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上元灯。无处邀朋。何如窗下且瞢腾。谩忆牙旗穿夜市,铁马春冰。
歌舞有人曾。倦与争能。越罗裁服换吴绫。尽道先生归隐也,乌帽乌藤。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浪淘沙·赋元夕遇雨次俞紫芝韵》。下面我将逐句进行翻译和注释,并附上赏析。

  1. 雨打上元灯。无处邀朋。何如窗下且瞢腾。谩忆牙旗穿夜市,铁马春冰。
  • 雨打上元灯:元宵节夜晚,雨点打在灯笼上,增添了几分浪漫气氛。
  • 无处邀朋:因为下雨,无法邀请朋友来聚会。
  • 何如窗下且瞢腾:与其在户外淋着雨,不如在家里睡觉休息。
  • 谩忆牙旗穿夜市:回忆起元宵节晚上,街上挂着彩旗,热闹非凡的景象。
  • 铁马春冰:形容骑兵穿着铁甲在冰上奔驰,展现出威武壮观的景象。
  1. 歌舞有人曾。倦与争能。越罗裁服换吴绫。尽道先生归隐也,乌帽乌藤。
  • 歌舞有人曾:曾经有歌舞表演,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 倦与争能:厌倦于这种争斗和竞争,追求一种平和的生活。
  • 越罗裁服换吴绫:用越国的丝绸替换吴国的绫,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尽道先生归隐也:大家都说先生已经归隐了,不再参与世俗的纷扰。
  • 乌帽乌藤:头戴黑色帽子,身穿黑色衣服,象征着归隐后的朴素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词人以雨天为背景,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他通过对比雨天和晴朗天气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同时,词人还巧妙地将家乡的元素融入诗歌中,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感人,是苏轼诗词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