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行行啼哢,唤破一宵秋梦。梦醒封题忙寄与,又不会将书送。怅望碧山头,遥嘱几声珍重。
踏遍长安何用,满目烟云寒冻。檐外铮铮风弄咽,急战雨声还恐。多少客金陵,今夜离愁谁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内容、手法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对原诗有深入的理解,然后结合自己积累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概括出答案。
“归雁行行啼哢”,雁儿一行又一行地鸣叫,惊醒了诗人一个漫长的秋夜。“唤破一宵秋梦”一句写诗人被秋夜的梦声吵醒。“梦醒封题忙寄与,又不会将书送”,梦中所思,诗人急忙用书信寄去,但又不能亲自送到对方手中。“怅望碧山头,遥嘱几声珍重”,诗人在梦中遥祝友人旅途平安,并嘱咐他路上多加小心。
“踏遍长安何用,满目烟云寒冻。”作者感叹道,即使走遍整个长安城也无济于事,因为长安的景致已经让人感到寒冷和孤独。“檐外铮铮风弄咽,急战雨声还恐”,作者听到屋檐外的风声和雨声交加,更加感到心烦意乱,担心风雨之声会影响他的写作。“多少客金陵,今夜离愁谁共”,想到自己也是客居在外的人,今夜的离愁该向谁倾诉呢?
【答案】
译文:
归雁一行又一行地鸣叫,惊醒了诗人一个漫长的秋夜。梦中所思,诗人急忙用书信寄去,但又不能亲自送到对方手中。怅望碧山头,遥
嘱几声珍重”,诗人在梦中遥祝友人旅途平安,并嘱咐他路上多加小心。踏遍长安何用,满目烟云寒冻。檐外铮铮风弄咽,急战雨声还恐。
多少客金陵,今夜离愁谁共!
赏析:“归雁行行啼咯咯,唤破一宵秋梦。”这两句是说,那一行行南飞的大雁,叫着叫着,把诗人从梦中唤醒,使他
久久不能入睡。这一句既点出时间是秋天的夜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即由于秋风萧瑟,大雁南飞而引起的孤寂之感。
“梦醒封题忙寄与,又不会将书送。”诗人想了很多办法安慰自己,可是仍然睡不着觉。他只好起来,在信封上写了几个字,就把它
放在枕边。可是这样还不能解愁,他又把信重新封好,匆匆忙忙地寄了出去,希望朋友收到后会高兴一些。可是这样又有什么用处呢
?
“怅望碧山头,遥嘱几声珍重。”诗人想得更加多了,他想告诉朋友,要他在途中多加小心,一路顺风。可是这样的叮嘱又有什
么用呢?诗人只能在心里默默祝愿,希望朋友能够平安无事。
“踏遍长安何用,满目烟云寒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思念朋友时产生的孤独感、寂寞感。“踏遍长安”表明诗人已不满足于
眼前的景色,而是到处去寻找朋友。然而,当他来到长安的时候,看到的只是一片萧条冷清的景象:烟雾弥漫、寒气扑面。这种环境使
诗人感到十分孤独,他不禁发出了感慨:“满目烟云寒冻。”长安城的繁华景象消失了,剩下的只有一片萧条冷清的环境。
“檐外铮铮风弄咽,急战雨声还恐。”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外面的风雨声不断地响起,使诗人感到十分烦躁。
“多少客金陵,今夜离愁谁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和思念之情。诗人想到自己也是客居在外的人,今夜的离愁该向
谁倾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