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洗璇穹青杳杳。年光红入滩头蓼。翠盖撑烟吹半倒。霜信早。一奁寒影磨清晓。
早是轩扉尘不到。好山更与供登眺。酒债渐多诗债少。翻水调。西风几叠渔家傲。
【注释】
璇穹:指天空。寒信:霜的征兆。轩门:指高高的窗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首句写冬日清晨,露水晶莹,照得天空如洗,青翠欲滴;次句写红蓼花在滩头盛开,与初冬的阳光相辉映;第三、四句写寒气早至,晨雾中,翠盖般的芦苇半倒,拂去寒气,露出清澈的月色,令人顿觉清冷,这两句写景工细入微;第五、六句写诗人早已登高远眺,而友人却还闭门不出,好山美景,只能供他眺望;末两句写自己酒债渐多,诗债少,但仍然要吟咏《渔家傲》,抒发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全诗写得含蓄委婉,清新隽永。
【译文】
冬日清晨,露水晶莹,照得天空如洗,碧绿欲滴;红蓼花在滩头盛开,与初冬的阳光相辉映;寒气早至,晨雾中,翠盖般的芦苇半倒,拂去寒气,露出清澈的月色;好山更与供人登高远眺;酒债渐多,诗债少,但仍然要吟咏《渔家傲》,抒发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赏析】
此词为送别之作,是送别友人时所作。上片写景,下片言别情。
“露洗璇穹青杳杳”,开篇即描写了冬日清晨的景象。“璇穹”指天空,“青杳杳”形容天色湛蓝而幽深。这句描绘了冬日清晨,天空湛蓝且幽深,露水晶莹,照得天空如洗,碧绿欲滴。这里的“青”字不仅描述了颜色,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透露出一种宁静、清新的美感。这种景色让人感觉既神秘又美丽,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种静谧的氛围中。
“年光红入滩头蓼”,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岸上的红蓼花。“年光”指的是一年的时光,而“红入”则形象地描绘了红蓼花的颜色鲜艳夺目,如同被岁月染色一般。这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突出了红蓼花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状态。同时,“入”字的使用,也使得这种色彩显得更加生动、鲜明。
“翠盖撑烟吹半倒”,继续描绘了红蓼花的形象。“翠盖”是指红色的叶子,“撑烟”则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在风中摇曳的情景。“吹半倒”则表现了风吹过水面时,叶子随风飘动的样子。这里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传达了一种动态的美感。
“霜信早”三句进一步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霜信早”意味着霜降较早,而“一奁寒影”则形容霜降后,一切都笼罩在一层寒冷的影子之中。这里的“寒影”不仅指实际的霜降,也象征着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
“早是轩扉尘不到”一句突然转到了诗人自己的身上。“早是”表示时间的紧迫,而“轩扉”则指高高的窗户。这里的“尘埃不到”可能暗示着诗人已经远离了繁华的世界,独自享受着这份宁静。然而,尽管诗人身处高处,但他的心却依旧牵挂着远方的朋友。
“好山更与供登眺”一句回到了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人在这里再次强调了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借助这份自然的美好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欣赏到更多的美好景色。
“酒债渐多诗债少”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酒债渐多,但诗债却在减少,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在闲暇之余更多地投入到了诗歌创作中去。这里的“酒债”和“诗债”分别代表了生活中的两种不同的乐趣。酒可以让人在欢乐中忘却烦恼,而诗则可以让人沉浸在美好的情感中。
“翻水调”三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水调”是一种音乐形式,而这里的“翻”字则暗示了诗人正在创作新的诗歌。这里的“西风几叠”可能指的是他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如同西风一样不断地吹拂着他的心灵。同时,这也表达了他对朋友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祝愿。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情感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