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露薄红,柳烟迷翠。乱山葱茜非人世。早莺啼送六桥春,绮窗残月人初起。
城錀才开,曙光渐退。湖船尚在停篙处。东风满道湿芳泥,夜来堤上催花雨。

【解析】

1.本词是作者在杭州任通判时所写。“苏堤”,即西湖苏堤,为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水道、筑成堤坝,使西湖水流入城河,形成一条新河道。后因苏轼的诗名,故称“苏堤”。此堤位于白堤和断桥之间,全长近三公里。它以春晓景致最佳,有花港观鱼、苏公堤、三台石、六桥烟雨等十景。苏堤春晓是其中最著名的景观之一。

2.“花露薄红,柳烟迷翠”二句,写初春景象。花露如珠,晶莹剔透;柳叶青翠,似烟笼雾罩。这两句写出了初春时节,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3.“乱山葱茜非人世”一句,承上启下,写眼前景色。“乱山”、“葱茜”都描写了春天景色的特点:山峦起伏,郁郁苍苍;色彩斑斓,绚丽多姿。“非人世”三字,则表明这是人间少有的美景,不是人世间所能见到的。

4.“早莺啼送六桥春,绮窗残月人初起”二句,进一步描写了春天景色。“早莺啼”,指黄莺鸣叫。“六桥”,即苏堤上的第六座拱形石桥。“绮窗残月人初起”,指天刚破晓时,残月还未完全落下,而晨曦已从窗户射入。

5.“城錀才开,曙光渐退”二句,写黎明时刻城郭城门尚未开启,曙光已经隐去。“城錀”,指城门。“东风满道湿芳泥”,东风拂动,吹得路旁的花草沾满了香泥。

6.“夜来堤上催花雨”一句,写夜来春雨,催开百花。“夜来”二字,既点明时间,又暗示春雨之来势汹汹、猝不及防。

【答案】

①这首词是作者在杭州任通判时所写,是苏堤春晓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描绘了西湖边苏堤春晓的美景。②“花露薄红,柳烟迷翠”,写初春时节,大自然的勃勃生机。③“早莺啼送六桥春,绮窗残月人初起”,写春天景色。④“城錀才开,曙光渐退”,写黎明时刻城郭城门尚未开启,曙光已经隐去。⑤“东风满道湿芳泥”,写东风拂动,吹得路旁的花草沾满了香泥。⑥“夜来堤上催花雨”,写夜来春雨,催开百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