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峰头雪半融。倚空一朵玉芙蓉。面朝阳处光消释。背向阴边尚积重。
天气朗,日光曈。看来浑似画图中。灞桥何处骑驴叟,西水谁招载鹤翁。
蜀锦峰头雪半融。倚空一朵玉芙蓉。
面朝阳处光消释。背向阴边尚积重。
天气朗,日光曈。看来浑似画图中。灞桥何处骑驴叟,西水谁招载鹤翁。
诗句释义与赏析:
蜀锦峰头雪半融。
解析:此句描绘了蜀地的山峰被一层薄薄的积雪覆盖的景象。”蜀锦”一词不仅形容了山的形态,也隐喻了大自然的细腻和美丽。”雪半融”则表达了雪的融化过程,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倚空一朵玉芙蓉。
解析:这句诗通过”倚空”一词表现了芙蓉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美丽景象。”玉芙蓉”则赋予了这种景象以高雅和纯洁的象征意义。整个句子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美丽的自然画面。
面朝阳处光消释。
解析:这句描述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射在花朵上的情景。”光消释”描绘了太阳光芒柔和而明亮的特点,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
背向阴边尚积重。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尽管面向光明,但背阴之处仍积存着厚重的雪。这反映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不均,以及不同位置接收光照的差异性。
天气朗,日光曈。
解析:这里描写的是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景象。”明朗”和”曈”分别传达了天空的清亮和太阳的明亮,营造出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氛围。
看来浑似画图中。
解析:这句表明眼前的景色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化的自然场景中。这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极高的审美情趣。
灞桥何处骑驴叟,西水谁招载鹤翁。
解析:诗人在这里通过提及“灞桥”和“西水”这两个地点,暗示了某种离别或寻觅的场景。“骑驴叟”和“载鹤翁”则可能代表了诗人的朋友或是旅途中的同伴,他们的形象为这幅自然美景增添了几分人文的色彩和情感的温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赞美。整首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通过细致的景物刻画和深情的情感表达,沈禧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画般的自然世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美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