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麋鹿难驯,金镳纵好,志在长林丰草间。唐虞世,也曾闻巢许,遁迹箕山。
越人无用殷冠。怕机事缠头不耐烦。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亲旧相欢。况属清时,得延残喘,鱼鸟溪山任往还。还知否,有绝交书在,细与君看。
沁园春
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麋鹿难驯,金镳纵好,志在长林丰草间。唐虞世,也曾闻巢许,遁迹箕山。 越人无用殷冠。怕机事缠头不耐烦。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亲旧相欢。况属清时,得延残喘,鱼鸟溪山任往还。还知否,有绝交书在,细与君看。
注释:
- 自古贤能:自古以来,有才能的人。
- 壮岁:年轻时。
- 飞腾:腾飞,奋发向上。
- 老来:年老时。
- 九患:指人生多忧的九种状况。
- 天教:自然地教导。
- 寂寞:孤独。
- 孤愤:独自心怀不满或愤怒。
- 麋鹿难驯:比喻难以驾驭。
- 机事:政治斗争。
- 殷冠:殷商时期的帽子。
- 唐虞世:指唐尧、虞舜时代的社会环境。
- 巢、许:相传为上古隐士,他们隐居不仕,避世而居。
- 遁迹:逃匿隐居。
- 箕山:山名,位于今河南登封县西北。
- 机事缠头:指官场上的各种繁文缛节。
- 诗书满架:形容家中书籍丰富。
- 琴樽一室:指家中只有琴和酒杯,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
- 清时:指清明的政治时期。
- 残喘:勉强生存。
- 鱼鸟溪山: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 还知否:意思是你是否知道。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末年文人张炎所作的一首咏怀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和总结。全词以“沁园春”为题目,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风波中历经坎坷后的感慨之情。
首句“自古贤能”,点明了全文的主题。接下来的句子“壮岁飞腾,老来退闲”,描述了作者年轻时的奋发向上,以及年老时的退隐生活。接着,作者通过“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这几句,表达了自己一生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和挫折,以及由此带来的孤独和愤懑。这些情感贯穿全文,构成了作品的情感基调。
在描述自己的遭遇和感慨的同时,作者也不忘描绘自己生活的环境和心境。如“麋鹿难驯,金镳纵好,志在长林丰草间”这一句,描绘了自己在政治斗争中难以驾驭的局面和内心的坚定信念;“唐虞世,也曾闻巢许,遁迹箕山”,则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作者也不忘提及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如“越人无用殷冠”,暗含了南宋末年的政治动荡和民族气节的缺失。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