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借明光无问处,野怀雅趣林丘。不妨枕漱事迟留。千岩如竞秀,万壑欲争流。
月观风亭随处好,顿令热恼全收。一觞一咏足清游。世情看白发,心事付沙鸥。

【解析】

此词写山居之乐。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欲借明光”为引子,由山中美景引出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月观风亭随处好,顿令热恼全收”,写自己游赏的兴致,也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不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苦闷。

【答案】

译文:想借助明月之光去寻求心灵的寄托,野外的情怀雅致而情趣盎然。不妨在枕边漱洗着美酒,事情可以慢慢来留连。千重岩石如同争奇斗艳的花卉,万条壑谷仿佛在互相竞争奔流。

欣赏风声,到处都很美好,立刻使心头烦闷全消。一杯酒一咏诗,足够清闲自得。世上的人看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我的心情却交给沙鸥。赏析:这是一首写山中生活的小令词。开头二句即从“欲借明光”生出,说山中虽无明月,但只要凭藉那野性的怀抱、高雅的情致,也能在林丘间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无妨枕漱事迟留”,意思是说,不必着急离开这山林之中。接着三、四两句,又进一步描写山中景色。“千岩如竞秀,万壑欲争流”,写山中岩石峭拔挺立,像在争相展示自己的秀丽;山中的溪水奔腾激荡,像是要争夺上游。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山中景色写得有情有致。结尾两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词感情的核心。“月观风亭随处好”,“观”字点明所观的是月亮;“亭”字点出所见之地。“随处”,表明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如此。“顿令热恼全收”,意谓观赏月色,欣赏风声,都令人心情舒畅,烦恼尽消。结拍二句,则将个人的感受与世态联系起来,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世情看白发,心事付沙鸥”,是说自己虽然已看惯世间的变迁,但对于世事人情已经看得淡薄了,然而心中的忧愤和不平仍然不能释怀。最后一句更是以沙鸥作比喻,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