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初一点,莹如如、无相无形无质。不荡不摇常正定,直是断踪绝迹。变化无方,显微无间,妙理应难测。为伊言破,屏除缘虑尘识。
放教方寸虚澄,里头宁贴,方见真端的。三五混融心月皎,照破本元来历。烁烁圆明,如如不动,运化无休息。静中拈出,蟾光烁破无极。

【解析】

本词的上片写胡秀才的“真性”如何。下片写其真性的显现,并以“静中拈出”四字点破全篇。

“亘初一点,莹如”,意为最初只有那一点,晶莹剔透,无形象、质素。“不荡不摇常正定”,意为不动也不摇,始终处于端正状态。“直是断踪绝迹”一句,意谓它不生灭,不往来,断绝了一切踪迹和迹象。“变化无方,显微无间”,意为它的变化无穷无尽,它的微妙之处也无从测量。“为伊言破,屏除缘虑尘识”,意为为了他的缘故,我破除种种思虑,摒弃世俗之见。“放教方寸虚澄,里头宁贴,方见真端”三句,意为只要心田虚空澄清,才能见到它的本体。“三五混融心月皎”,意为它像月亮一样与五脏六腑融合。“照破本元来历”,意为照亮了人的本性和来路。“烁烁圆明,如如不动,运化无休息”,意为它明亮闪烁如圆月,永远动而不移,运转化育而不停息。“静中拈出,蟾光烁破无极”。意为在寂静之中拈出它,它的光芒能将黑暗烁破至无限。

【赏析】

本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咏颂道人真性的描述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

上片写胡秀才的“真性”如何。开首两句用一“点”字写出了真性的初始状态。真性是道家所讲的宇宙万物的本原,它既无形质又无名相,既不可动摇又不可捉摸。作者从这一方面加以描写,旨在突出真性的虚无缥缈之态。以下数句进一步描绘真性的特性。它虽然不动不摇,但并不静止不动,而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无穷无尽,微妙难测,无法用言语描述。正因为它的存在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作者说它之所以被赋予名字,是为了消除人们的种种思虑,摒弃世俗之见,以便更好地认识它本身。

下片以“放教方寸虚澄”四字点破全篇。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说,只要心田虚空澄清,才能见到它的本来面目。这里所说的心田就是人的心。心是人体最微妙的地方,也是最难把握的部位。作者在这里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即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去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里头宁贴,方见真端”两句是讲,只有当你的心真正平静下来时,你才会发现它的本来面目。

“三五混融心月皎,照破本元来历。烁烁圆明,如如不动,运化无休息”几句的意思是:它就像明亮的月亮与身体的五脏六腑融为一体,能够照亮人的本性和来路。它明亮闪烁如圆月,永远动而不移,运转化育而不停息。

“静中拈出,蟾光烁破无极”两句则是说,在寂静之中拈出它,它的光芒能将黑暗烁破至无限。这几句是对前文的进一步补充和说明,进一步强调了真性的光辉能够普照万物、无远弗届的神奇作用。

整首词通过对真性的描述,展示了道家追求自由自在的逍遥境界。同时,词中所体现的人生哲理也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