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多愁、和天也惨,双股泪、席间流。记花月楼台,扇横鸾影,杖拥鸠头。西风妒他春好,并霜威、作践一场秋。翠减芙蓉夜被,尘生古褐冬裘。
青山今古事悠悠。双冢向人愁。有守宿寒鸦,招魂芳草,代哭鸣蜩。椿萱世难全寿,叹人生、到此意俱休。付与夕阳收管,一杯时奠松楸。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主要集中对手法、语言、构思等方面进行分析。
(1)
“算多愁、和天也惨,双股泪、席间流”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多愁”比作“和天也惨”,将“双股泪”比作“席间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内心极度忧伤的痛苦感受。这两句诗是全词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悲惨遭遇,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哀痛之情。
(2)
“西风妒他春好,并霜威、作践一场秋。”意思是:西风嫉妒春天的美好,与凛冽的寒风一起,摧残了秋天。这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西风”“寒威”“霜威”,将秋风的冷峻、凄厉和冬天的严寒、冷酷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悲苦之情。
(3)
“有守宿寒鸦,招魂芳草,代哭鸣蜩。”“椿萱”是父母,代指父母。“萱草”为忘忧之意,即《诗经·卫风·伯兮》中的“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这句诗借用典故,写自己思念亡父的心情。这两句诗运用了借典手法,用“守宿”之“寒鸦”,“招魂”之“芳草”代称“椿萱”,表现自己思念亲人的深切感情。
(4)
“椿萱世难全寿,叹人生、到此意俱休。付与夕阳收管,一杯时奠松楸。”意思是:椿萱难以长寿,感叹人生到这里已无意义。交给夕阳来管理吧,我敬上一杯酒来祭奠先人的坟墓。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椿萱”即父母的合体,“松楸”指墓木,都是死者所用之物。此句的意思是说:人生短促无常,世事变幻莫测,不如及时行乐,享受人生。这是全词的结尾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及时行乐的思想。
【答案】
译文:我多愁善感,愁思和天一样阴沉,像两条泪水似的洒在席间。回想当初花月楼台、扇子横挂鸾影、拄杖拥着鸠头的情景;西风吹走了春天的美好,与寒风一起,摧残了秋天。如今翠绿的荷花凋谢了,夜晚被露水沾湿了。尘世中古旧的皮衣已经穿破了,冬天穿的裘皮大衣也生了尘。青山依旧,但古今之事都变得模糊不清了。坟冢对着人愁容满面,守着夜宿的乌鸦,招来招去的鬼魂,代替呜咽的蝉儿。世上的父母难以长寿,感叹到人生的最后一刻就罢了。让我把夕阳留给它,让它来收拾我的坟墓,我敬上一杯酒来祭奠先人的墓地。赏析:①起笔三句,点明了题旨:“算多愁、和天也惨,双股泪、席间流。”这三句诗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多愁”比作“和天也惨”,将“双股泪”比作“席间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内心极度忧伤的痛苦感受。这几句诗是全词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悲惨遭遇,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哀痛之情。②下片开头二句,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西风”、“寒威”将秋风的冷峻、凄厉和冬天的严寒、冷酷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悲苦之情。③下片后四句写自己思念亲人的心情。“守宿”之“寒鸦”,“招魂”之“芳草”,代称“椿萱”,表现自己思念亲人的深切感情。④结拍二句,运用了比喻手法,用“椿萱”难以长寿,感叹人生到这里已无意义。归结全词,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