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纫兰为佩,君方剖竹分符。才情风调有谁如。仿佛三生小杜。
置酒昔登岘首,题诗今对匡庐。青衫恨不到西湖。共湿黄梅细雨。
【解析】
此为送别诗,作者在饯行之际,即席赋词以赠刘牧之。全词抒发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依依惜别的情怀。上片写刘牧之去杭任的得意和得意后的感慨;下片写别后思念之情。
第一句“我自纫兰为佩,君方剖竹分符”,言自己以兰草为饰品,而你即将被授任为地方长官。“佩”,指佩戴之物。“分符”指受命出使。“纫兰”,用芳草做带,古人常用来象征品格高洁的人。“剖竹”,指授予符节,分封官职,此处借指出任地方长官。“君方剖竹分符”,是说刘牧之将受任于杭,所以诗人用“纫兰为佩”表示祝贺。“才情风调有谁如”,意谓你刘牧之具有高超的才华、文采风流,天下还有谁能比得上呢?“风调”,指风度气质、才华文采。“谁如”,意为还有谁能比得上?这是对朋友的赞美。“仿佛三生小杜”,言好像在三生三世以前就认识你了(“三生”语本《庄子·逍遥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小杜”指杜甫。“小杜”即杜牧,唐著名诗人。“三生”指前世今生。“小杜”,杜甫号少陵野老,故称。“仿佛”“三生”都是夸张的说法,表明刘牧之的风采,与杜牧十分相似,这既是对朋友的赞赏,也是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更是一种难得的知己之交。
第二句“置酒昔登岘首,题诗今对匡庐”,言当年你刘牧之曾在此饮酒吟诗,而今我们又将在这里把酒言欢。“置酒”,设酒宴,宴饮。“岘首”,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汉阳山之巅,相传三国时刘备与诸葛亮曾于此临眺。“匡庐”,庐山的简称。“匡庐”指庐山,这里暗指刘牧之的家乡。此言昔日与刘牧之共饮酒赋诗之地,今日又将成为他们再次相聚的地方。“青衫未湿西湖雨”,“青衫”代指文人雅士,古代读书人常穿青色长袍。“青衫未湿西湖雨”,意思是说刘牧之此次赴杭任职虽未沾湿杭州西湖之雨露,但此行必将干云蔽日,其影响必定波及到西湖一带。言外之意是说刘牧之此次去任,将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影响。
最后两句“黄梅细雨共湿衣”,“黄梅细雨”即春雨,春天江南常有绵绵细雨。“湿衣”,湿透衣裳。此言离别之后,两人虽各奔他乡,但彼此心心相印,友情依旧。“共湿黄梅细雨”既表达了对朋友的依恋之情,也表达了对这次离别的不舍之情。
这首词语言朴实流畅,意境开阔深远,风格豪放洒脱。全词以叙事起,直笔点明送别之事,接着写刘牧之赴杭任事,然后写别后相思之情,最后再回到送别之事,脉络清晰自然,结构紧凑严密。词中多次用典,既有对朋友的赞美之情,又有对这次离别的不舍之意。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