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迥,霜气护婵娟。眼晕乍临秋水镜,眉黄初学远山烟。不尽使人怜。
清赏处,犹自忆华年。移几当轩添兽篆,卷帘呵手拂鸾笺,人在玉山前。
诗句释义
1 寒月迥,霜气护婵娟。眼晕乍临秋水镜,眉黄初学远山烟。不尽使人怜: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寒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霜气”则是指寒冷的天气中飘洒的雪花或霜。”婵娟”是指美丽的女子,这里特指明月。”眼晕乍临秋水镜”描述了眼睛因看远处的秋水而感到晕眩,”眉黄初学远山烟”则形容眉毛的颜色像秋天远处山色一样温暖而略带黄色。整体上,这句话营造了一个静谧、温柔的夜晚景色,让人产生怜爱之情。
- 清赏处,犹自忆华年。移几当轩添兽篆,卷帘呵手拂鸾笺:这句诗描述了作者在欣赏美景时的回忆。”清赏处”指的是一个安静且宜人的地方,适合欣赏美景。”犹自忆华年”表示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思绪仍回到过去的岁月。”移几当轩添兽篆”描述了一个动作——移动桌子到室外,上面雕刻有野兽的图案,增加了一些神秘和古老的气息。”卷帘呵手拂鸾笺”则描绘了卷起窗帘用手抚摸着华丽的羽毛笔(”鸾笺”)的情景,这可能象征着书写或记录美好瞬间的行为。
- 人在玉山前: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总结句。”人在玉山前”可能意味着诗人站在如玉石般温润的山前,享受着宁静的自然美景,这种景象与前面的诗句相得益彰。
译文
冷月清澈,霜气笼罩下的美丽女子。我的眼睛刚一看到秋水的反射就感到一阵眩晕,她的眉毛像秋天的山脉一样温暖而略带黄色。她的美丽让我无法忘怀。
我在一处清幽的地方欣赏美景,仍然怀念过去的时光。我在室外摆放了一张桌子,上面雕刻有野兽,增添了一份古朴的气息。我轻轻拉起窗帘,用双手抚摸着羽毛笔,仿佛在记录这一刻的美好。
我站在如玉石般的山峰之前,沐浴在自然美景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月、霜气、秋水、眉黄等元素,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怀旧之情。诗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诗中的“移几当轩添兽篆”和“卷帘呵手拂鸾笺”等动作细节,增添了诗的动态美和生动性,使读者仿佛能够亲身体验到诗人的情感和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