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节光摇粤水濆,重阳风物有馀矄。
榻悬峰顶情无限,帽落樽前兴不群。
词客千秋分白雪,归人三径傍卿云。
茱萸酒罢浑天净,可但瀛城瑞色氲。
【诗句】
九日任公祖邀登金山次韵呈谢
使节光摇粤水濆,重阳风物有馀矄。
榻悬峰顶情无限,帽落樽前兴不群。
词客千秋分白雪,归人三径傍卿云。
茱萸酒罢浑天净,可但瀛城瑞色氲。
【译文】
使节的光辉在粤水上闪烁,重阳节的风光十分迷人。
山顶上悬挂着的床让心情无限,帽子掉落时兴致高昂。
诗人和词人分享着白色的雪,归隐的人旁若无人地走在山中小路。
茱萸酒后天空变得清澈明亮,只因为瀛州城的祥瑞之气弥漫。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之情。
首句“使节光摇粤水濆”,描写了使节的光辉在粤水上闪烁的情景。这句诗既点明了时间(重阳节),又暗示了地点(粤水,即珠江),使得整首诗的背景更加丰富而具体。
第二句“重阳风物有馀矄”,则进一步描绘了重阳节的风物之美。矄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美好的事物,整句诗的意思是说,重阳节的景物是如此美丽,以至于让人感觉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既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深情厚意。
第三句“榻悬峰顶情无限,帽落樽前兴不群”,则是诗人在山顶上的所见所感。这里的“情无限”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而“兴不群”则揭示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个性。
第四句“词客千秋分白雪,归人三径傍卿云”,则是诗人对词人和归人的赞美。这里的“白雪”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白雪,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作品,而“卿云”则是指高耸入云的山峰,整句诗的意思是说,词人像雪花一样纯洁高雅,而归人也像云彩一样高远飘渺。
最后一句“茱萸酒罢浑天净,可但瀛城瑞气氲”,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这里的“浑天净”可以理解为天地间一片清静,而“瀛城瑞气氲”则是指瀛州城(今广东珠海市)的吉祥之气弥漫四周。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可以放下一切烦恼,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诗意,同时也希望瀛州城的祥瑞之气能够继续弥漫开来,带来更多的幸运和喜悦。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