑伯龙:妖怪鬼神也没有必要笑话伯龙。 5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自述”是第一题要求,即对全诗内容进行概括。从全诗来看,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思,抒发自己对边塞生活和战争的感慨。 【答案】 ①保德:古县名,治所在今山西保德。鱼盐部:指掌管鱼盐生产的部门。②分符已二年:已经两年没有更换过官职了。符,印信
自述 脚少扶持力,东山未及登。 野眠孤似鹜,衰鬓短于僧。 盎尽愁空室,星阑算故朋。 日抄书百纸,眊眼不宜灯。 注释: - 自述: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身世和心境。 - 脚少扶持力:形容自己行动不便,需要依靠别人搀扶。 - 东山未及登:指诗人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或目标。 - 野眠孤似鹜:形容自己孤独寂寞地生活着,像一只孤单的鸭子。 - 衰鬓短于僧:形容自己的头发已经稀疏,比僧人还要短。 -
岁月有今数,乾坤多此身。 恶怀时避客,梦语夜惊人。 浅道难还古,陈粳不继新。 谁怜伏莽下,白首病词臣。 释义:岁月如流水一般,转眼间已是今日,我身在天地之间,却感到孤独无助。心中充满对时光的厌恶,夜晚常常梦见自己被惊醒,醒来后心绪烦乱。 浅道难还古,陈粳不继新。 谁怜伏莽下,白首病词臣。 注释:浅道难以回到古代,陈年的大米也不再新鲜。没有人可怜我这个老病之人,只能在黑暗中度过余生。 赏析
【注释】 自述:诗人以“自述”为题,抒发自己漂泊无定、思家念亲的心情。 廿(20)载:二十年。 客(kè):客人,指流浪在外的人。 二毛种种:两鬓斑白,形容衰老。 日侵吾:太阳渐渐逼近我。 云中月:月亮映照在云朵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得意何如海上凫(fú):意气风发,得意洋洋的样子如何。海鸥自由自在地飞翔。 瓯(ōu)泛龙团:茶瓯里泡着龙团茶,指品尝名贵的茶叶。 愁自掇(duō)
诗句释义与译文 自述 - 老氏: 指老子,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此处指老子哲学思想影响深远,如流沙般遍布后世。 - 庄生: 指庄子,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自然无为、清静淡泊。 - 蘧然卧: 形容心境宁静,如睡醒后的轻松感。 寥寥宇宙间,畴能体纯素 - 寥寥: 形容宇宙的广阔和渺茫,难以尽数。 - 纯素: 纯净而简单,指追求真理的纯粹态度。 大道本无垠,阴阳互为户 - 大道:
【注释】 方期:本想。椎髻(chuíjié):古代妇女梳的一种高耸发髻,用簪子固定。林泉:指山林泉水等自然景物。鹤闭鸾拘:比喻隐居生活,如同仙鹤关在笼子里,鸳鸯被拘禁一样,痛苦不堪。刘氏酒:指晋朝的刘伶,以嗜酒著称。姮神:即嫦娥,传说中月中的仙女。光负百回圆:指月亮的光华照耀着大地,使万物都显得圆圆的。写翠:指书写文章。开镜:打开镜子。拂弦:弹琴时拨动琴弦。幽栖:指隐居的生活。差:很;可:能
自述 疏水贫中味,湖山画里身。 圣朝容弃物,天道健劳人。 藏酒荆钗妇,分甘鹤发亲。 家庭亦为政,输粟救芳邻。 注释: - 疏水:这里指的可能是作者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或者是其生活的环境。 - 湖山画里身:形容自己的生活就像画中的景色一样美好。 - 圣朝:指朝廷或国家。 - 天道:指自然的规律或者宇宙的道理。 - 藏酒荆钗妇:形容一个普通妇女在艰难时期仍然保持节俭的生活方式。 - 分甘鹤发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自述”,即自我叙述。首联“三十今过二,清贫兴转赊”意思是:我三十已经过了两年,如今生活清贫,心情反而更加不如意。诗人以反语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三十今过二”,“过二”是虚数,指三十。诗人说自己已到了三十岁,但仍然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这自然不是诗人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