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时来,花发时归,年又一年。记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写月书斜,战霜阵整,横破潇湘万里天。风吹断,见两三低去,似落筝弦。
相呼共宿寒烟。想只在、芦花浅水边。恨呜呜戍角,忽催飞起,悠悠渔火,长照愁眠。陇塞间关,江湖冷落,莫恋遗粮犹在田。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注释】:
- 雁:即《咏物八首·咏雁》诗中的“塞鸿”。
- 木落时来,花发时归:比喻人的生活有起有伏。
- 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指在南方的楼台遥望远方亲人来信,在西窗外看见夕阳,在夜晚梦见亲人,以及在夜晚看到雨滴洒落在窗户上等情景。
- 写月书斜:形容书写时月光斜照。
- 战霜阵整:指战士整齐划一。
- 横破潇湘万里天:意思是战士们冲破了千山万水,直捣敌人腹地。
- 两三低去、似落筝弦:形容飞鸟低飞的样子。
- 相呼共宿寒烟:指战士们相互呼唤着一起住进寒冷而飘散的炊烟中。
- 芦花浅水边:指战士住进了芦花盛开的河边。
- 陇塞间关、江湖冷落:指边塞之间的战事频繁,江湖上的渔火也显得十分冷落。
- 莫恋遗粮犹在田:不要留恋已经丢失的粮食还在田间。
- 须高举:必须高高地举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雁的诗词,通过对雁的描写表达出一种壮志凌云的豪情。
全词可分为四层,第一层写雁的形象和特点,二至六句描绘了雁在空中飞翔时的景象,其中第二句和第三句是重点。第七、第八句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最后三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切,并呼吁大家要积极努力,保卫家园的决心。