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尔田
念奴娇·春晚泛舟枫桥寒山寺 古微丈为言辛亥八月宴集于此,归舟谱此词,盖不胜黍离之悲也。 载香游缆,傍云廊重舣,幽单春客。一掬招提花外水,谁共闲鸥分席。塔影书空,溪流饶舌,旧赏都陈迹。点霞波镜,醉颜犹认枫色。 还记飞盖西园,秋坰小队,岸风前吟帻。下界钟声催世换,尘梦何曾留得。故苑惊灰,诸天凄梵,付与残僧识。雪香桥堍,乱樱红送帆隙。 注释: 1. 载香游缆:载着香气的船桨(泛舟)。 2. 游缆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语言的表达。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蝶恋花”是词牌名,“明月空床堆半绣”是第一句,“明月”是上片的标题,“明月空床"即空床独对月光,这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及人物的动作;“半绣”指床上铺着半幅绣有花纹的绸缎,这一句是描写环境,渲染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红锦交枝,泪染春冰透”是第二句
木兰花慢 · 尧化门车中赋 注释: 1. 倚軨天似醉,问何地,著羁才。堪乱雪荒壕,春鹃泪点,残梦楼台。低徊。笛中怨语,有梅花、休傍故园开。燕外寒欺酒力,莺边暖阁吟怀。惊猜。 (倚靠)倚靠天仿佛喝醉了,问什么地方,能让我施展才能。 2. 萧瑟兰成(lán shú lán chéng),江关投老,一赋谁哀。 3. 秦淮(qíng huái),旧时月色,带栖乌、还过女墙来。 4.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意,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歌表达分析,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点绛唇·宫词: 暗约宫黄,秋衾闲梦承恩遍。画罗裁扇。泪涴鸾绡汗。 翠辇忘还,夜夜西风怨。披香殿。石鳞沈辨。总被荒萤见。 【注释】 ①点绛唇:唐教坊曲名。又名“凤归郎”、“卷珠帘”。②宫黄:宫妆的黄色,这里指女子的化妆。③承恩遍
【注释】 𢬵:古代妇女的首饰。 抵死:至死不变。 暗雨:细密的雨,形容思念之深。 菱花:指菱花镜。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怀念。上片写其情之深长,下片写其所思之切。全词以景起,以景结,情景交融,意境幽远。 首句“水盼兰情𢬵诀绝”是说女主人公盼望之情与兰花一样美好而永恒,然而却终将离别,不能相聚。“不道柔肠,抵死还成结”是说女主人公虽然知道这感情终究是要断绝的
【注释】:绛绡单(红色薄纱的衣服):绛色丝织的单衣;铅泪(眼泪,指相思之泪):女子思念远方丈夫所流的泪水;银鸭:(古时)铜制或瓷制的香炉,用以焚烧香料;香脑(香料):如熏草、芸草等制成的香料;可奈春寒(怎能忍受春天的寒冷):怎能忍受春天的寒冷呢?可,怎;奈,怎能;怀抱被花恼:怀里被花儿扎得难受;断肠一院流莺(使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庭院里,黄莺在啼叫,使人肝肠寸断;落红帘幕(残红的帘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诗的意境和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南国再逢,渚兰飘恨,北山休赋,篱菊牵悲”一句中“渚兰”“篱菊”是意象,分别象征了诗人的故人与自己;“怕人知”,说明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忧愁。 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景。首二句点明时节为秋暮,写落日、残阳、雁归、楚江、烽火、蓟门、烟树等景物,以景衬情,渲染出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看陌上、落花蜂网蜜”
金缕曲 · 闻军中𧤅栗声,感赋 【注释】 何处霜箛彻。望高秋、毡庐四野,绣旗明灭。摇动星河三峡影,坏垒乌头如雪。听一阵、呜呜咽咽。马上谁携葡萄酒,伴将军、醉卧沙场月。冰堕指,泪流血。 男儿到此肝肠裂。拥残镫、吴钩笑看,梦魂飞越。日暮金微移营去,白羽千军催发。更几点、遥天鸿没。驻马蓬莱传烽小,正咸阳、桥上人初别。清夜起,唾壶缺。 【译文】 不知何处的霜降透了整个军营
《青玉案·和方回韵》是宋代辛弃疾的词作。此篇为和韵作品,上阕写与友人离别后的相思之情;下阕写别后对燕台故人的怀念和思念之苦。 垂杨绿遍来时路(垂柳绿得到处都是)——描写了杨柳的颜色和生长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更几日、雕鞍去(过了几天,你又要骑马离开我了)——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强调了时间流逝的感觉和离别的悲伤。
祝英台近·蜡花风起 烛火微凉,筝弦声断,帘影摇曳在秋水中。一尺相思,人靠在屏风后。笛声吹起春天的魂,翻阶红药,都消受了看花的情意。 和着残酒醉。一年来袖中的香粉零落,啼哭的潘鬓,终是憔悴。此情欲说还休,彩云归梦,只有明月照你无睡。 注释: 1. 蜡花风起:形容烛火微凉,风吹过蜡花飘散的景象。 2. 筝弦声断:形容筝声突然中断,可能是因为有人弹奏或者乐器损坏。 3. 帘影摇曳:指窗帘的影子随风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