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万岁山下、天池中,赪鲂赤鲤森蚁蜂。荷阴柳影护深碧,扬鬐鼓鬣何憧憧!
恩波浩荡得所托,异日或可随云龙。乘舆北狩未及远,鱼已就戮遭群凶。
公然白日恣窃盗,得钱聊复斗酒供。圣恩自谓守御固,岂知守者元非忠?
群鲜无知固可负,忍负主意将为容。又不见苍生与鱼正相似,托身天池尚如此。
【注】
万岁山:又名万岁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天池:位于长安东北,是唐代皇家园林中最大的一座水池。赪鲂(chēn fáng)赤鲤(lǐ):红色的鲤鱼和黑鱼。森蚁蜂:指蚂蚁、蜜蜂等。荷阴:荷花的阴影下。柳影:指垂柳的影子。扬鬐鼓鬣:扬帆鼓帆,形容鱼群张帆而行。恩波:帝王的恩惠。云龙:指云彩中的神龙。乘舆北狩(shù)未及远:乘坐皇帝的车子向北狩猎,还没有到达目的地。鱼已就戮遭群凶(zhòu):鱼儿已经被杀戮,成为群恶之人的猎物。恣窃盗:任意偷窃。圣恩自谓(wèi zhì)守御固:自以为皇帝的恩典,守卫防守十分牢固。岂知:哪里知道。守者:守卫的人。元非:根本不是。元:同“原”。为容:忍受,容忍。又不见苍生与鱼正相似,托身(yōu shēn)天池尚如此:又不曾看见平民百姓像鱼儿这样,依附于皇宫而生活,依然像鱼儿一样。苍生:指普通百姓。苍:黑色,这里指老百姓。正相似:确实很相似。托身:寄托自身或依附他人。
【译文】
君不见万岁山下、天池中,红色的鲤鱼和黑鱼密集如蚁蜂。荷花荫下柳影映护,一片深绿,鱼儿张帆鼓鬣,多么忙碌!
天子恩泽浩荡得所托付,将来也许可以跟着龙腾云飞。但可惜的是,皇上狩猎尚未归来很远,鱼儿们已经遭到杀害。
它们公然大胆地在大白天行窃偷盗,等到得到一些钱财便用来购买酒食。我们以为天子的恩典守卫防守十分牢固,却不知那些守卫守护的人原来并非忠诚之士。
那些鱼儿无知无识,固然可以背叛;但我们又怎么能忍心背叛君王,将国家大事当作自己的私情来容纳呢?又怎能不看到那些百姓与这些鱼儿是多么相似,他们依附皇宫生活,仍然像鱼一样生活着。
【赏析】
此诗前半写鱼儿受宠幸之状,后半写鱼儿被害之冤。诗人借咏物言志,寄寓感慨,讽刺了唐玄宗宠幸宦官专权,致使国运日衰,朝政混乱。
第一句以“见”字领起全首。“君不见”,是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是对前面“天池鱼”的反诘,表明自己对此的不解和愤慨。“万岁山”,在长安西北。《水经注》称:“万岁山一名万岁峰。”《三辅黄图》:“万岁峰上起台观。”即今西安城南大雁塔一带。“天池”在长安东北。据《三辅黄图》,池中有蓬莱山,山上有玉女祠。池周围筑墙,环以楼观亭阁甚多。池水从西北流出城去,谓之昆明池。“赪(chēn)鲂”(chīng fāng)与“赤鲤”(lǐ)都是鱼的美称;“森蚁蜂”用来形容众多,极言其多也。“荷阴”“柳影”四句,描写天池之美丽和宁静,以衬托出下文的动荡不安。“荷阴柳影护深碧”,“荷阴”,荷叶遮蔽下的阴影;“柳影”,垂柳的影子。“护深碧”,犹护幽翠。这几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给人以恬静之感,与下文形成强烈对比。
“扬鬐鼓鬣”(jí lǐ),扬鬐,扬帆;鼓鬣,鼓鬣,即挥动鳍鬣,泛指张帆鼓鬣而行。“何憧憧”(hòng chōng),多么繁忙忙碌啊!这两句写鱼儿张帆鼓鬣而行,忙碌不停的样子。这一句是说,鱼儿们虽然游弋不停,但内心并不平静;它们虽忙碌,但也不免惶恐不安。因为鱼儿毕竟只是鱼,没有政治头脑,不能理解人世之事。所以,“恩波浩荡得所托,异日或可随云龙”二句,是写鱼儿对皇帝的信任和希望。鱼儿们认为皇帝的恩泽浩荡,能给予它们很好的保护和庇护,它们相信将来有一天,能够跟随皇上一起飞升九天之上,遨游四海之外。然而,“异日”二字说明这种希望只是一种幻想,并不能实现。“乘舆北狩未及远”,意思是说皇帝的车子还未走到狩猎的地方,鱼儿们就已经遭到不幸了。这一句是说,鱼儿们的命运十分悲惨,它们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皇帝的恩赐,就被杀掉了。“鱼已就戮遭群凶”,就戮,被杀。这句是说,鱼儿们已经被杀死,成为群恶之人的猎物。这里的“群凶”指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奸邪小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鱼儿们的命运真是悲惨极了,它们还没来得及享受到皇帝的恩泽,就被杀死了,成为奸邪之徒的猎物。
最后两句,是写鱼儿们的无奈和悲哀。“公然白日恣窃盗”,意思是说,鱼儿们在大白天明目张胆地盗窃。“得钱聊复斗酒供”,意思是说,鱼儿们拿到一点钱,就买酒来享用。“圣恩自谓”(wèi zhì),意思是说,我们觉得皇帝的恩德很大,应该好好守护它、保卫它。这一句是说,鱼儿们认为皇帝的恩德很大,应该好好守护它、保卫它。“岂知守者元非忠?”意思是说,我们哪里知道守卫的人根本不是忠诚之士呢!这一句是说,鱼儿们认为皇帝的恩德很大,应该好好守护它、保卫它。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守卫的人根本不是忠诚之士,而是奸邪之徒。
这首诗前半写天池中的鱼儿受到皇帝宠爱和信任,后半写它们被害的冤屈。诗人以咏物言志的方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懑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