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
翻译 端午前三天将返回吴淞,给我的子女们示存、适庭、汉倬、肃徵。 银塘、楝花风定,阴阴翠叶如许。 月光泉社里联吟惯,小别也成凄楚。 相送处,怕一剪烟帆,便见矾清树。 故乡延伫。 想悬艾帘栊,澡兰庭院,谁与共芳序。 垂杨岸,还忆寻春前度。 分襟泪点轻注。 天涯重见无多日,又写江郎恨赋。 情最苦。 是两桨寒潮,催送斜塘路。 匆匆款语。 约置酒弦诗,移灯读画,再听小楼雨。 赏析
临江仙·丹阳舟次有怀【小泊云阳驿外,板桥初柳如丝。】 在丹阳的江边停船时,看到云阳驿外有垂柳。 【落灯风定雁声迟。】夜深人静时,听到大雁归巢的消息,声音渐渐稀少。 【疏林烟际寺,残雪水边篱。】远处的树林在烟雾里隐约可见,河边的积雪映照着寒光。 【报道欲归未得,江南江北相思。】听说要回家却还没能回去,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 【佳期好在熟梅时。】美好的时光总是在熟梅的季节到来。 【兰窗同命酒
玲珑四犯 题友人小像 家近西泠,爱一片凉波,几叠云嶂。 吹遍梅风,莎径苔痕初长。 蜡取晓屐冲泥,底事用、岁寒松杖。 问送僧、寻药前去,只费黄桑几两。 棕榈笠子尖圆相。 制山衣、水田新样。 罛师钓叟真无别,但少纶竿飏。 好向十字蘋边,唤菱角、轻摇烟舫。 把湖畔、枫叶菰米,写成渔唱。 【注释】 玲珑:精巧。 题友人小像:题写友人的画像。 家近西泠:西泠是西湖的一个地名。 “爱”字点出画中人物居地。
诗句 - 隔水鸣遮了: 描述声音从水面传来,好像被什么物体阻挡一样。 - 石桥南、槐叶愔愔,柳丝袅袅: 描绘石桥附近的景色,槐树叶子绿油油,柳枝随风轻轻摇摆。 - 竹屋梅坪微雨过,无限新凉怀抱: 竹屋里的梅花在雨后格外清新,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 记胜侣、曾同短棹: 回忆与好友一起划船的经历。 - 回想欧苏诗句好,听篙师、已说溪亭到: 回想欧词苏诗的好句,听到船夫已经到达溪亭了。 -
《踏莎行·送沈学子归华亭》是明代诗人王昶所作的一首词。下面是诗句及其翻译、注释和赏析: 1. 诗句及翻译: - 古驿长亭,荒湾野水。 - 古驿:古老的驿站。 - 长亭:古代用来传递信息的站舍,多建在道路旁,以便于行人休憩和传递书信。 - 荒湾野水:荒芜的水边。 - 频年也洒征衫泪。 - 频年:多次的年头。 - 洒:眼泪滴落的样子。 - 征衫:出征时穿的衣物,此处指作者自己的衣服。 - 也:副词
祝英台近 策时自寒山来,同宿蘋花池馆。时帘外雨潺潺,竹梧萧瑟,因填此解,兼示子存、适庭 小屏深,孤竹冷,凉雨下苔石。 款竹重来,琴酒共瑶席。 却思昨夜空岩,飞泉响处,恨不与、故人游历。 正相忆。 谁知系艇烟堤,携手慰岑寂。 话了巴山,更听短檐滴。 待看红藕香生,黄梅风定,同踏遍、数峰晴碧。 译文: 策马自寒山赶来,与我一同住宿在苹花池馆。窗外雨声潺潺,竹子梧桐也显得萧瑟,因此填下这首词
南乡子·题朱吉人画丛篁飞瀑图 雨霁起秋岚,云外斜横碧玉簪。隐约三间茅屋在,花南。一道飞流下断岩。略彴倚寒潭,鸾尾萧萧映石龛。如此溪山清绝处,真堪。容我幽栖卜草庵。 注释: 1. 雨霁起秋岚:雨后天气转晴,空气中弥漫着秋天的凉意。 2. 云外斜横碧玉簪:远处的山峰被云雾缭绕,仿佛是一根碧绿的玉簪斜插在云端。 3. 隐约三间茅屋在:茅屋隐约可见,位置在前方不远的南方。 4. 一道飞流下断岩
踏莎行 题廖觐扬西风鞍马图 旅馆敲风,孤篷听雨。 三年曾忆燕台住。 凉秋白下又相逢,一鞭更跨征鞍去。 身世飘零,功名迟暮。 重来录别添愁绪。 江南春到杏花梢,期君走马长安路。 注释: - 旅馆:指诗人住宿的地方,可能是指某个旅店或客栈。 - 敲风:风吹在窗户上发出的声音。 - 孤篷:形容孤独的旅行者乘坐的简陋的篷车。 - 燕台:指古代的燕国都城,这里泛指京城或其他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
秋波媚 舟泊斜塘 香稻风生系吟艭。 竹露滴篷窗。 销魂最是,昨宵画阁,今夜烟江。 短亭回首家山隔,何处寄兰茳。 知他也合,慵熏箫局,倦剪银釭。 译文: 香风吹过稻田,系紧了船桨。竹叶上滴下的露水落在篷窗上。昨晚在画阁中欣赏美景,今晚则在烟雾缭绕的江面上度过。短亭前回头望去,家乡的山水隔着很远,不知该寄些什么给故乡的兰花和农具呢?他应该也像我一样,懒得吹箫、懒得剪银灯吧。 注释: - 香稻风生
忆秦娥 青溪旅夜 情脉脉。 扁舟频作秦淮客。 秦淮客。 柳边残雨,水边残笛。 红栏桥下秋潮急。 梨花门巷长相忆。 长相忆。 乌啼凉月,夜深人寂。 注释: 1. 忆秦娥:这是一首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的诗词中。 2. 情脉脉:形容情感深沉、绵延不断。 3. 扁舟:小船。 4. 秦淮客:在秦淮河畔居住或旅行的人。 5. 柳边:靠近柳树的地方,可能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6. 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