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燕台浪寄闻,博山相约许湔裙。
投符求辨驱红豆,倚醉犹能乞紫云。
甘果掷来还并剖,名香窃去更同熏。
市门妒女重相羡,不悔从前刺绣文。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金缕曲》。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回首燕台浪寄闻,博山相约许湔裙。
这句诗的意思是“回首燕台浪寄闻,博山相约许湔裙”。燕台,古代地名,这里指的是一个女子居住的地方;浪寄,意为随意寄居或漂泊无定;闻,指听到、得知;博山,即博山炉,一种古代用于取暖的铜制香炉;相约,表示约定或商定;许,答应;湔裙,洗涤裙子,比喻洗去身上的污点或过失;整句诗意思是:回想起那个女子,我就像一只随意漂泊的船只,在浪花中听说她的事,博山炉前的约会,承诺一起洗净过去的耻辱。投符求辨驱红豆,倚醉犹能乞紫云。
这句诗的意思是“投符求辨驱红豆,倚醉犹能乞紫云”。投符,指投壶游戏,古人的一种娱乐方式;求辨,寻找辨识的标志;驱红豆,指驱赶相思豆;倚醉,醉酒后倚靠;犹能,仍然能够;乞紫云,指祈求天上的紫云,比喻希望与某人重逢或得到某种恩惠。整句诗意思是:通过投壶游戏寻找辨识的标志,醉酒后还能祈求紫云带来重逢的机会。甘果掷来还并剖,名香窃去更同熏。
这句诗的意思是“甘果掷来还并剖,名香窃去更同熏”。甘果,指甜的水果;掷来,投掷过来;还并剖,意味着同时被投掷和剖开;名香,指香气四溢的香料;窃去,偷走;更同熏,意味着更加受到熏染。整句诗意思是:甜美的果实同时被投掷和剖开,香气袭人的香料被偷走,变得更加浓郁。市门妒女重相羡,不悔从前刺绣文。
这句诗的意思是“市门妒女重相羡,不悔从前刺绣文”。市门,指市集的门;妒女,指嫉妒的女子;重相羡,重新引起羡慕;不悔,不后悔;从前,过去;刺绣文,指刺绣花纹的技艺或才华。整句诗意思是:嫉妒的女人再次羡慕我的技艺,我不后悔过去对刺绣的喜爱。
接下来是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人以“回头”为线索,将历史人物和事件巧妙地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首句“回首燕台浪寄闻”,诗人回忆起曾经在燕台寄身的经历,以及与那位女子的约定。这里的“回首”和“浪寄”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
第二句“博山相约许湔裙”,则是诗人与那位女子约定在博山上洗涤彼此的耻辱。这里的“博山”和“湔裙”都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纯洁和美好。诗人以此表达了他对那段历史的珍视和怀念。
第三句“投符求辨驱红豆”,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游戏中寻找辨识标志的场景。这里的“投符”和“驱红豆”都是古人常用的游戏方式,而“求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相的追求和渴望。
第四句“倚醉犹能乞紫云”,则是诗人在醉酒后祈求紫云带来的重逢。这里的“倚醉”和“乞紫云”都体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末句“市门妒女重相羡,不悔从前刺绣文”,则是诗人面对嫉妒的女子的羡慕时,表示自己的不悔和坚持。这里的“市门”和“刺绣文”都象征着女性的才华和美德,而“不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选择的信念和执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现实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