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陌头。西陌头。陌上香尘粘碧油。见花花自羞。
南高峰,北高峰。两处峰高愁杀侬。行云无定踪。
【注释】
东陌头、西陌头:分别指东西两边的道路。
陌上香尘粘碧油:指路上的尘土被花瓣沾满,像碧油一样。陌,小路。
见花花自羞:看见花就感到羞愧。
南高峰、北高峰:指南面和北面的山峰。
两处峰高愁杀侬:指南面的和北面的两座高峰,使我感到忧愁。侬,你。
行云无定踪:像游动的行云没有固定的去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相思的词,写一位独守空闺的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思念之情。全篇用典,以景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构思新颖,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东陌头,西陌头”,开头两句写女子在南北两条小路上徘徊。东是春光明媚,百花争妍的季节;西是秋高气爽,红叶纷飞的季节。两个“陌头”点出季节不同,但“见花花自羞”又把季节统一起来,说明她既非春天也不是秋天,因为春天百花盛开时,她不会因花而害羞;到了秋季,她又不可能因红叶凋零而感到羞耻。这一“羞”字,不仅表明了女子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她所处的环境。
“南高峰,北高峰”,两句写她登上南高北高的两座山峰,眺望远方。这两座山峰,一座是南方的高峰,一座是北方的高峰。她登上南峰北峰,是为了远望那心爱的情人所在的地方。可是,她的情人究竟在哪座山峰?他是否还在那里?这两句话,一问一答,似乎很自然,实际上却含有无限辛酸。她明知情人可能不在这座山峰,但她仍然登上来,这就表明她已认定情人在那座山上。这种痴心的表现,正是爱情的力量。
“两处峰高愁杀侬”。最后两句写女主人公登南高北高山不见情人,更增添了她的痛苦。山峦重重,云雾缭绕,情人不知在何方,她只好独自倚栏凝望。这“两处峰高”既是指南高北高的两座山峰,也是指她所爱的人所在的地方。由于“两处峰高”,她才“愁杀侬”,即使她感到痛苦不堪。
这首词的上下片,虽然只有四句,但表现了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曲折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爱情心理。从结构上看,上片是叙事,下片是抒情。叙事是背景,抒情是主题。叙事是为抒情服务的,因此叙事部分显得十分简练。抒情部分则写得比较详细、曲折。特别是上片的“陌上香尘粘碧油”、“行云无定踪”,都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写和精当的议论,使抒情部分写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